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1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98108.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短电子束团的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使用太赫兹同时驱动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以分别在其间隙处产生角频率相等且方向相互正交的第一偏转电场和第二偏转电场;以电子束团的前进方向为z轴,使其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谐振器和第二谐振器的间隙,经第一偏转电场、第二偏转电场后,到达探测器;根据所述投影束斑的大小确定对应的电子束团的长度,根据两个束斑中心在y轴方向的间距确定对应的两个电子束团之间的间距。通过采用带有缝隙结构的谐振腔通过谐振增强入射的太赫兹电场提供高梯度的偏转电场,不需要很强的太赫兹源就可以产生场强为数百兆伏每米的偏转场,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对超短电子束团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6454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044570.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7/001 , H05H13/005 , H05H2007/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旋加速器的束流强度稳定调制装置,包括:第一静电偏转装置、第二静电偏转装置和垂直限流狭缝;第一静电偏转装置和第二静电偏转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关于回旋加速器中心平面上下对称的上下极板;垂直限流狭缝包括:一对L型截面且关于中心平面上下对称的板;第一、第二静电偏转装置和垂直限流狭缝分别安装于回旋加速器中三个峰区磁极的上、下表面;第一、第二静电偏转装置的组合作用使束流产生垂直轨道突起;垂直限流狭缝用于拦截垂直偏转较大的束流;通过改变束流垂直突轨大小,调节刮束比例实现束流强度调节。本发明,通过将刮束后的束流矫正回中心平面,抑制束流垂直运动不稳定性,从而实现引出束流强度稳定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862786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57691.9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束流能量分析仪,包括:刮束器、聚焦电极、减速栅网、收集极以及快速束流变压器FCT。刮束器用于电子束刮束,使得少部分电子束通过刮束器,进入能量分析仪内部;减速栅网用于提供减速电场,以对进入能量分析仪内的电子进行减速,能量大于减速电压的电子能够穿过减速栅网而被收集极收集;快速束流变压器FCT用于实时测量收集极收集到的电子流强。分析收集极收集到的电子流强与减速栅网电压的关系能够得到进入能量分析仪的电子的能谱,完整扫描束流横截面,可以得到束流的能谱。聚焦电极用于调节减速电场,提高能量分析仪测量精度。本发明大幅提高了低能强流电子束的能谱测量分辨率,最高相对分辨率可达0.2%。
-
公开(公告)号:CN10786030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58228.5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束团长度诊断方法及装置。目前针对亚皮秒量级电子束,广泛采用圆柱形或多腔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通过采用矩形单偏转腔工作在TM120模式或TE102模式,通过中心轴线上的水平磁场对电子束产生竖直方向偏转作用。因腔体截面自身的非轴对称性,在保证长宽比非1时可以自然实现模式分离,无需额外引入非对称结构,使得腔体设计过程大为简化。并且单腔TM120模式或TE102模式下的谐振频率与腔体纵向尺寸无关,可以放弃多腔结构下的π相移模式,针对横、纵向尺寸分别优化,得到更加紧凑的结构。本发明经过三维电磁计算和束流跟踪验证,概念新颖,设计可靠,对以自由电子激光应用为代表的超快电子束诊断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84677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040332.2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旋加速器的束流轴向轨道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静电偏转装置和第二静电偏转装置,第一静电偏转装置和第二静电偏转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关于回旋加速器中心平面上、下对称设置的上极板和下极板;第一静电偏转装置的上极板设置在回旋加速器中第一峰区磁极的上表面,第一静电偏转装置的下极板设置在回旋加速器中第一峰区磁极的下表面;第二静电偏转装置的上极板设置在回旋加速器中第三峰区磁极的上表面,第二静电偏转装置的下极板设置在回旋加速器中第三峰区磁极的下表面。本发明可以独立调节第一静电偏转装置和第二静电偏转装置的上、下电极板之间的电压差,对粒子束进行轴向轨道调节,使偏离中心平面运动的束流回到中心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06523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940704.6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疗束流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能电子放疗的剂量优化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散焦磁透镜组和聚焦磁透镜组;散焦磁透镜组使得束流在x、y两个横向方向上呈散焦效果,用于将原始准直高能电子束进行扩展;扩展后的电子束经过位于两个磁透镜组之间的漂移段进一步扩展并到达聚焦磁透镜组,聚焦磁透镜组使得束流在x、y两个横向方向上呈现相互对称的聚焦效果,用于将经漂移段扩展后的电子束聚焦于目标上;其中,散焦磁透镜组的结构参数以及位于两个磁透镜组之间的漂移段的长度,使得经过两次扩展后到达所述聚焦磁透镜组的电子束直径D小于聚焦磁透镜组的电子束入射窗口。本发明能够避免高能电子束在入射路径上产生准均匀的剂量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70827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39484.8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加载型谐振腔和对应的束流强度测量装置,属于束流测量技术领域,介质加载型谐振腔包括:腔体外壳、同轴内导体和介质盘;其中,中空的同轴内导体,设置于腔体外壳的内部且与腔体外壳同轴,用于作为等效电感;介质盘,填充设置于腔体外壳和同轴内导体之间,用于作为等效电容;当同轴内导体的中空部通入束团时,在等效电容与等效电感构成的谐振回路作用下激励起谐振场;通过改变介质盘的厚度和/或同轴内导体的长度能够调节谐振回路对应的谐振频率。本方案通过改变介质盘的厚度和/或同轴内导体的长度调节谐振频率,进而使腔体小型化,由此解决当束流频率在百MHz级别时现有圆柱腔尺寸过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0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03393.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30/20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聚焦磁场优化设计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确定聚焦磁场的待优化目标,基于聚焦磁场的待优化目标确定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基于所述适应度函数确定聚焦磁场计算模型;基于所述聚焦磁场计算模型计算所述待优化目标的参数值,基于所述待优化目标的参数值,确定聚焦磁场分布。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其优化目标是磁感应强度总大小和均方根束流横向尺寸同时向最优方向收敛,从而得到加速器轴向聚焦磁场的优化分布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92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236199.7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分裂环谐振器的电子束团长度测量装置、方法及系统,利用光栅使目标电子束团辐射产生太赫兹THz脉冲串;利用束团偏转设备对所述目标电子束团进行偏转和压缩处理,以获取经过处理的目标电子束团,并传输至分裂环谐振器;利用光学传输设备将所述THz脉冲串传输至分裂环谐振器;利用所述分裂环谐振器基于所述THz脉冲串的激励在其间隙获取条纹电场,使所述经过处理的目标电子束团在经过其间隙时产生横向的偏转量;利用探测器对所述横向的偏转量进行测量,获取横向束团长度;基于所述横向束团长度获取所述目标电子束团的纵向束团长度。本发明克服了由分裂环谐振器的条纹电场不够强而导致束团长度的测量分辨率受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73726.9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桥式整流器输入电流三次谐波抑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电网的电压实时值us,并计算电压幅值Usm;基于电压实时值us通过锁相环,获取电网的电压矢量角θ;基于电压矢量角θ,生成余弦信号cosθ;基于预设的输出直流电压指令Udc*,经过电压外环控制环路得到电网有功电流指令Isd*;基于电压幅值Usm、余弦信号cosθ以及电网有功电流指令Isd*对电网功率波动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的电网功率波动,结合单相PWM整流器的硬件参数,预测输出电压中的电压波纹;对电压纹波叠加至控制系统的输出电压实时值Udc,经过电压外环,获取电网电流有功值指令Isd*;基于电网电流有功值指令Isd*对单相PWM整流器的输入电流三次谐波进行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