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7266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37563.5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3B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船舶曲面分段虚拟流水式建造的方法,包括:获取每一分段内的加工工序;设置初始设置的人员配置方案,并以虚拟流水制造资源分配目标对每一分段内每一加工工序的初始设置的人员配置方案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对每一分段中,在前后工序的加工时间存在间隙加工工序进行调整,以最终生成船舶曲面分段虚拟流水式建造的人员调度方案。本发明的方法以船舶曲面分段虚拟流水生产方式的人员调度为出发点,以人员在分段之间无间隙流转为思路,最终建立面向曲面分段生产的基于制造人员持续性调整的虚拟流水式建造的方法,填补并完善曲面分段虚拟流水建造理论和方法。
-
-
公开(公告)号:CN101794147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3947.5
申请日:2010-02-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环境,为车间的调度作业提供一种有效使用的动态调度机制,从而完成在车间生产扰动下生产调度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本方法基于车间现有扰动事件的分析,建立以事件驱动的快速响应机制,通过扰动事件驱动的动态调度,保证了调度方案对于生产现场的指导性,利用四种基本处理方法:工序移动、工序撤销、工序追加和工序插入的不同组合,来应对来自计划任务层、生产工艺层、物料资源层和生产执行层的大量且不同扰动事件,实现了模块化的处理,同时,本方案可借助人机交互机制充分利用调度人员经验,使得优化后的方案更加符合车间生产习惯,提高调度方案的可用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296870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52878.7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曲面分段场地布局调度方法,包括:应用基于有限建造资源的日程计划平衡制定算法,根据预设的调度顺序对分段进行分段空间布局调度和虚拟流水式人力资源调度,并制定针对分段建造的资源场地和人员安排的日程计划;应用基于优化矩阵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完成分段调度顺序的排列编码和解码,并从根据日程计划建立优化的矩阵中选取最优的调度结果。本发明能够从而为调度人员进行分段布局调度提供辅助。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45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010623668.3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测量方法的测量过程繁琐复杂、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待测区域的表面喷涂散斑后,获取待测区域的第一散斑图像;在待测区域的表面上打孔后,获取待测区域的第二散斑图像;根据第一散斑图像、第二散斑图像和数字散斑相关法,确定第一轴向点与第二轴向点的轴向位移差和第一环向点与第二环向点的环向位移差;根据轴向位移差和环向位移差,确定孔所处位置的轴向残余应力和环向残余应力。该技术方案使测量过程不需要繁琐的贴片和连线的过程,简化了测量的过程,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残余应力的测量效率,并且可以获得孔所处位置的残余应力释放前后的整个变形场。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45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010623668.3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测量方法的测量过程繁琐复杂、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待测区域的表面喷涂散斑后,获取待测区域的第一散斑图像;在待测区域的表面上打孔后,获取待测区域的第二散斑图像;根据第一散斑图像、第二散斑图像和数字散斑相关法,确定第一轴向点与第二轴向点的轴向位移差和第一环向点与第二环向点的环向位移差;根据轴向位移差和环向位移差,确定孔所处位置的轴向残余应力和环向残余应力。该技术方案使测量过程不需要繁琐的贴片和连线的过程,简化了测量的过程,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残余应力的测量效率,并且可以获得孔所处位置的残余应力释放前后的整个变形场。
-
公开(公告)号:CN101976073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19898.5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一种混线生产离散工序插入调度方法,属于现代制造集成技术及自动化领域。在所选加工设备上的加工队列的各个空闲中,选择大于待插入工序所需加工时间的空闲,并且从中选择空闲的起始时间与该待插入工序的预定插入时间最近的,将这个空闲的起始时间与插入时间相比较,将工序的插入时间不断前推。从而保证了离散生产的柔性和重要零件流水生产的效率,解决了两者在车间生产中兼容的矛盾,同时保证生产任务交货期,实现流水与离散的混合调度问题,满足车间混合作业模式的需要。在使用离散工序插入调度算法后,对于混线生产中整体设备利用率都得到了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90128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05834.8
申请日:2010-06-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管数控弯曲成形质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用以模拟导管数控弯曲成形工艺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模型,组织导管数控弯曲成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试验,获得第一试验结果,根据第一试验结果确定出对导管数控弯曲成形质量影响显著的工艺参数和导管设计参数;以确定出的对导管数控弯曲成形质量影响显著的工艺参数和导管设计参数作为输入参数、预定的质量指标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利用经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导管数控弯曲成形质量的预测。利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能在导管参数确定后,较快的预测出导管弯曲成形的质量指标,时效性好,且预测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0435049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081500.8
申请日:2006-05-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面向生产现场的半沉浸式装配工艺规划方法,属于先进制造领域中虚拟制造技术的范畴。本发明为解决复杂机电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难、装配质量难以预测和装配现场管理落后等问题,充分融合沉浸式虚拟环境和传统工程环境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半沉浸式的装配工艺规划方法,该方法由模型数据获取、面向生产现场的装配车间建模、初始装配工艺生成和装配工艺后处理四部分组成。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复杂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难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