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73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80021528.0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座椅倾角调节装置(4)具有棘轮(10)、引导件(20)和锁定棘轮与引导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的棘爪(30)。棘轮具有以与主棘爪(P1)的停搁突起(34)抵碰的方式突出的第二凸部(13E)。第二凸部仅在旋转方向的一部分区域具有避免停搁突起与第二凸部(13E)在旋转方向上抵碰的避让凹部(13E1)。
-
公开(公告)号:CN1147463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080082271.X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座椅倾斜装置(4)具有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组装的棘轮(10)及引导件(20)、能够限制棘轮(10)及引导件(20)的相对旋转的多个棘爪(30)、使各棘爪(30)与棘轮(10)的内齿(12A)啮合的旋转凸轮(40)。各棘爪(30)中的主棘爪(P1)具有通过被旋转凸轮(40)推压而与两引导壁(23)这两方接触来减小游隙的消除游隙构造。主棘爪(P1)及旋转凸轮(40)的推压部(44)中的至少一方在与主棘爪(P1)及旋转凸轮(40)的推压部(44)中的另一方抵接的面上具有鼓出部,该鼓出部用于将主棘爪(P1)比其它棘爪向径向的外侧更大程度地推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746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80082271.X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座椅倾斜装置(4)具有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组装的棘轮(10)及引导件(20)、能够限制棘轮(10)及引导件(20)的相对旋转的多个棘爪(30)、使各棘爪(30)与棘轮(10)的内齿(12A)啮合的旋转凸轮(40)。各棘爪(30)中的主棘爪(P1)具有通过被旋转凸轮(40)推压而与两引导壁(23)这两方接触来减小游隙的消除游隙构造。主棘爪(P1)及旋转凸轮(40)的推压部(44)中的至少一方在与主棘爪(P1)及旋转凸轮(40)的推压部(44)中的另一方抵接的面上具有鼓出部,该鼓出部用于将主棘爪(P1)比其它棘爪向径向的外侧更大程度地推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358957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109102.2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IPC: B60N2/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68 , B60N2/4221 , B60N2/4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其具有框架构件和用于加强框架构件的加强构件。框架构件具有延长部分。延长部分由树脂形成且优选具有平板状或棒状构造。延长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前第二部分和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可相对于车辆座椅以纵向方式布置和竖向地延伸。前第二部分在车辆座椅的横向方向上从第一部分的前端延伸。后第二部分在车辆座椅的横向方向上从第一部分的后端延伸。延长部分可构造为使得中性轴定位在前第二部分和后第二部分之间。中性轴优选在力从前向后施加到座椅时不受拉力或压力的影响。加强构件优选地不设置在第一部分上而是设置在前第二部分和/或后第二部分的表面上。加强构件具有多个在延长部分的纵向方向上取向的延长的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1522466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780037632.3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头枕移动机构(10),其包括用于使支撑部(4A)和头枕基部(4C)彼此连结的连杆构件(12,12)以及形成在头枕基部(4C)中的长孔(11H和11H)。长孔(11H和11H)用于可滑动地收容被设置到支撑部(4A)的连接轴(13A),从而确定支撑部(4A)的姿势位置。长孔(11H和11H)的形状被形成为随着连杆构件(12,12)的转动使支撑部(4A)相对于头枕基部(4C)从车辆后侧碰撞发生之前的初始位置向前和向上移动到碰撞准备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653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36286.5
申请日:2011-02-01
Applicant: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671 , B60N2/5657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座椅主体中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进口、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通过所述进口供应空气,所述第一连通管从所述进口分支并与第一出口连通,而所述第二连通管从所述进口分支并与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管道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构造为向流过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中的至少一个的空气供热或从其吸热,以便在从所述第一出口排出的空气与从所述第二出口排出的空气之间产生温度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