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15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512437.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牡丹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挑选牡丹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分化培养基中,以10~11天为继代周期,继代培养11~13代得到不定芽原基;所述分化培养基为:改良WPM+0.5~1mg/L CPPU+0.5~2mg/L TDZ;将所述不定芽原基经过不定芽伸长和生根诱导得到牡丹幼苗。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分化方式,在同一分化培养基中诱导牡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分生结节,进一步分化出不定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牡丹分生结节分化率低的难题。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通过分生结节途径实现离体培养条件下植株再生,为牡丹离体快繁、遗传转化提供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4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26601.0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芍药属组间远缘杂交种子成苗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种皮开裂的性状筛选出成苗率极低的组间杂交种子,采用离体胚培养技术将其快速培养成苗,从而提高组间杂交种子的成苗率、缩短育种周期。研究发现IAA、GA3、活性炭组合对种胚离体成苗具有促进作用,并获得了最佳的离体胚成苗培养基。该培养基下种胚根系可以快速伸长,真叶萌发,使种胚快速成苗,平均胚苗真叶长达2.49cm,平均根长达4.74cm。传统育苗方式下成苗率极低的种皮开裂种子在本方法下可在40天内快速成苗,且移栽成活后的幼苗叶片硕大,生长势强,从而提高远缘杂交种子总成苗率,加快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115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512437.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牡丹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挑选牡丹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置于分化培养基中,以10~11天为继代周期,继代培养11~13代得到不定芽原基;所述分化培养基为:改良WPM+0.5~1mg/L CPPU+0.5~2mg/L TDZ;将所述不定芽原基经过不定芽伸长和生根诱导得到牡丹幼苗。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分化方式,在同一分化培养基中诱导牡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分生结节,进一步分化出不定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牡丹分生结节分化率低的难题。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牡丹离体植株再生的方法,通过分生结节途径实现离体培养条件下植株再生,为牡丹离体快繁、遗传转化提供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7950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226102.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幼胚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盛花期后30天或之后的心皮进行表面消毒,取出心皮中的种子,珠孔朝上,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上,培养至出现可见胚;所述启动培养基的组成为:改良MS培养基或MS培养基+0.2~0.3mg·L-1BA+0.2~0.3mg·L-1GA;2)将所述可见胚接种于成苗培养基中培养至生出幼苗。本发明在对种子进行接种的过程中控制珠孔向上,可大大降低种子的褐化率,提高胚的形成率,而且本发明的所选用材料是盛花期后30天或之后的种子,同现有技术最早可选用盛花期后65天的种子相比,种龄大大减小,这对于牡丹远缘杂交育种及胚拯救工作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41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526601.0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芍药属组间远缘杂交种子成苗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种皮开裂的性状筛选出成苗率极低的组间杂交种子,采用离体胚培养技术将其快速培养成苗,从而提高组间杂交种子的成苗率、缩短育种周期。研究发现IAA、GA3、活性炭组合对种胚离体成苗具有促进作用,并获得了最佳的离体胚成苗培养基。该培养基下种胚根系可以快速伸长,真叶萌发,使种胚快速成苗,平均胚苗真叶长达2.49cm,平均根长达4.74cm。传统育苗方式下成苗率极低的种皮开裂种子在本方法下可在40天内快速成苗,且移栽成活后的幼苗叶片硕大,生长势强,从而提高远缘杂交种子总成苗率,加快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95039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1226102.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幼胚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盛花期后30天或之后的心皮进行表面消毒,取出心皮中的种子,珠孔朝上,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上,培养至出现可见胚;所述启动培养基的组成为:改良MS培养基或MS培养基+0.2~0.3mg·L‑1BA+0.2~0.3mg·L‑1GA;2)将所述可见胚接种于成苗培养基中培养至生出幼苗。本发明在对种子进行接种的过程中控制珠孔向上,可大大降低种子的褐化率,提高胚的形成率,而且本发明的所选用材料是盛花期后30天或之后的种子,同现有技术最早可选用盛花期后65天的种子相比,种龄大大减小,这对于牡丹远缘杂交育种及胚拯救工作有重大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