-
公开(公告)号:CN1084341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503456.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内部为中空结构,外部壳层为聚电解质与二氧化硅的杂化结构;所述壳层分布有介孔。该制备方法是首先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除去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表面活性剂;最后用聚电解质对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刻蚀,从而得到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可应用于药物载体和免疫佐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3391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96188.0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饰透明质酸酶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制备与应用,属于纳米生物医药领域。该纳米颗粒含有介孔二氧化硅和透明质酸酶;介孔二氧化硅表面连接阳离子聚合物,或者表面连接了带正电荷的官能团;透明质酸酶与所述阳离子聚合物或所述带正电荷的官能团吸附。优选地,介孔二氧化硅内部为中空结构。制备方法为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与阳离子聚合物混合,进行孵育,再与透明质酸酶混合,或者将表面通过共价作用连接了带正电荷的官能团的介孔二氧化硅与透明质酸酶混合,进行孵育。本发明的纳米粒子可通过降解实体瘤微环境的透明质酸提高药物利用效率,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实现肿瘤化疗和免疫联合治疗,其对小鼠抑瘤率可达94%。
-
公开(公告)号:CN10843412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03456.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内部为中空结构,外部壳层为聚电解质与二氧化硅的杂化结构;所述壳层分布有介孔。该制备方法是首先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除去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表面活性剂;最后用聚电解质对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进行刻蚀,从而得到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聚电解质杂化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可应用于药物载体和免疫佐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23703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71060.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靶向型两亲性多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两亲性多肽是以烷基链为疏水端,具有主动靶向功能且侧链修饰荧光功能分子的多肽链为亲水端,抗肿瘤药物包载在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形成的胶束的疏水腔中。该纳米载体能够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并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进入肿瘤细胞,且两亲性多肽与磷脂分子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对纳米药物的吞噬。这一过程能够通过多肽链上修饰的荧光功能分子的荧光成像进行追踪,达到肿瘤成像的目的。最终抗肿瘤药物缓慢释放,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该两亲性多肽纳米载体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抗肿瘤效率显著,可实现肿瘤诊疗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370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571060.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靶向型两亲性多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两亲性多肽是以烷基链为疏水端,具有主动靶向功能且侧链修饰荧光功能分子的多肽链为亲水端,抗肿瘤药物包载在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形成的胶束的疏水腔中。该纳米载体能够主动靶向肿瘤细胞,并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进入肿瘤细胞,且两亲性多肽与磷脂分子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对纳米药物的吞噬。这一过程能够通过多肽链上修饰的荧光功能分子的荧光成像进行追踪,达到肿瘤成像的目的。最终抗肿瘤药物缓慢释放,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该两亲性多肽纳米载体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抗肿瘤效率显著,可实现肿瘤诊疗一体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