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的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35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10043.6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的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的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其采用三步法对包含探针DNA和封阻DNA的杂交混合液以及待检测染色体进行变性处理,将变性后的杂交混合液和染色体杂交;所述三步法为分别将杂交混合液和染色体进行变性处理后,再将杂交混合液和染色体混合进行共变性处理。本发明通过对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条件参数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得到了高效的牡丹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其杂交成功率和特异性显著提高,杂交信号在染色体上具有更高的清晰度,能够准确区分来自于杂交双亲本的染色体,可以在实践中用于牡丹的种质鉴定及杂交育种的遗传分析。

    一种牡丹分生结节的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7956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25556.X

    申请日:2011-05-16

    Inventor: 成仿云 钟原 秦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分生结节的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表面灭菌的叶柄接种于前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前诱导;2)将步骤1)诱导的愈伤组织转移到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生结节。本发明采用SH为基本培养基和叶柄薄层培养的方法,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并且首次诱导出牡丹分生结节,诱导率最高达到85.7%。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分别实现了牡丹分生结节的增殖,提供了一种牡丹组织离体增殖的新体系。

    一种芍药切花促成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182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99397.3

    申请日:2010-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芍药切花促成栽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3~4年生、花芽饱满的芍药植株,将种苗在0~4℃下冷藏30~60天解除花芽休眠,然后在种苗根部喷液;随后上盆,每盆浇浓度为200mg/L~500mg/L的赤霉素溶液,然后经过温室培养60~90天,当萌芽长到5~10cm时,适当去除无蕾芽、最后从花枝根部进行采切。本发明解决了常规催花芍药对冷库面积的要求和因催花芍药植株矮小,开花质量差而影响切花质量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切花芍药的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同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一种牡丹胚状体诱导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78169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510086593.9

    申请日:2005-10-12

    Inventor: 成仿云 何贵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胚状体诱导方法:将外植体清洁处理、消毒后接种到启动培养基培养30-40天,移至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中培养15-70天,幼胚胚轴上产生出胚状体。胚状体器官分化完成后迅速将其分割、接种到胚状体接种培养基培养30-40天,再移至胚状体继代培养基,将生根胚状体苗4℃冷藏60-90天,再在培养室正常培养,待根和叶发育良好、胚状体苗健壮时炼苗、上盆并移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功诱导牡丹体细胞胚发生并培育成苗的可靠方法,不仅为牡丹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为研究牡丹的胚胎发生提供替代系统,为研究揭示牡丹细胞分化、形态发生以及个体发育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机制开拓一个新的领域。

    一种牡丹组培苗增殖及褐化和玻璃化防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42564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10086591.X

    申请日:2005-10-12

    Inventor: 成仿云 李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组培苗增殖及褐化和玻璃化防止方法,用早春即将萌动的休眠芽为外植体,消毒灭菌后剥去芽鳞,切掉芽内小叶片,将剩余部分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定期进行继代培养,实现组培苗大量增殖并防止了褐化和玻璃化发生。本发明得到了适合不同品种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与最佳激素浓度配比,普遍提高了牡丹组培苗的增殖率、减轻了玻璃化和褐化。

    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15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512437.3

    申请日:2021-05-11

    Inventor: 成仿云 徐莉 钟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牡丹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挑选牡丹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分化培养基中,以10~11天为继代周期,继代培养11~13代得到不定芽原基;所述分化培养基为:改良WPM+0.5~1mg/L CPPU+0.5~2mg/L TDZ;将所述不定芽原基经过不定芽伸长和生根诱导得到牡丹幼苗。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分化方式,在同一分化培养基中诱导牡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分生结节,进一步分化出不定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牡丹分生结节分化率低的难题。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通过分生结节途径实现离体培养条件下植株再生,为牡丹离体快繁、遗传转化提供新技术。

    一种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5222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18190.9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采收成熟牡丹种子60℃烘干作为样品;步骤二,牡丹种子样品放入傅里叶近红外扫描仪的自动旋转杯中,在4000~10000cm-1范围扫描64次,每份样品重复装填3次,取平均光谱值;步骤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每份样品的脂肪酸含量,即化学值,最后将光谱值与化学值建立数学模型;步骤四,利用所建模型,对未知牡丹种子样品进行检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牡丹种子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操作简便,基于对多种牡丹种子的化学值及光谱值的建模,获得了可靠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高,模型预测准确性与背景技术真实值接近。

    一种牡丹硬枝切花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474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206625.9

    申请日:2013-05-29

    Inventor: 成仿云 高平 钟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硬枝切花生产方法,包括1)牡丹植株预处理:春剪或秋剪平茬,平茬后植株基部壅土;2)牡丹切花枝培养和采收:当年秋剪或下一年春剪时选留切花枝,从基部剪掉其余枝条;下一年花期从基部采收牡丹硬枝切花;3)每年重复步骤2)。本发明保证了牡丹植株每年春季产生大量的萌蘖枝,确保切花枝选留、培养的需要,同时克服了牡丹枝条较短的弊端,满足花卉市场对切花产品质量与规格标准的要求,使牡丹切花枝有了质的提高。

    一种牡丹分生结节的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7956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125556.X

    申请日:2011-05-16

    Inventor: 成仿云 钟原 秦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分生结节的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表面灭菌的叶柄接种于前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前诱导;2)将步骤1)诱导的愈伤组织转移到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生结节。本发明采用SH为基本培养基和叶柄薄层培养的方法,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并且首次诱导出牡丹分生结节,诱导率最高达到85.7%。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分别实现了牡丹分生结节的增殖,提供了一种牡丹组织离体增殖的新体系。

    一种牡丹秋季开花的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24789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29047.4

    申请日:2011-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秋季开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牡丹春花后剪去植株上残留的花枝以及无用枝、病残枝、枝条上端的枯枝,同时壅土,根部施复合肥;八月中下旬人工脱除至少全株1/3的叶片;脱叶5~15天后用浓度为300~500mg/L GA3涂抹植株花芽,每天一次,共涂抹2~3次;花芽萌发后,每周用质量分数为0.1~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每隔10天浇一次水。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牡丹,能使牡丹秋季稳定开花,提高了秋季开花成花率,改善了秋花叶片发育状况,使花叶协调,并且能够控制其在国庆期间开放,大大的提高牡丹的观赏价值和市场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