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46713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02127749.4
申请日:2002-08-08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61 , G02B6/2558 , G02B6/30 , G02B6/36 , G02B6/3636 , G02B6/3652 , G02B6/3801 , G02B6/3838 , G02B6/3839 , G02B6/3846 , G02B6/3887 , G02B6/4204
Abstract: 在光纤阵列中,利用V形槽把一条光纤、一束光纤或一条光纤带安装在阵列基片上。除去光纤涂层的裸露光纤部分被置于该V形槽中,被加压器部件所加压并由粘合剂所粘合。在前端部,该光纤被精确定位,以连接到光学元件或PLC。该裸露光纤部分包含具有不同模场直径的不同光纤的接合部和模场转换部分。不同光纤的接合部被安装在阵列基片上。把一个柔软保护部件提供于在该阵列基片的后边缘延伸的光纤涂层部分中。采用在硬化之后的杨氏模量不同以及在硬化之前的粘滞度不同的三种粘合剂把该光纤被接合到该阵列基片。
-
公开(公告)号:CN1438773A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2127749.4
申请日:2002-08-08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61 , G02B6/2558 , G02B6/30 , G02B6/36 , G02B6/3636 , G02B6/3652 , G02B6/3801 , G02B6/3838 , G02B6/3839 , G02B6/3846 , G02B6/3887 , G02B6/4204
Abstract: 在光纤阵列中,利用V形槽把一条光纤、一束光纤或一条光纤带安装在阵列基片上。除去光纤涂层的裸露光纤部分被置于该V形槽中,被加压器部件所加压并由粘合剂所粘合。在前端部,该光纤被精确定位,以连接到光学元件或PLC。该裸露光纤部分包含具有不同模场直径的不同光纤的接合部和模场转换部分。不同光纤的接合部被安装在阵列基片上。把一个柔软保护部件提供于在该阵列基片的后边缘延伸的光纤涂层部分中。采用在硬化之后的杨氏模量不同以及在硬化之前的粘滞度不同的三种粘合剂把该光纤被接合到该阵列基片。
-
公开(公告)号:CN102342045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429.9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网络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0771 ,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传送监视装置,其具有用于在信号光的传输路径中发生传送异常的情况下及早判定其异常原因的构造。该光传送监视装置(2A)是如下装置:在光纤传送路径(13n)上使脉冲试验光从第1站点(11n)侧朝向第2站点(12n)侧传输,并基于其传输时所产生的反向散射光而监视光传送。光传送监视装置(2A)具有光开关(20)、测定装置(30)及光传送异常判定装置(50)。光传送异常判定装置(50)包含光传送监视部(51)、测量控制部(52)、光传送路径试验部(53)、试验数据管理部(54)、配线信息管理部(55)、光开关配线信息管理部(56),及判定部(57)。光传送监视部(51)基于第1站点(11n)中的信号光的发送或接收状况,检测从第1站点(11n)至第2站点(12n)的信号光的传输路径的传送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431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80000767.2
申请日:2007-03-08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49 , B29C33/76 , B29C39/34 , B29C45/2628 , B29C45/44 , B29L2011/0075 , G02B6/4201 , G02B6/42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容易并准确地执行三维电气配线的光学连接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所述光学连接部件。设置在第二滑动型芯(56)上的定位突出部(58)配合到设置在导线框架(30)内的定位孔(34)中,所述第二滑动型芯(56)用于定位设置在第一滑动型芯(55)上的芯销(54)。在导线图案(31)的附近定位导线框架(30),从而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型芯(56)在准确位置上定位所述导线图案(31)的同时嵌件成型所述导线图案(31)。因此,可以容易地在准确的位置上进行三维电气配线。
-
公开(公告)号:CN100561268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710000490.5
申请日:2007-02-28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东芝
IPC: G02B6/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3 , G02B6/420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线框架、一种光耦合部件、以及该光耦合部件的制造方法。当形成模制主体20的树脂59被注入并且通过嵌入成型来将引线框架30附接到模制主体20的前端面21上时,提供在引线框架30的引线图案31两个外侧上的保护引线32缓和了树脂59的流动并减小了作用于引线图案31上的力,从而可防止引线图案31的位置不正。因此,可把被插入并成型了的引线框架30在模制主体20的前端面21上布线,从而容易地实现三维电力布线。
-
公开(公告)号:CN100474016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142113.0
申请日:2006-10-0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97 , G02B6/43
Abstract: 用于提高光底板及电路基板的安装密度。具有设置在电路基板(4)的端部的光连接器(5)和设置在光底板(1)上、并与光连接器(5)光连接的光连接器(3),光连接器(5)排列收容多个第1光纤的端部,光连接器(3)则排列收容多个第(2)光纤的端部,光连接器(5)的端面的光纤(7)的排列方向,以及光连接器(3)的端面的光纤(2)的排列方向与电路基板(4)的主面呈非平行。在与电路基板(4)的主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光连接器(3),并且在与电路基板的主面成大致直角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在与电路基板的主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配置的光连接器、和在与电路基板的主面成大致直角的方向上配置的光连接器,由多根光纤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945368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42113.0
申请日:2006-10-08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97 , G02B6/43
Abstract: 用于提高光底板及电路基板的安装密度。具有设置在电路基板(4)的端部的光连接器(5)和设置在光底板(1)上、并与光连接器(5)光连接的光连接器(3),光连接器(5)排列收容多个第1光纤的端部,光连接器(3)则排列收容多个第(2)光纤的端部,光连接器(5)的端面的光纤(7)的排列方向,以及光连接器(3)的端面的光纤(2)的排列方向与电路基板(4)的主面呈非平行。在与电路基板(4)的主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光连接器(3),并且在与电路基板的主面成大致直角的方向上排列多个,在与电路基板的主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配置的光连接器、和在与电路基板的主面成大致直角的方向上配置的光连接器,由多根光纤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21682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880132019.4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5 , G02B6/245 , Y10S156/923 , Y10S156/937 , Y10T156/11 , Y10T156/19 , Y10T156/19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末端处理方法和末端处理工具,从而可以简单地执行为了将光纤连接至另一光纤所需的末端处理。末端处理方法包括:切割由玻璃纤维(21)和涂层(24)构成的光纤(20);并且使得所述光纤(20)相对于末端处理工具定位,所述末端处理工具布置为与光纤(20)的端面处的涂层接触并且具有用于容纳玻璃纤维(21)的向内伸出部的伸入空间,并且使得玻璃纤维(21)的切割端面面向所述伸入空间,推动光纤(20),从而从玻璃纤维(21)上剥除涂层(24)。
-
公开(公告)号:CN10116551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163248.X
申请日:2007-10-19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2B6/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形成三维电气配线图案的光电耦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组件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其配备有光电转换元件;以及成型件。所述成型件包括:插孔,其构造并设置成其中插入光纤,从而使得所述光纤的末端面向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的活性层;前表面,其上安装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以及侧面,其与所述前表面邻接。嵌入成型到所述成型件中的导线具有:第一表面,其从所述成型件的前表面露出并电连接到所述光电转换元件;第二表面,其从所述成型件的侧面露出;以及接合部,其宽度沿远离所述成型件的前表面的方向增大。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形成所述成形件的树脂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698254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206594.0
申请日:2004-09-30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0604 , B23K1/0056 , B23K1/19 , B23K26/0608 , H05B3/0061 , H05K3/3494
Abstract: 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金属加热装置具有光输出部,该光输出部输出中心波长处于波长范围200nm~600nm内的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