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475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3229.6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M13/02
Abstract: 一种在分段间隙函数下摆线锥齿轮振动特性分析方法,属于齿轮非线性振动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摆线锥齿轮系统简化处理成为齿轮副的扭转振动系统模型;(2)根据螺旋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分别得到主、从动齿轮的扭转平衡方程;(3)将齿轮副的扭转平衡方程无量纲化,得到振动模型的无量纲化形式;(4)根据摆线锥齿轮副扭转模型的无量纲化方程式,在分段间隙的情况下研究和分析平均阻尼影响摆线锥齿轮振动特性的规律。本发明方法不仅为锥齿轮传动系统的减振降噪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为制造高精度、高承载能力的摆线锥齿轮,提升摆线锥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寿命及可靠性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02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4354.9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16H55/17
Abstract: 一种确定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方法,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步骤如下:1、将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系统简化处理成为齿轮副的扭转振动系统模型;2、在齿轮副的扭转振动系统模型中引入时变啮合刚度,建立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动力学方程;3、根据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原理,建立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多项式函数展开的时变啮合刚度方程式;4、根据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多项式函数展开的时变啮合刚度方程式求得其时变啮合刚度值,与基于传统方法建立的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值进行理论仿真分析和比较。本方法为得到该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值,为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传动的减振、降噪、平稳传动动力学研究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02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144354.9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16H55/17
Abstract: 一种确定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方法,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步骤如下:1、将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系统简化处理成为齿轮副的扭转振动系统模型;2、在齿轮副的扭转振动系统模型中引入时变啮合刚度,建立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动力学方程;3、根据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原理,建立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多项式函数展开的时变啮合刚度方程式;4、根据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多项式函数展开的时变啮合刚度方程式求得其时变啮合刚度值,与基于传统方法建立的克林跟贝尔格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值进行理论仿真分析和比较。本方法为得到该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值,为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传动的减振、降噪、平稳传动动力学研究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6808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80781.2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灰色线性回归的热误差建模方法,步骤如下:(1)在灰色热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线性方程,构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2)利用最下二乘法,求解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参数;(3)利用灰色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热误差预测;(4)利用BP神经网络对组合模型残差进行修正,提高预测精度。本方法可改善线性回归模型中没有指数增长及难以描述线性变化趋势的缺点以及灰色热误差模型没有线性因素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处理线性和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对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的热误差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考虑到热误差数据的线性因素又考虑到了其非线性因素,改善了原来单一灰色模型的缺点,获得了更加准确的热误差预测值和更高的拟合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748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12220.9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感IMF的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1、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对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箱进行测量,采集加速度振动信号;2、将采集的信号导入Matlab中,得到原始信号,对其进行EMD分解,得到一系列IMF分量;3、根据敏感度评估算法计算各IMF分量的敏感度,选择出敏感IMF分量;4、计算敏感IMF分量的瞬时能量谱并绘制出瞬时能量谱图,根据谱图中幅值的分布,准确地提取故障特征。本发明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能够运用于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的故障诊断中,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故障信息;同时为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的故障诊断和特征提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9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36942.8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传动比摆线齿锥齿轮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将定传动比引入摆线齿锥齿轮的动力学方程中,形成传统的定传动比摆线齿锥齿轮非线性啮合动力学模型;在齿轮啮合过程中,考虑到误差会引起传动比的变化,推导出变传动比的方程;通过变传动比将齿轮误差引入摆线齿锥齿轮的动力学方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基于变传动比的摆线齿锥齿轮非线性啮合动力学模型;引入三种常见的齿轮误差,基于传统的摆线齿锥齿轮动力学模型和新方法建立的变传动比摆线齿锥齿轮动力学模型,进行齿轮系统仿真模拟分析。本方法能运用于克林根贝尔格锥齿轮啮合系统的仿真分析中,能够比较准确的模拟齿轮啮合过程和分析齿轮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0651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36926.9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F16H5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摆线齿锥齿轮误差加载齿面接触分析的方法,属于非线性振动理论分析领域,该方法考虑齿轮副弹性变形,支撑系统扭转,齿轮加工误差和机床设置误差,推导出一种新的误差加载接触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当对一个加载齿面接触分析时能够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本发明方法通常用于解决在加载、传递误差、载荷分布和加工仿真下的真实接触面积通过V-H-J(V是齿轮副的纵向设置参数,并且小齿轮的向上方向是主动的;H是齿轮副的坐标轴设置参数,并且朝向小齿轮大端方向是主动的;J是沿着坐标轴方向的调整参数,并且小齿轮远离大齿轮的方向是主动的。)设置参数和机床设置参数,补偿误差的影响来改善传递性能和修改接触面积的大小及位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