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人工林的更新方法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53379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028009.9

    申请日:2013-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松人工林的更新方法,首先在所需要的造林地上按照设定的行、列间距栽植健壮的油松苗,栽植以后的2至3年内对没有成活的油松苗进行补植;当油松苗能够结出健康成熟的种子的当年春天进行整地,整地的方法采用穴状整地,形成种子富集穴;当油松苗生长到12年的时候,进行间伐、抚育,将行、列间距扩大一倍,然后进行条带状整地,形成种子富集槽;当种子富集穴或种子富集槽出现大量油松幼苗时,将部分幼苗移植到培养杯,培养健壮的油松幼苗,并通过未移栽的油松幼苗实现油松林的定株和密度的控制。经济、方便、林木的可持续利用。

    西北干旱区防雪林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0455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3679.8

    申请日:2012-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12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北干旱区防雪林配置方法,包括:乔灌结合的防雪林造林技术模式:采用乔灌结合的行带式造林配置,每带包括两行灌木、4行乔木,每两行乔木为一类乔木,乔木的株行距为3×3m,灌木的株行距为1×2m,林带间距为30m;防雪林灌木造林技术模式:采用两行一带造林配置,选择两种灌木为造林树种,隔带混合配置,株行距为1.0×1.5m,林带间距为10m;防雪林客土造林技术模式:采用三行一带的造林配置,选择两种乔木为造林树种,隔带混合配置,株行距为3×3m,林带间距为20m。通过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及林带间距,削弱风吹雪的风能,营造防雪林简捷、快速、经济、防护时间长。

    单点集雨装置及多点式林内穿透雨量的测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191789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138747.X

    申请日:2011-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点集雨装置及多点式林内穿透雨量的测定系统,包括若干,一般≥30个单点集雨装置、若干套集流管、若干集流管架杆、若干根胶管以及一个集雨箱。每套集流管包括若干通过连接管连接组成的集流分管,胶管的数量与集流管的数量相同且每根胶管的第一端分别与一套集流管的第一端连接,每根胶管的第二端都与集雨箱连接。组成每套集流管的各集流分管固定在单点集雨装置的集流管支架上或者集流管架杆上,其中各带套管的集流分管与单点集雨装置的漏斗口通过套管连接。单点集雨装置的固筒圈设置在支杆上,集雨筒通过卡筒片与固筒圈固定连接,漏斗口设置在集雨筒的下端并与集雨筒的内部相连通,集流管支架设置在支杆上并位于漏斗口的下端。本发明用于森林林内穿透雨量测定,具有易于制作、使用灵活、测量便利和测量准确的特点。

    一种沙地控水扦插造林打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73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17859.3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沙地控水扦插造林装置,包括顶尖、给排水腔体、控水部件和供水软管;顶尖内部装有湿度传感器,顶尖一端与给排水腔体螺纹连接;给排水腔体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外表面设有均匀排布的排水孔;给排水腔体上部设有踏板和握把;踏板下设有湿度传感器;给排水腔体上端有进水口,与供水软管连接;供水软管上有供水控制手柄,手柄上设有控水开关;供水软管连接水泵;水泵由控制器控制;水泵另一端与储水箱连接;储水箱外壳上有电源总开关;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操作简单;控制器利用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沙地含水量信息,自动控制水泵的供水量,减少人为干预,保证打孔质量及稳定性,在沙地扦插造林中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自动化植物沙障栽植机

    公开(公告)号:CN1094519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469196.3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植物沙障栽植机,包括高压出水装置、植物茎秆存储箱、沙障安设部件、机体平台、前车轮、后车轮、固定杆;高压出水装置设置在机体平台之上,植物茎秆存储箱安装于机体平台侧翼;沙障安设部件包括转动臂一、转动臂二、机械抓手、转动臂三、转轴、转动臂四;转动臂一通过链条与后车轮相连接置于机体平台中部,转动臂一与转轴相连,转动臂四与转轴相连;固定杆将植物茎秆存放箱固定在所述机体平台上。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移动,能较为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完成栽植沙障工作,提高了人工效率与植物沙障成活率。

