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4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858428.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性超构表面结构参数优化模型训练方法、智能体及器件,方法包括:基于强化学习算法中的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训练手性超构表面的结构参数优化模型,将结构参数优化模型输出动作发送至马尔可夫决策系统中的环境内,以使该环境内的前向预测神经网络输出光谱响应,根据光谱响应计算奖励,并接收下一个观测状态和新奖励再次迭代训练所述结构参数优化模型。本申请能够在保证手性超构表面结构参数的优化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交互环境的响应速度,从而能够提高智能体收集训练所需数据的效率,加快智能体的训练,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手性超构表面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48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10123.6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波段超构表面的涡旋光纤激光器,包括泵浦光源、光纤反射镜、波分复用器、增益光纤、准直器、偏振分束器和双波段超构表面,所述双波段超构表面包括多个超构表面单元,每个所述超构表面单元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和第二金属层,在双波段超构表面的俯视角度所述第一金属层为设置有开口的内圆环和设置有开口的外圆环,内圆环和外圆环的圆心相同,本方案基于具有内圆环和外圆环的超构表面,通过两个圆环的开口实现正交线性偏振转换,进而使超构表面能够在正交极化状态下同时产生轨道角动量光束和高斯光束,同时可以在1030nm和1550nm两个波长处工作,能够在1030nm和1550nm两个间隔较大的波长处同时产生OAM光束。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43878.0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紫外波段图像边缘检测的纳米单元及超构表面,所述用于紫外波段图像边缘检测的纳米单元包括单元基体和设置在单元基体上的四个缺口;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单元基体的侧面,所述缺口由所述单元基体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在,所述单元基体的每个侧面形成凹槽,在所述纳米单元的横截面中所述缺口底边长度与单元基体的边长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9:1.8~9:2.2。本方案通过加入缺口的方式,可以使两个共振的波长逐渐靠近并向短波长处移动,当缺口边长为35~40nm时,这两个共振近乎在一个波长处,此时形成了一个光谱较宽的一个Mie共振,且不同偏振光的入射下有效地提取出输入信号的边缘信息,具有较好的边缘检测性能,且可以应用在紫外波段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080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0467.6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波长可调谐涡旋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从泵浦源发射高斯光束,由波分复用器耦合到激光腔中,光束经非保偏单模掺杂光纤提供增益后,依次经过隔离器、可调谐滤波器、偏振控制器、环形器和准直器,由透镜将光束聚焦于超构表面,超构表面将入射光束部分转换为与高斯光束的偏振态相互正交的涡旋光束,超构表面将光束反射到偏振分束器,偏振分束器将正交偏振的涡旋光束输出至腔外,将同偏振的高斯光束由准直器耦合回光纤中,高斯光束继续在激光腔内的环路中循环。本发明采用了“9”字型的激光腔结构,结合腔内超构表面,能够生成可调谐波长范围更宽的涡旋光束,生成的涡旋光束拓扑荷数可控、纯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32408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78593.2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性能监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光性能监测。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包括:获取通过色散补偿的待监测光信号的信号星座图,将信号星座图输入监测模型,监测模型基于二值神经网络和训练集训练得到,所述训练集包括待训练光信号的信号星座图以及各待训练光信号对应的调制格式和光信噪比,获取监测模型输出的结果,根据输出结果确定待监测光信号的调制格式和光信噪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