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2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48778.8

    申请日:2014-09-12

    Abstract: 提供了可使循环特性提高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其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在它们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与负极连接的负极集电体以及与正极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在负极与负极集电体之间和/或在正极与正极集电体之间配置金属层,在上述金属层为在负极与负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负极侧金属层的情况下,负极侧金属层使用这样的金属,该金属在负极活性物质吸留放出金属离子的电位环境下不与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且延伸率为22%以上;在上述金属层为在正极与正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正极侧金属层的情况下,正极侧金属层使用这样的金属,该金属在正极活性物质吸留放出金属离子的电位环境下不与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且延伸率为22%以上。

    全固体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2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480048778.8

    申请日:2014-09-12

    Abstract: 提供了可使循环特性提高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其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和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在它们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与负极连接的负极集电体以及与正极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在负极与负极集电体之间和/或在正极与正极集电体之间配置金属层,在上述金属层为在负极与负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负极侧金属层的情况下,负极侧金属层使用这样的金属,该金属在负极活性物质吸留放出金属离子的电位环境下不与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且延伸率为22%以上;在上述金属层为在正极与正极集电体之间配置的正极侧金属层的情况下,正极侧金属层使用这样的金属,该金属在正极活性物质吸留放出金属离子的电位环境下不与金属离子进行电化学反应且延伸率为22%以上。

    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17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1336900.9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改善具备金属锂负极的二次电池的库伦效率。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第一物质及第二物质,所述第一物质为Li与元素X的合金、及Li与所述元素X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物质为金属元素M的单质、Li与所述金属元素M的合金、及Li与所述金属元素M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第一物质的形成能ELiX比所述金属元素M与所述元素X的化合物的形成能EMX低。

    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744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107958.X

    申请日:2016-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阻的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被覆工序,其中使用溅射法,在包含Ni元素且为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被覆由LixPOy(2≤x≤4,3≤y≤5)表示的被覆材料;和热处理工序,其中在400℃~650℃的范围内对被覆有上述被覆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进行热处理,使上述Ni元素向上述被覆材料中扩散,形成被覆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