    一种用于沙化土地造林中的沙袋圈防风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9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63031.4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沙化土地造林中的沙袋圈防风蚀方法,在树木周边设置由沙袋装满沙后形成的环状沙袋圈,沙袋圈以树木为圆心布置成一个圈。沙袋为聚乳酸、聚丙烯、尼龙等材料制成的袋子,装沙后为圆柱体。沙袋圈的直径为沙袋直径的10倍。沙袋圈为直径60-80cm。树木为适宜沙区生长的任何乔木。施工简单、施工效率较高、施工材料可就地取材,能防治沙化土地造林中的风蚀现象,保障造林地树木的成活。

    一种自动化植物沙障栽植机

    公开(公告)号:CN109451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469196.3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植物沙障栽植机,包括高压出水装置、植物茎秆存储箱、沙障安设部件、机体平台、前车轮、后车轮、固定杆;高压出水装置设置在机体平台之上,植物茎秆存储箱安装于机体平台侧翼;沙障安设部件包括转动臂一、转动臂二、机械抓手、转动臂三、转轴、转动臂四;转动臂一通过链条与后车轮相连接置于机体平台中部,转动臂一与转轴相连,转动臂四与转轴相连;固定杆将植物茎秆存放箱固定在所述机体平台上。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移动,能较为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完成栽植沙障工作,提高了人工效率与植物沙障成活率。

    一种测定饱和导水率的简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422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76240.6

    申请日:2018-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饱和导水率的简易装置,包括刻度杯和橡胶环,刻度杯包括上杯身和固定环,上杯身上刻有刻度,上杯身与环刀上下排列,固定环压紧橡胶环,且橡胶环压紧在上杯身与环刀的接缝部位。上杯身与固定环通过连接部位连接在一起。固定环的接口部位用螺栓螺母紧固。上杯身直径与环刀直径相等,固定环的内径大于环刀外径,固定环在接口部位有4mm空隙。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从而能够方便试验,便于操作,而且密封效果好,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旋转式粒径分级土壤筛

    公开(公告)号:CN10931739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92664.1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粒径分级土壤筛,包括筛分网固定盖、遮盖装置、筛分网和固定装置,通过筛分网固定盖将所需孔径的网子固定,形成筛孔孔径自内而外逐级增大的系统,并且将该系统与遮盖装置相扣合,避免由于重力的作用部分细土壤颗粒重新下落至粗筛分网。扣合后,摇动筛分网固定盖背面的手摇杆,即可开始土壤筛分过程。手摇几分钟后,逐层取出筛分网,即可收集粒径分级好的土壤。可按照所需粒径级别自主选择不同孔径筛分网的搭配,一次性解决多个粒径土壤的筛分;且筛土过程不需要人力震动,只需要摇动手摇杆,简单省力,且无需其他动力辅助。解决了工筛土装置逐层筛分、费时费力的缺陷,也避免了自动摇筛机对于动力的依赖性。

    一种化学固沙剂施用装置及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357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18293.4

    申请日:2015-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固沙剂施用装置及施用方法,该施用装置包括:喷嘴(1)、分液盘(2)、输液管(3)、储液箱(4)和承重车(7);化学固沙剂储存在储液箱(4)内;分液盘(2)通过输液管(3)与储液箱(4)连通,储液箱(4)内的化学固沙剂通过输液管(3)流入到分液盘(2)内;多个喷嘴(1)竖直均布在分液盘(2)的底部,进入分液盘(2)的化学固沙剂分流到各个喷嘴(1),并通过喷嘴(1)注入到沙地上,从而使化学固沙剂通过点状注入施用到沙地上。本发明不仅能提升固沙效果,提高固沙剂有效利用率、减少固沙剂施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在沙层表面形成不透水固结层,降低了对土壤入渗性能的不良影响,减少了对种子萌发的阻力,从而可以大幅提高荒漠化的恢复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