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7080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19759.6
申请日:2008-09-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C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纹状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种圆柱形种植体,所述种植体顶部边缘设有光滑倒角,所述种植体上部设置有螺纹齿形为等腰梯形细微外螺纹,所述种植体下部设置有螺纹齿形为不等腰梯形外螺纹,所述不等腰梯形外螺纹的螺纹深度从下向上逐渐变浅,所述种植体底部呈球形表面,所述种植体不等腰梯形外螺纹的下部周向均布有三个垂向切槽,所述种植体顶部中心设置有一圆台孔,所述圆台孔下方设置有一正八边形孔,所述正八边形孔下方设置有一内螺纹盲孔。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初期稳定性效果,有利于种植体长期稳定,具有较高的种植体结构安全系数,有利于牙龈与种植体的结合,并可有效的抑制细菌的吸附,本发明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牙缺失种植义齿修复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8980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242803.7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泓信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过氧化氢酶且连接PD‑L1抗体的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脂质体是一种以大豆磷脂,胆固醇为骨架的包载了过氧化氢酶并且表面连接有aPDL1的多功能免疫脂质体。所述脂质体通过薄膜分散/后插入法制备;所述过氧化氢酶包载在脂质体当中;所述aPDL1是通过反应合成aPDL1导向化合物,插入脂质体磷脂双分子层中;所述脂质体表面还连接有腙键。所述脂质体为球形结构,粒径为118.2±1.763nm,多分散系数为0.223±0.007;过氧化氢酶的包封效率为30‑36%。该脂质体可以有效缓解肿瘤区域低氧同时阻断肿瘤抑制性信号通路(PD‑1/PD‑L1),对黑色素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2749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300574.3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脂质体的活性小分子控释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载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性小分子和脂类溶于甲醇和氯仿的混合物中(1:1,v/v);(2)采用旋转真空蒸发仪除去甲醇和氯仿,之后用水化液水化脂质膜;水浴超声,获得包载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通过多孔聚碳酸酯膜挤压;透析过夜;(3)将多巴胺溶液加入到生物材料中,轻轻摇匀过夜;在无菌蒸馏水中进行超声清洗;(4)加入载有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静置反应;再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后即可获得活性小分子的脂质体修饰的培养板表面。该方法将活性小分子脂质体共价接枝在聚苯乙烯表面,使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27989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301278.5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脂质体的地塞米松/米诺环素在PEEK表面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载地塞米松和米诺环素的脂质体后修饰于PEEK表面,包括以下步骤:(1)将地塞米松和脂类溶于甲醇和氯仿的混合物中(1:1,v/v);(2)采用旋转真空蒸发仪除去甲醇和氯仿,之后用水化液水化脂质膜;水浴超声,获得包载地塞米松的脂质体,通过多孔聚碳酸酯膜挤压;透析过夜;(3)与米诺环素储液混合,振摇,即得到载有地塞米松/米诺环素的脂质体,使用透析液过夜透析后,4℃保存备用;(4)将PEEK植入物放入多巴胺溶液中反应,超声清洗;(5)加入地塞米松/米诺环素脂质体溶液中浸泡,轻轻清洗即得产物。所得产物能够促进骨修复、再生及整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92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64423.6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泓信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56 , A61L27/20 , A61L27/50 , A61L27/54 , A61L2300/602 , A61L2400/06 , A61L2430/02 , A61L2430/20 , A61L2430/28 , C08B37/0084 , C08L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微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复合体系,所述多孔微支架为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海藻酸钠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将改性海藻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置于4℃后置于‑20℃,冷冻干燥;加入氯化钙溶液,PBS浸洗后再次冷冻干燥,密封干燥保存;(2)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的制备:将海藻酸钠三维多孔支架置于离心管中,加入液氮,快速用均质仪将支架破碎;待液氮挥发完全后,加入氯化钙溶液,反应后进行过滤,将所得颗粒进行冷冻干燥,即得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本发明开发出一种海藻酸钠复合微支架体系,该体系具有能高效促干细胞扩增和定向分化,操作简便,临床实用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391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5827.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泓信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多孔微支架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应用,所述纳米多孔微支架为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所述纳米载体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所述海藻酸钠为改性海藻酸钠;所述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采用液氮速冻高速破碎法制得。所述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应用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向制备好的微支架中加入微支架总体积50%~80%的PBS,得到可注射微支架,将其注射于损伤组织部位。本发明的纳米多孔微支架能够促进组织再生,高效促干细胞扩增和定向分化,可注射,临床实用性强。本发明还公开了纳米多孔微支架在促进干细胞增殖、促进干细胞分化、促进组织自我再生修复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1138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41239.3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细胞黏附能力的改性聚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聚苯乙烯材料是按照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先将聚苯乙烯材料采用灭菌袋进行密封包装,然后用γ-射线或电子束辐照,辐射后的产物即为高细胞黏附能力的改性聚苯乙烯。本发明采用高剂量γ射线改性的聚苯乙烯材料,能显著提高细胞黏附的效率,有助于生产性能更加优异的聚苯乙烯细胞培养板;高剂量γ射线处理聚苯乙烯培养板,在改性材料增强细胞黏附的同时,对材料进行了灭菌消毒处理,改性后的材料能直接应用于细胞培养。本发明的改性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源,适合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749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1244446.8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泓信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包载过氧化氢酶且连接PD‑L1抗体的脂质体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所述脂质体是一种以大豆磷脂,胆固醇为骨架的包载了过氧化氢酶并且表面连接有aPDL1的多功能免疫脂质体。所述脂质体通过薄膜分散/后插入法制备;所述过氧化氢酶包载在脂质体当中;所述aPDL1是通过反应合成aPDL1导向化合物,插入脂质体磷脂双分子层中;所述脂质体表面还连接有腙键。所述脂质体为球形结构,粒径为118.2±1.763nm,多分散系数为0.223±0.007;过氧化氢酶的包封效率为30‑36%。本发明所得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肿瘤区域低氧同时阻断肿瘤抑制性信号通路(PD‑1/PD‑L1),对黑色素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93915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865827.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北京泓信干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多孔微支架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应用,所述纳米多孔微支架为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所述纳米载体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所述海藻酸钠为改性海藻酸钠;所述纳米载体‑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采用液氮速冻高速破碎法制得。所述海藻酸钠三维多孔微支架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应用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向制备好的微支架中加入微支架总体积50%~80%的PBS,得到可注射微支架,将其注射于损伤组织部位。本发明的纳米多孔微支架能够促进组织再生,高效促干细胞扩增和定向分化,可注射,临床实用性强。本发明还公开了纳米多孔微支架在促进干细胞增殖、促进干细胞分化、促进组织自我再生修复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6852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07228.2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多孔微芯片及其多级分时递送载体的制备方法。可注射多孔微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海藻酸钠溶液吸入注射器,通过针头将复合溶液挤出形成微液滴,快速将其点至事先预冷过的聚四氟乙烯板上;2)待微液滴滴好后,将聚四氟乙烯板置于4℃冰箱1h,然后静置于-20℃冰箱12h;3)接着进行冷冻干燥步骤,直至完全冻干;(4)向冻干后的聚四氟乙烯板上的微片滴加适量的2%氯化钙(w/v)交联剂,充分交联5-10min,然后用PBS浸洗3次;5)将微片转移至装有PBS的离心管中,置于4℃冰箱2-3d,并隔天换一次PBS;6)将微片冷冻干燥至完全冻干,即制得可注射多孔微芯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