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78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029335.X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所述方法为热压烧结法:将蒸发器壳体装入模具中,将蒸发芯、隔热芯和传输芯材料粉末均匀紧实装填入模具中相应位置,在蒸发芯和传输芯所用粉末材料所对应烧结温度下,施加足以使蒸发芯和传输芯与壳体紧密贴合的压力,热压烧结成型,当蒸发芯和传输芯粉末材料形成冶金结合后降温,脱模得到所述环路热管蒸发器;所述模具在蒸发芯设置蒸气槽道处设有相应的蒸气槽道形状结构。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所述蒸发器可有效减小向储液器漏热,提升毛细力的同时增大渗透率,解决环路热管毛细芯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难以兼顾提升传热性能和提升启动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45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58520.6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3 Y02D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平板环路热管的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平板环路热管蒸发器、屏幕后背板散热器、键盘底板散热器和平板蒸发器。平板环路热管蒸发器与电脑CPU芯片贴合,蒸气通过管路流过屏幕后背板散热器通过空气自然对流将热量排散冷凝成液体,液体流向与显卡GPU芯片贴合的平板蒸发器后蒸发生成蒸气,蒸气通过管路流向键盘底板散热器,通过空气自然对流冷却成液体回流到平板环路热管的储液器内。该散热系统方便笔记本电脑内部布局,可有效减小安装空间,由于取消了风扇及散热器组件,能够消除风扇引起的噪声,减少电功耗需求,提升电脑待机和使用时长。

    基于绝对含湿量控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369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28972.7

    申请日:2013-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绝对含湿量控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相对湿度-绝对含湿量的控制转化,实现密封舱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解耦控制;通过绝对含湿量控制点位置转移,减小了控制系统惯性;从而克服以相对湿度作为反馈量引起的湿度调节过程缓慢、随温度变化存在振荡的问题。本发明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采用双闭环反馈控制,控制过程相互独立,且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度高,易于工程实现。

    一种空间碎片防护型热辐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0294192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37592.4

    申请日:2012-11-06

    Abstract: 一种空间碎片防护型热辐射器,是由多块连接板围成的圆筒形结构,连接板的一侧布置有平行排列的热管,流体管路采用连续的方波形式布置在热管之上,流体管路位于方波上升沿或者下降沿的部分与热管固定连接,其余部分位于热管之间并与连接板无接触;热管及流体管路位于所述圆筒形结构的内壁上。本发明热辐射器的流体回路管路比目前流体回路辐射器的流体管路大为减小,大大减小了流体管路被空间碎片击中的概率。即使碎片击中了热管导致热管泄漏而失效,仅会损失被撞击的热管所在一小片区域的散热能力,几乎不影响整个辐射器的工作。如果碎片击中了流体管路导致流体管路泄漏而失效,自动阀会检测到被撞击支路压力并隔离,不会使整个辐射器失效。

    一种适用于室外基站的重力热管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307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612701.3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外基站的重力热管散热器,能够实现在有限空间内的大功率散热,通过设置集热腔,实现对热源热量的充分收集,同时增大翅片与热管管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散热管的散热效率。具有包括:重力热管、集热腔和翅片;重力热管竖直连接在集热腔上,其中重力热管的蒸发段与集热腔相连,且重力热管内部与集热腔内部连通;重力热管和集热腔内部填充液体工质;集热腔上设置有用于和待散热部件相连的连接面,用于收集待散热部件的热量;在重力热管的外圆周沿其轴向连接两个以上翅片;翅片套装在重力热管上后,其翅片翻边与重力热管外圆周贴合。通过增加翅片的翻边高度,增大翅片与重力热管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翅片的散热效率。

    一种基于热泵的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控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02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81672.3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的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控温系统,属于温控技术领域,包括: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及两个换热器;两个换热器分别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均设有两个换热通道,分别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泵驱两相模块包括:氟泵、第二四通阀、第二调节阀及末端换热装置;所述气源热泵模块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气源热泵模块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泵驱两相模块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采用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相耦合的方式,解决了气源热泵模块冬季低压端过冷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

    一种可视化微重力气体捕集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2625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05763.1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微重力气体捕集试验装置,包括气体捕集器、透明观察管、补偿器、膨胀器、压力传感器、断接器Ⅰ、断接器Ⅱ及泵;透明观察管串联在气体捕集器上游,补偿器和断接器Ⅰ分别串联在气体捕集器下游,断接器Ⅱ串联在透明观察管上游;压力传感器、膨胀器以及泵串联在断接器Ⅰ与断接器Ⅱ之间,且压力传感器串联在泵上游,由此构成封闭回路;试验装置还包括封气装置,封气装置内预存气体,且气体压力高于泵启动前的回路压力;断接器Ⅱ断开后,封气装置与断接器Ⅱ连通,气体进入回路,之后断开封气装置,断接器Ⅱ恢复连接;启动泵,气泡通过透明观察管进入气体捕集器。本发明能够解决气体引入问题,操作简单可靠。

    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1787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028834.7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属于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蒸发器中,复合毛细芯由蒸发芯、隔热芯和传输芯依次复合而成;蒸发芯一侧上设有蒸气槽道,传输芯一侧靠近环路热管的储液器;蒸发芯和传输芯为同种材料,导热系数大于隔热芯材料导热系数,且熔点低于隔热芯材料熔点;壳体材料熔点大于等于蒸发芯和传输芯材料熔点;蒸发芯、传输芯和隔热芯为粉末材料,放壳体内,蒸发芯和传输芯热压烧结成型与壳体密封,隔热芯为粉末;传输芯粉末材料粒径大于等于蒸发芯粉末材料粒径。所述蒸发器有效减小向储液器漏热,提升毛细力的同时增大渗透率,解决环路热管毛细芯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难以兼顾提升传热性能和提升启动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787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0029335.X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蒸发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热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热压烧结法:将蒸发器壳体装入模具中,将蒸发芯、隔热芯和传输芯材料粉末均匀紧实装填入模具中相应位置,在蒸发芯和传输芯所用粉末材料所对应烧结温度下,施加足以使蒸发芯和传输芯与壳体紧密贴合的压力,热压烧结成型,当蒸发芯和传输芯粉末材料形成冶金结合后降温,脱模得到所述环路热管蒸发器;所述模具在蒸发芯设置蒸气槽道处设有相应的蒸气槽道形状结构。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所述蒸发器可有效减小向储液器漏热,提升毛细力的同时增大渗透率,解决环路热管毛细芯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难以兼顾提升传热性能和提升启动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