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49354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053652.1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7/407 ,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敏感阵列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传感器以金、铂或银等导电材料为电极,RuO2、MoSi2、W或Pt为加热膜材料,以ZnO、SnO2或Fe2O3,或者ZnO、SnO2或Fe2O3与Pt0.1wt%-3wt%,Pd0.1wt%-3wt%,Ni1wt%-30wt%,TiO21wt%-30wt%,WO31wt%-40wt%,Co2O31wt%-15wt%,V2O51wt%-30wt%,Al2O31wt%-20wt%,MnO21wt%-30wt%中任一或几种的掺杂为敏感层材料,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在耐高温、电绝缘、导热的氧化铝、氮化铝或硅的基片上,得到气体敏感阵列。气体敏感阵列通过轴固定在基座上,经超声热压焊接电极引线构成气体敏感阵列传感器。该气体敏感阵列传感器生产成本低、功耗低、机械稳定性好、各单元具有不同的气体敏感特性,制备工艺有助于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135689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053351.9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鼻技术,为一种电子鼻开发平台。本发明的电子鼻开发平台,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从传感器库中选择最优的传感器组成阵列,并从特征提取方法库中挑选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同时从模式识别方法库中选择最优的模式识别方法,对该应用的待测样本进行测试与学习,并将学习结果建立知识库,从而快速地开发出了针对该应用的电子鼻。电子鼻在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使得电子鼻存在很多不同的应用需求。非电子鼻专业人员很难开发电子鼻,并且现有商用电子鼻价格昂贵,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多种应用需求。非电子鼻专业人员利用本发明可快速实现针对特定应用的电子鼻系统,能极大地减小电子鼻开发难度,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96060.X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银钯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钯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按质量百分百计,称取0.2~2%钯粉末和98~99.8%银粉末;S2、将钯粉末和银粉末加入球磨罐中,并使用球磨设备将银粉末和钯粉末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S3、在真空气氛下煅烧银混合物A除去球磨过程中混合物A表面附着的氧,得到混合物B。本发明提供的银钯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能制得颗粒尺寸均匀且具有高相对密度的银钯合金粉末,银钯合金粉末制备时无大量团聚现象,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8720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0571632.2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4B35/581 , C04B35/626 , C04B35/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粉体的制备方法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化铝制备氮化铝粉体的方法及其产品,包括:(a)将适量微米铝粉和微米碳粉均匀混合,置于惰性气氛中加热至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反应生成碳化铝;(b)将碳化铝在流动的氨气或氮气中加热至预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碳化铝与氨气或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铝。通过本发明,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氮化铝粉体,所制备出的粉体纯度高、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导热率高并且具有优良的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可在集成电路的基片材料等领域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7596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10055026.2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深圳市尊业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导电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该导电油墨中包含有8%~60%的纳米金属颗粒、20%~90%的溶剂和2%~30%的助剂,所述溶剂和助剂在常压下40℃~190℃时沸腾或分解,所述溶剂和助剂分解后的物质在常压下40℃~190℃时沸腾,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颗粒的熔点温度范围为115℃~180℃,所述助剂包括还原剂,所述还原剂在常压下120℃~190℃时沸腾或分解,所述还原剂分解后的物质在常压下120℃~190℃时沸腾,且所述纳米金属颗粒的熔点比所述还原剂在常压下的沸腾/分解温度低5℃~75℃。
-
公开(公告)号:CN102441668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353225.1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Fe/Al微纳米复合粉体的方法,该方法将Al粉分散于煤油中,并使用超声振荡使得其分散在煤油中,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在180~300℃注入Fe(CO)5时,使Al粉和Fe(CO)5在煤油中混合均匀,加热,使包覆反应基本完成,这个过程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80~300℃;再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离心抽离,然后用无水乙醇对产物进行反复洗涤,洗涤干净后真空中干燥,得到Fe/Al复合粉末。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合成出的Fe/Al微纳米复合粉体是一种由纳米Fe包覆微米Al组成的核壳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优异的热性能,其与O2反应的活性明显高于原料Al粉,放热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热量释放更快速、更集中,燃烧过程得到大幅度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1158661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68368.9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氧化物气敏元件制备方法,①将印有加热电极和测量电极的基片清洗干燥后放置在可溶性金属盐的水或醇溶液中浸泡,烘干、加热分解,形成晶种;②将同种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配成水或醇溶液;采用相同的溶剂配制沉淀剂溶液,并将其滴入水或醇溶液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有晶种的基片悬挂浸泡其中,密封并加热;③取出基片,洗涤、烧结得到气敏元件。本发明利用简单工艺制备出高敏感性纳米半导体氧化物气敏元件,克服了传统工艺材料制备与元件制作分离的缺点,实现了元件表面敏感材料微结构有效调控;其制备方法对生产设备、环境要求低,且节能,能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可望在气敏传感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8720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1632.2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4B35/581 , C04B35/626 , C04B35/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81 , C04B35/626 , C04B35/65 , C04B2235/402 , C04B2235/422 , C04B2235/658 , C04B2235/9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粉体的制备方法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化铝制备氮化铝粉体的方法及其产品,包括:(a)将适量微米铝粉和微米碳粉均匀混合,置于惰性气氛中加热至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反应生成碳化铝;(b)将碳化铝在流动的氨气或氮气中加热至预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碳化铝与氨气或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铝。通过本发明,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氮化铝粉体,所制备出的粉体纯度高、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导热率高并且具有优良的热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可在集成电路的基片材料等领域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770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13429.1
申请日:2012-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包铝型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微米铝粉添加至流化床中并通入载气,由此执行对铝粉的流化过程;(b)继续通入载气使得流化床中的空气排净,并对流化床加热使之达到预定温度;(c)将羰基铁加入到鼓泡器中并执行加热,使得羰基铁挥发并由载气带入到流化床中发生气相沉积反应,由此制得铁包铝型复合粉体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复合粉体产品及其用途。通过本发明,可以在无需溶剂存在的情况下制得包覆型复合粉体,省去后期的分离和干燥步骤,所制得的产品具备均匀、致密的包覆层,热性能优良且放热集中性好,并尤其适用于含能材料和激光表面熔覆加工等方面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2441668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53225.1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Fe/Al微纳米复合粉体的方法,该方法将Al粉分散于煤油中,并使用超声振荡使得其分散在煤油中,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在180~300℃注入Fe(CO)5时,使Al粉和Fe(CO)5在煤油中混合均匀,加热,使包覆反应基本完成,这个过程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80~300℃;再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离心抽离,然后用无水乙醇对产物进行反复洗涤,洗涤干净后真空中干燥,得到Fe/Al复合粉末。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合成出的Fe/Al微纳米复合粉体是一种由纳米Fe包覆微米Al组成的核壳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优异的热性能,其与O2反应的活性明显高于原料Al粉,放热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热量释放更快速、更集中,燃烧过程得到大幅度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