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9107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0226.6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4 , H01M6/18 , H01M6/5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 Y02T10/7011 , Y02W30/84 , Y10T29/5327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并且可以有效回收在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的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池部件至少含有具有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锂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接触工序:通过使所述电池部件和处理液接触,从而在产生硫化氢的同时,使所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溶解在所述处理液中;正极活性物质回收工序:从溶解有所述锂的处理液中回收作为不溶成分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锂化合物回收工序:从作为所述不溶成分的正极活性物质被回收走了的处理液中回收锂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1336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600338.4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4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电池系统具备电池和ECU。ECU执行用于消除电池的极化的极化消除控制、以及在极化消除控制之后计算电池的SOC的计算处理。在电池被放电后执行极化消除控制的情况下,极化消除控制是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在电池被充电之后执行极化消除控制的情况下,极化消除控制是使电池放电的放电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6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567180.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10/052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52 , B60L58/27 , B60L58/10
Abstract: 电池系统具备电池单元、加热器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电池单元收容于电池壳体,包含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加热器单元构成为对电池单元进行加热。传感器单元构成为测定电池壳体内的硫化氢气体浓度。加热器单元在传感器单元的测定值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开始驱动。在加热器单元开始驱动后测定值超过比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对来自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的硫化氢气体的产生进行应对的应对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4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473807.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和用于电池系统的异常感测方法。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包装件,全固态电池单体密封在所述包装件中;以及感测单元,所述感测单元被配置成感测由于所述至少一个包装件的内部压力的变化而导致的所述至少一个包装件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850761.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58/10 , H01M10/48 , H01M50/249 , B60L50/60 , B60K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壳体;容纳在所述电池壳体中的电池,所述电池由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构成;第一检测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在所述电池壳体内部位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底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检测硫化氢;第二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在所述电池壳体内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底表面的上方并且被配置为检测硫化氢;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异常处理单元,其配置为基于来自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执行异常处理。异常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当仅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硫化氢时执行第一异常处理,而当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硫化氢时执行第二异常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62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910344116.X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濑浩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05 , H01M10/48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G01N27/416 , G01N27/41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早期地检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中的导电性化合物的生成的硫化物固体电池。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硫化物固体电池,其具备:包含铜的负极集电体;配置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之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层,其被夹持在所述负极合剂层与所述正极合剂层之间,且具有从所述负极合剂层的周缘伸出并延伸到所述负极集电体的伸出部;和配置于所述伸出部的参考极。
-
公开(公告)号:CN10583026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480068936.6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2/10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B1/06 , H01B1/10 ,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抑制了由枝晶引起的短路发生的锂固体电池为课题。本发明提供通过一种锂固体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该锂固体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含有硫化物玻璃且通过水银压入法求出的平均细孔半径为0.0057μm以下的固体电解质层,该硫化物玻璃具有含有Li元素、P元素和S元素的离子传导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68840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80072407.X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1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57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448 , H01M2300/0068 , H02J7/0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不使负极劣化地恢复锂固体二次电池的输出功率特性的降低的锂固体二次电池系统。在本发明中,通过提供锂固体二次电池系统来解决上述课题,上述锂固体二次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锂固体二次电池和过放电处理部,上述锂固体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上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含有Li、A(A为P、S、Ge、Al和B中的至少一种)、S并具有原组成,上述负极集电体由金属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919107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980100226.6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4 , H01M6/18 , H01M6/5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 Y02T10/7011 , Y02W30/84 , Y10T29/5327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并且可以有效回收在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的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池部件至少含有具有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锂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接触工序:通过使所述电池部件和处理液接触,从而在产生硫化氢的同时,使所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溶解在所述处理液中;正极活性物质回收工序:从溶解有所述锂的处理液中回收作为不溶成分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锂化合物回收工序:从作为所述不溶成分的正极活性物质被回收走了的处理液中回收锂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877418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169197.3
申请日:2010-04-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6/18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Abstract: 一种全固态电池,其包括: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正极活性材料层(1),所述第一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接触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并且实质上不具有交联硫属元素;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层(2);和固体电解质层(3),所述固体电解质层(3)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1)和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2)之间,并且包含实质上具有交联硫属元素的第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