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磁压板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63254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305887.6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磁压板,属于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磁压板本体(1)呈扇形结构,磁压板本体(1)的内部设有散热油道,磁压板本体(1)的外侧均设有多个与散热油道相连通的出油孔(2)和进油孔(3),磁压板本体(1)的上侧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长条形绝缘垫块(4),磁压板本体(1)的下侧设有一个成型整体油道,所述成型整体油道包含导油槽(5)和导油垫块(7),导油槽(5)之间设有导油垫块(7),磁压板本体(1)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接地线引出孔(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促进磁压板内部油的流动,解决了以往磁压板局部过热问题。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

    一种强油循环变压器双导油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956386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335193.7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油循环变压器双导油盒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导油盒(1)、变压器进油管接头(2)和冷却器(3),所述冷却器(3)设置在变压器器身的端部,与变压器油箱通过变压器进油管和变压器进油管接头(2)连接,导油盒(1)和变压器进油管接头(2)各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变压器油箱的两侧,变压器进油管接头与导油盒的位置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强油循环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油路为双进双出结构,对应冷却系统的接口将油箱的进油口放置在油箱两侧,通过两侧的导油盒,起到强油循环的作用,既满足了强油循环的油路导向,又相应的提高了冷却效果,同时减少了变压器外部管路的数量,方便现场安装。

    一种接地引线连接结构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65775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2335192.2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引线连接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接地引线(1)、护栏(2)、护栏底板(3)和油箱底板(4),所述护栏(2)设置在接地引线(1)的外部,通过护栏底板(3)和油箱底板(4)与变压器油箱固定连接;护栏(2)由铝合金板弯折而成,铝合金板上均布圆孔;护栏底板(3)焊接在护栏(2)的内侧,油箱底板(4)固定设置在变压器油箱上,护栏底板(3)和油箱底板(4)的形状与数量相匹配,二者钩挂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引线添加护栏,杜绝了变压器出现故障如单相接地时,接地点产生间歇性电弧而不能靠近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一种试验用支架结构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71884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721934.2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用支架结构,属于变压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均压球固定架(1)的上端为环形,直径大小与均压球直径相匹配,下端通过安装孔一(31)和螺栓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的上端面设有安装孔二(32)和接线孔(4),下端设有套管固定座(5),安装孔二(32)设置在底座(2)上端面的两端,与安装孔一(31)相匹配,套管顶端铜棒接入设置在套管固定座(5)插孔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持均压球水平放置的作用之外,还起到延长接线片的作用,既保证试验安全稳定的进行,又可以满足精确试验测量多项数据的目的。

    一种导线夹夹持结构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10566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305794.3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夹夹持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立杠一(1)的两端通过斜板(5)固定在铁心上夹件(3)和铁心下夹件(4)上,斜板(5)与铁心上夹件(3)和铁心下夹件(4)的夹角α小于90度,立杠二(2)的两端通过垂直板(6)固定在铁心上夹件(3)和铁心下夹件(4)上,垂直板(6)与铁心上夹件(3)和铁心下夹件(4)垂直布置,导线夹(7)的一端固定在立杠一(1)上,导线夹(7)的另一端呈折弯状,固定在立杠二(2)上,呈折弯状的导线夹(7)的一端和立杠二(2)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长圆孔(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变压器引线在运行过程中牢固可靠,提高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

    一种单相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的运输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12371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862157.6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相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的运输固定装置,属于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固定板(1)、长导线夹(2)、白布带(3)和高压相线(4),所述固定板(1)通过焊接与高压相线出线处法兰盘固定连接,长导线夹(2)上端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下端通过白布带(3)与高压相线(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方式改为向上拉紧结构,高压相线受力向上且受力均匀,结构加工工艺简单、连接方便、质量可靠。

    一种新型中性点引线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948821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718933.0

    申请日:2012-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中性点引线连接结构,属于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1)、线圈原线单折引出线(2)、线饼(3)和压接接头(4),所述线饼(3)缠绕在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1)上,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1)有两根,分别为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一(5)和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二(6),每根均分为两把,线圈原线单折引出线(2)有一根,均分为两把,压接接头(4)有两个,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一(5)的一把和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二(6)的一把通过一个压接接头(4)与线圈原线单折引出线(2)的一把互相压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冷压连接,外观美观、质量可靠,使用两个压接接头将线圈原线双折引出线每两把中的一把(共2把)与线圈原线单折引出线中两把中的一把压接,使得每根导线承载的为1/2电流,避免出现导线过流现象,防止变压器事故发生。

    双U形线圈的升层结构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977113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719052.0

    申请日:2012-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U形线圈的升层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上部内层线圈(1)、下部内层线圈(4)、上部外层线圈(6)、下部外层线圈(7)和端圈(2),上部内层线圈和下部内层线圈绕向相同,为右绕向;上部外层线圈和下部外层线圈绕向相同,为左绕向;上部内层线圈和上部外层线圈,与下部内层线圈和下部外层线圈之间放置端圈。本实用新型上部内层线圈和下部内层线圈绕向相同,上部外层线圈和下部外层线圈绕向相同,可以保证上下线圈升层处线饼之间距离,端圈倾斜处用垫块垫平可以保证导线斜率,角环扣在升层线饼外侧即可以增大上、下线圈之间安全裕度,又可以增大对高压线圈中部的安全裕度,保证运行安全。

    一种铝合金升高座螺纹套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000673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2130807.3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升高座螺纹套结构,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铝合金法兰(2)的螺纹孔(3)内匹配设有不锈钢螺纹套(4),不锈钢螺纹套(4)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半圆形槽一,螺纹孔(3)的上端孔壁上设有半圆形槽二,半圆形槽一和半圆形槽二匹配设置,组成安装槽,防转销(5)设置在安装槽内,连接螺栓穿过铝合金法兰(2)螺纹孔(3)内的不锈钢螺纹套(4),将铝合金法兰(2)固定在铝合金升高座(1)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组装快捷,满足变压器套管安装要求,结构新颖,保证套管安装强度,铝合金法兰盘不容易损坏。

    一种新型220V三相一体发电机变压器分接引线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225175U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21305657.X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220V三相一体发电机变压器分接引线布置结构,属于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开关、A相上下连接线一(1)、B相上下连接线一(2)和C相上下连接线一(3),所述开关设置在变压器高压侧旁柱位置,A相上下连接线一(1)、B相上下连接线一(2)、C相上下连接线一(3)均设置在高压侧,A相上下连接线一(1)与开关上部互相连接,B相上下连接线一与开关下部互相连接,C相上下连接线一(3)与开关中部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开关布置高压侧旁柱位置,A、B、C三相器身的分接引出线分别从高压侧上、中、下三部位引出,既满足了分接线之间的绝缘距离,又相应减小了油箱长度,同时减少了运输重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