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2504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871385.1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冲击实验夹具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夹具,其包括主板、方形限位环、限位环螺栓、盖板和固定架,主板固定在固定架上,其上开设有方形环状凹槽,方形限位环安装在该方形环状凹槽内,并通过限位环螺栓与主板连接,盖板固定在主板上,盖板与主板对应位置开设有大小相同的方形通孔,且主板上的方形通孔位于方形环状凹槽内;抗冲击测试前,调节限位环螺栓,使方形限位环被推出与待测件相同的厚度,然后将待测件放入该方形限位环内,将盖板盖在方形限位环上,并将盖板与主板固定,从而将待测件夹紧。该夹具适用于不同厚度待测件的夹持,降低了抗冲击试验的成本,且结构简单、紧固可靠、使用方便。

    纤维增强内凹六边形蜂窝芯子及其成型模具和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0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0853.8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蜂窝夹芯结构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内凹六边形蜂窝芯子及其成型模具和成型方法,包括组装组件和加固组件,其中:组装组件包括内凹六边形柱体、梯形单元和端部夹块,多个内凹六边形柱体和梯形单元横向交替设置,两侧均为内凹六边形柱体;梯形单元包括两个梯形体,两个梯形体在竖直方向关于下底面对称;两个端部夹块分别与两侧内凹六边形柱体配合设置,从而所有内凹六边形柱体、梯形单元和端部夹块构成一板状结构;相邻内凹六边形柱体与梯形单元,两侧内凹六边形柱体与端部夹块,以及两个梯形体下底面之间均存在间隙;加固组件用于对板状结构进行固定。本发明可成型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纤维增强内凹六边形蜂窝夹芯结构芯子。

    一种纤维增强X型芯材夹芯板的成型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48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609912.4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夹芯板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X型芯材夹芯板的成型模具及方法,成型模具包括多个单体、多个棱形模块、两个水平双头螺栓及两个夹块,多个所述棱形模块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夹块分别位于多个棱形模块的左右两侧,两个水平双头螺栓分别位于多个所述棱形模块的前后两侧,且水平双头螺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所述夹块,由此多个所述棱形模块、所述水平双头螺栓及所述夹块形成板状结构;所述单体呈X型,相邻两个所述棱形模块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棱形模块与所述夹块之间也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收容所述单体,且所述第一间隙的形状与所述单体的形状相对应。本发明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质量。

    一种复合材料板中低应变率压缩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539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79762.9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动态力学性能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板中低应变率压缩实验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基座、第一单分量力传感器、可压缩框架结构、第二单分量力传感器以及受冲板,可压缩框架结构包括压缩底板、压缩顶板、定位管以及夹头,所述压缩底板设于所述第一单分量力传感器的上方,所述压缩顶板设于所述第二单分量力传感器的下方,所述压缩底板与所述压缩顶板通过多根平行设置的定位管实现连接,所述夹头包括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设于所述压缩底板面向所述压缩顶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具设于所述压缩顶板面向所述压缩底板的一侧。本发明可实现复合材料板材中低应变率的加载,结构简单、测量成本低。

    一种负泊松比结构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02824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0220119.4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泊松比结构,包括主体胞元层及中间胞元层;主体胞元层包括均呈筒体设置、且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内胞元层及外胞元层,内胞元层间隔设于外胞元层中;中间胞元层具有负泊松比效应、并位于内胞元层与外胞元层之间,且其连接于内胞元层及外胞元层,其中,中间胞元层在受压时沿主体胞元层的径向收缩、并在被拉伸时沿主体胞元层的径向扩张。本方案能够使得圆柱壳同时在径向和厚度上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且中间胞元层还可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刚度,并增强内胞元层与外胞元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内胞元层与外胞元层有机结合,不会被轻易分离。

    一种可调刚度的双向拉胀圆柱壳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761840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866986.7

    申请日:2022-07-19

    Inventor: 刘加一 刘海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刚度的双向拉胀圆柱壳结构,属于负泊松比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嵌套设置的外层和内层以及连接内层和外层的连接体;所述外层包括竖直设置的负泊松比单元,多组所述负泊松比单元环绕所述外层的轴线等距设置,所述负泊松比单元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负泊松比体,相邻的所述负泊松比单元上并列的所述负泊松比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内层的结构与所述外层的结构一致,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层和外层中相对设置的负泊松比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的数量和位置能够改变圆柱壳结构的刚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径向和厚度方向上的泊松比效应,提高圆柱壳结构的刚度,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热膨胀和泊松比可同时调控的超材料胞元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976111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0220073.6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膨胀和泊松比可同时调控的超材料胞元及结构,热膨胀和泊松比可同时调控的超材料胞元包括主体单元及多个热膨胀单元;主体单元包括多个弧形段,多个弧形段呈圆周间隔设置,且各弧形段的开口朝外,相邻的两个弧形段之间连接有连接段;多个热膨胀单元与多个弧形段一一对应设置,且各热膨胀单元包括两个呈夹角连接的调整段、及同时连接于两个调整段的配合段,配合段与两个调整段的热膨胀系数各异,其中,两个调整段的连接处连接于对应的弧形段的凹部。本方案提供的胞元能够同时调控热膨胀和泊松比,增强了稳定性及实用性,且弧形段的设置也可以减少应力集中,满足在苛刻环境中工作的精密器械维持形状稳定性的需求。

    一种刚柔耦合抓取机械手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138103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1949547.2

    申请日:2022-07-26

    Inventor: 刘加一 刘海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刚柔耦合抓取机械手,其包括:固定端;至少两个抓取手指,两个抓取手指相对设置,每一抓取手指均包括手指前端、手指中端、手指末端、转动件和弹性件,手指前端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端、另一端则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至手指中端的一端,手指中端的另一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至手指末端,以便手指前端、手指中端和手指末端之间形成弯曲或者直线式抓取端,弹性件与转动件一一对应设置并套设于转动件,以便手指前端和手指中端、手指中端和手指末端之间相互转动后复位,驱动件,驱动件设置于固定端并连接至抓取手指。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采用仿生式抓取手指,从而模仿人体手指形成弯曲式或者直线式抓取模式。

    一种热膨胀自适应桁架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811577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888581.3

    申请日:2022-07-19

    Inventor: 刘加一 刘海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膨胀自适应桁架支撑结构,包括内侧胞元层、外侧胞元层及中间胞元层,所述内侧胞元层包括阵列排布且相互连接的内层平面胞元,所述外侧胞元层包括阵列排布且相互连接的外层平面胞元,所述中间胞元层包括设于内侧胞元层与外侧胞元层之间并分别与内侧胞元层和外侧胞元层相连接的中间平面胞元。将平面点阵复合材料组合形成三维结构,进而获得轻量化和高刚度的桁架支撑结构,有效提升航天器装备部件的热变形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