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17788C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580001845.1

    申请日:2005-08-30

    Abstract: 一种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其通过使气门正时的改变与气门升程量的改变联动而能够实现理想的气门正时-升程特性。驱动凸轮(122)的旋转运动通过中间部件(172)和(174)而被传递到摆动部件(140)的滑动表面(156)。该滑动表面(156)上的中间部件(172)和(174)的位置改变通过联动机构(162)和(164)而与控制轴(132)的旋转相关联。滑动表面(156)通过向驱动凸轮(122)弯曲而形成,使得在中间部件(172)和(174)所定位的区域中,该滑动表面(156)距凸轮轴(120)中心的距离从距摆动部件(140)的摆动中心最近的最近点向距该摆动中心最远的最远点增加。

    可变气门机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14408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80037308.8

    申请日:2004-12-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可变气门机构是可改变内燃机的气门体(12)的升程量及作用角的可变气门机构(10),其具有:随着曲柄的旋转而旋转的第一凸轮(54);传递部件(24、38),具有第二凸轮(32、34),该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54)的旋转同步摆动,并将第一凸轮(54)的作用力传递到气门体(12);被调整到规定的旋转位置的控制轴(40);根据控制轴(40)的旋转位置改变传递部件(24、38)的摆动范围,并改变气门体(12)的升程量及作用角的可变机构(36、38);空动弹簧(60),使传递部件(24、38)向第一凸轮(54)施力,从而维持传递部件(24、38)和第一凸轮(54)之间的连接;以及辅助弹簧(64),反抗空动弹簧(60)的作用力而向传递部件(24、38)施力。

    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6383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80001845.1

    申请日:2005-08-30

    Abstract: 一种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其通过使气门正时的改变与气门升程量的改变联动而能够实现理想的气门正时-升程特性。驱动凸轮(122)的旋转运动通过中间部件(172)和(174)而被传递到摆动部件(140)的滑动表面(156)。该滑动表面(156)上的中间部件(172)和(174)的位置改变通过联动机构(162)和(164)而与控制轴(132)的旋转相关联。滑动表面(156)通过向驱动凸轮(122)弯曲而形成,使得在中间部件(172)和(174)所定位的区域中,该滑动表面(156)距凸轮轴(120)中心的距离从距摆动部件(140)的摆动中心最近的最近点向距该摆动中心最远的最远点增加。

    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7978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491567.1

    申请日:2018-05-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内燃机的预热运转中的耗油率的劣化。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油循环装置(30)配备有:第一油盘(41)及第二油盘(71)、被供应贮存在第一油盘中的油的第一油被供应部(60)及被供应贮存在第二油盘中的油的第二油被供应部(80)、以及加热部(50)。加热部具有供油流通的油路,并且,对在该油路内流通的油加热。油循环装置配备有:使油在第一油盘、加热部和第一油被供应部之间循环的第一循环油路(40)、以及使油在第二油盘和第二油被供应部之间循环的第二循环油路(70)。

    用于内燃机的起动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27021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780014332.3

    申请日:2007-04-19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器,包括动力传输机构(60)。所述动力传输机构(60)具有固定到曲轴(11)的外套板(20),以及连接到电动机的旋转轴用于起动发动机的环形齿轮(30)。所述动力传输机构(60)进一步具有仅允许从环形齿轮(30)到外套板(20)的扭矩传输的单向离合器(50),以及两个密封构件(61,62)。润滑剂从气缸体(12)供给到所述动力传输机构(60)的内部用于润滑所述动力传输机构(60)。外套板(20)在曲轴(11)和外套板(20)之间的接触部的接触表面(20a)上具有凹槽(22)。凹槽(22)在曲轴(11)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延伸。这保持了外套板(20)和曲轴(11)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了动力传输机构的密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