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2688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80066746.X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其能尽可能地将电线的周围的保护性能以及隔音性能均匀化。带有保护部件的电线具备:电线;以及保护部件,其由薄片状的无纺部件作为材料而形成,所述保护部件卷绕于所述电线的周围而包覆所述电线。所述保护部件包含第1部分和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通过所述无纺部件的一部分被加热而形成,所述第2部分比所述第1部分软,所述第1部分以及所述第2部分分别沿所述电线的圆周方向分布于所述电线的整个圆周方向,且沿所述电线的长边方向分布于整个所述保护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543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80019908.0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东海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扶手具备扶手侧线束(W),扶手侧线束(W)在至少一根电线(W1)的末端设有能够与设置于座椅(80)的座椅侧连接器(97)嵌合的扶手侧连接器(38)。而且,具备扶手主体(30),扶手主体(30)具有配设扶手侧线束(W)的电线(W1)的电线配设路径(37)和配置于座椅(80)的座椅框架(90)侧的座椅侧壁部(40A),以使座椅侧壁部(40A)与座椅框架(90)相对的状态固定于座椅框架(90)。在座椅侧壁部(40A)形成有扶手侧连接器(38)能够插通的连接器插通孔(47),在扶手主体(30)设有经由电线配设路径(37)的收容部(44)而与连接器插通孔(47)连通的作业开口部(48)。
-
公开(公告)号:CN1138749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8343.0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通过真空吸附来保持的配线构件。配线构件具备:多根线状传输构件;片材,所述多根线状传输构件以排列的状态固定于该片材;以及台阶吸收构件,设置于所述片材的外侧,所述片材包含从一侧覆盖所述多根线状传输构件的第1片材以及从另一侧覆盖所述多根线状传输构件的第2片材,所述台阶吸收构件设置于所述第2片材的外侧,所述台阶吸收构件设置成能够在对所述台阶吸收构件的外表面侧进行真空吸附时,吸收由形成于所述第2片材的外表面的台阶而产生的台阶。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88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80091674.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对电线的绝缘包覆部与片材进行直接焊接并进行固定而成的线束组装到车辆时,能够抑制电线与片材的剥离的技术。带固定构件的线束具备:线束,包括电线和与电线的绝缘包覆部进行了焊接的片材;以及固定构件,安装于线束,并用于将线束固定于车辆。当在将固定构件固定于固定对象的状态下对线束的末端侧区域部分施加了折弯力时,线束的焊接区域部分包括第1区域部分和第2区域部分,第1区域部分跟随末端侧区域部分的折弯,第2区域部分与第1区域部分在与末端侧区域部分相反的一侧连接,并通过固定构件的支承力而被抑制跟随末端侧区域部分的折弯。
-
公开(公告)号:CN1132729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80099977.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布线构件,其目的在于:在将片状构件上固定有线状传送构件的布线构件折弯时,抑制线状传送构件的路径在片状构件上混乱或者线状传送构件从片状构件分离。布线构件具备片状构件和固定于所述片状构件上的多个线状传送构件。所述多个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以相对于其他的所述线状传送构件在分支部分分支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片状构件上。所述多个线状传送构件的交叉部位仅位于所述分支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94793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80044197.0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制造屏蔽部件时,能够实现成品率的提高,该屏蔽部件由细长的具有漏极线的屏蔽部件切断成所需的长度而成,且端部具有自由的漏极线。屏蔽部件具备屏蔽部和漏极线。屏蔽部能将电线屏蔽。漏极线包含保持部和延出部,所述保持部配设于所述屏蔽部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且被保持于所述屏蔽部,所述延出部与所述保持部相连且从所述屏蔽部向外方延伸出,所述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屏蔽部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一边形成余长一边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78644.4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1个外装构件简单地应对线束中的平坦地配置的区域和弯曲地配置的区域这两个区域的技术。线束具备:外装构件,形成为片状;至少1根电线,配置并安装于所述外装构件的一个主面侧,所述外装构件具有绕着成为所述电线的布线对象的构件而沿着该构件的表面弯曲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3130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80019018.3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2 , H01R12/69 , H01R12/721 , H01R12/81 , H01R12/91 , H01R13/11 , H01R13/2442 , H01R13/40 , H01R13/422
Abstract: 避免端子零件的触点部的磨耗。若线束侧壳体(4)与基板侧壳体(1)嵌合,则端子零件(3)的触点部(12)与电路板(2)弹性接触,另一方面,端子零件(3)的主体部(5)被推压到腔(14)的顶壁(19)。在主体部(5)形成有突缘(13),若在电路板(2)与线束侧壳体(4)之间,在腔(14)的并列方向产生热膨胀差,则端子零件(3)成为以触点部(12)与电路板(2)之间的弹性接触部位作为支点的揺动姿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86365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80065402.1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以提供适于如下情况的技术为目的:在将保持为弯曲状态的线束的一部分固定于车辆后,使该线束延伸而组装到车辆。线束模块具备:线束,其包括多条电线;和多个车辆固定部件,其安装于线束,并且构成为能安装于车辆。在将多个车辆固定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为能固定于车辆的状态的状态下,多个车辆固定部件的至少一个将线束保持为弯曲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7809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5652.4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高接触稳定性的卡缘连接器(A)具备:电路基板(30),其具有卡缘部(32),在卡缘部(32)中平行地设置有多个触点(33);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保持件(10),其收纳电路基板(30);受压部(34),其形成于电路基板(30);以及夹压部(20),其以隔着比受压部(34)的板厚窄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基板保持件(10),通过以加压状态夹住受压部(34)从而将受压部(34)保持为移动限制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