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1645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14492.5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0 , B22D11/117 , B22D41/5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连铸保护浇注的装置及保护浇注的方法,该装置包括金属支架、圆筒状套筒和氩气保护系统;其中,氩气保护系统由供气装置、氩气管道和出气孔组成;圆筒状套筒由第一弧形半圆柱和第二弧形半圆柱组成,圆柱形套筒固定在可移动的金属支架端部;与氩气管道相连的出气孔均分布在套筒内腔上部,且呈上下两层交错均匀排列。工作时,移动金属支架使圆筒状套筒包裹在中间包下水口和浸入式水口连接处,打开氩气开关,吹入氩气,在套筒内形成氩气保护层。本发明装置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以避免在浇注过程中空气从中间包下水口和浸入式水口之间进入钢液,减少钢中夹杂物含量,同时可减少温度损失,降低转炉出钢温度,从而提高钢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40351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129036.X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射钉试样精确判断铸坯坯壳厚度原位分析方法,属于连铸技术领域。本方法是将射钉试样加工成50~90mm×80~150mm的原位分析试样并进行连续光谱扫描分析,根据各元素浓度沿钉身方向的变化规律,定量、精确地判断连铸坯固相区以及两相区不同液相率区域之间的界限,研究凝固末端铸坯内部的流动和扩散情况并对各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和基体致密度进行分析,可以精确获得连铸二冷过程指定位置处铸坯坯壳厚度、两相区不同液相率区域的宽度。这些指标明确反应了铸坯冷却水量、拉速、电磁搅拌等工艺控制的优劣,对铸坯质量改善和工艺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发明对于连铸领域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711388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058821.5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硅铁水吹炼方法,属于转炉冶炼技术领域,本方法尤其适用于150t转炉冶炼。当转炉入炉铁水温度高于1350℃时,在转炉兑铁水后、开吹前加入适量高SiO2铁矿石,矿石加入后以低于未加入铁矿石冶炼炉次的枪位开吹;吹炼开始后,当化渣不充分时向炉内加入适量高SiO2铁矿石;吹炼进行至约300s后,向炉内加入适量高SiO2铁矿石,当矿石加入后,转炉有喷溅发生趋势时,降低枪位。本发明提供方法可以在提高脱磷效果的同时获得提高前期化渣效率、减少中期返干、粘枪几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7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60959.6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7/0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 Y02P10/242
Abstract: 一种LF精炼渣热态循环利用的工艺方法,应用于炼钢及冶金工业废渣的循环利用领域。其特征是在LF精炼结束后出渣过程中,向渣中通入空气或氧气,吹起位置均匀布置在渣面,通气流量50~300Nm3/(h·t),吹气过程中保持吹气温度1300~1450℃,吹气时间30min,渣中硫以SO2形式排出,可以得到较高的脱硫率,脱硫后渣中硫含量较低,脱硫后的精炼渣可直接回用到精炼过程,最终到达LF精炼渣高效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该方法简单可靠,脱硫效率高,精炼渣可热态回用到精炼过程做精炼造渣剂,从而减少造渣料的消耗,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精炼造渣过程热损失,减少钢渣排放和污染环境,增大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冶金工业废渣高效循环利用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73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60962.8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7/064
Abstract: 一种LF精炼渣除硫及冶金内循环利用的工艺方法,应用于炼钢及冶金工业废渣的循环利用领域。其特征是在LF精炼结束后出渣过程中,同时向渣中加入10%~25%的Fe2O3或铁矿石,出渣结束10min后向渣中通入空气或氧气,渣中硫以SO2形式排出,可得到较高脱硫率,脱硫后渣中硫含量较低,同时由于加入一定量Fe2O3,脱硫后精炼渣不易粉化,脱硫后精炼渣可做转炉或铁水预处理过程助熔剂,最终到达LF精炼渣高效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该方法简单可靠,脱硫效率高,加Fe2O3后渣不易粉化,可做转炉或铁水预处理过程良好的助熔剂,从而减少造渣料的消耗,缩短冶炼时间,减少钢渣排放和污染环境,增大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冶金工业废渣高效循环利用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73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60962.8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7/064
Abstract: 一种LF精炼渣除硫及冶金内循环利用的工艺方法,应用于炼钢及冶金工业废渣的循环利用领域。其特征是在LF精炼结束后出渣过程中,同时向渣中加入10%~25%的Fe2O3或铁矿石,出渣结束10min后向渣中通入空气或氧气,渣中硫以SO2形式排出,可得到较高脱硫率,脱硫后渣中硫含量较低,同时由于加入一定量Fe2O3,脱硫后精炼渣不易粉化,脱硫后精炼渣可做转炉或铁水预处理过程助熔剂,最终到达LF精炼渣高效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该方法简单可靠,脱硫效率高,加Fe2O3后渣不易粉化,可做转炉或铁水预处理过程良好的助熔剂,从而减少造渣料的消耗,缩短冶炼时间,减少钢渣排放和污染环境,增大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对冶金工业废渣高效循环利用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0132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067496.5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连铸轻压下对铸坯凝固组织影响机理的高温实验装置与方法,属于炼钢连铸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实现了1500-1600℃炼钢温度下进行与现场条件极为接近的高温实验,具有设计巧妙,安全系数高,实验精度高,可重复性高的特点。其方法易于操作,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活动墙和可拆卸固定墙的尺寸大小及铸模主体内腔形状,实现各种断面的铸坯不同的位置进行压下。本发明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在实验室实现连铸轻压下操作,实验数据可以实时保存,实验试样满足各种检测要求,对深入研究连铸轻压下机理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3265568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126280.1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遥控式连铸坯射钉装置,属于炼钢连铸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钢钉、火药包、撞针、卡箍、弹簧、弹簧卡槽、电磁铁依次在本体的内腔中接连排布;紧固螺母、调距螺母分别装在本体的两端,以螺丝扣紧固;电磁铁通过电源导线与开关控制模块连接;开关控制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相连接并由电源箱供电;密封毂通过螺栓与本体相连接;操作手柄位于密封毂外侧与撞针端部相连;安装电源开启按钮、复位按钮、击发按钮、纽扣电池与遥感控制模块通过线路板连接并安装在遥控器外壳内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连铸坯射钉的精确遥控式操作,具有设计科学,安全性强等特点。其方法简单易行,根据不同的测量位置要求,均能实现安全精确操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