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空间热控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0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23101.0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空间热控系统,包括:热量排散模块、制冷机和冷量传输模块。制冷机在正常工作时制冷端温度降低并对外提供冷量,冷指热端持续发热,通过热量排散模块将制冷机的冷指热端的热量向外进行排散,通过冷量传输模块将制冷机产生的冷量传递给需要工作在低温的航天器设备,从而实现对低温航天器设备的精确控温;将冷指热端与第一蒸发器一体化耦合,制冷端与第二冷凝器一体化耦合,实现了低温获取、冷量传输、热量排散的一体化耦合,可以大幅减少界面传热温差,并提高系统效率。

    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63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850611.5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气泡捕集器,包括:本体和放气组件;本体由一体成型的安装座和分离腔室组成,进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与安装座对接的一端的外圆周上,出液管连接在分离腔室的另一端,且进、出液管的一端分别沿连接处所在外圆周切入分离腔室内;分离腔室通过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连在空间流体回路上;放气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放气组件内部设有可通断的放气通道;放气通道的吸气口与分离腔室连通,且位于进液管所在安装面之下;放气通道切断时,气泡在离心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并留在分离腔室中;根据气泡位置调整放气组件吸气口位置,放气通道连通时,气泡放出;其中,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分离腔室对接处以及放气组件与安装座之间均密封。

    一种大型空间运动部件热设计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10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33668.7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一种大型空间运动部件热设计验证方法,涉及航天热控制领域,包括:对依据温度指标要求设计的大型空间运动部件的单个组件进行界面耦合热平衡试验,热平衡试验按照在轨工作模式对组件进行外部条件和工作状态的模拟,在达到热平衡状态时,获得组件及耦合界面的热平衡温度数据;进一步根据热平衡温度数据,修正组件热分析仿真模型,使试验温度结果和计算温度结果的偏差达到航天标准要求;将各组件热分析仿真模型的修正结果迭代到空间运动部件整体热仿真分析模型中;对空间运动部件整体热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任务模式仿真,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温度指标要求,验证大型空间运动部件热设计的正确性。

    基于绝对含湿量控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3693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028972.7

    申请日:2013-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绝对含湿量控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相对湿度-绝对含湿量的控制转化,实现密封舱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解耦控制;通过绝对含湿量控制点位置转移,减小了控制系统惯性;从而克服以相对湿度作为反馈量引起的湿度调节过程缓慢、随温度变化存在振荡的问题。本发明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采用双闭环反馈控制,控制过程相互独立,且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度高,易于工程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