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55469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480012160.2
申请日:2004-04-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1/1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吸震转向装置,它包括:转向柱,该转向柱要固定在车辆车身的一部分(31)上使得车辆碰撞时在乘员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下转向柱可从车身分离并可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转向柱和车身的该部分中的一个包括安装部(375),另一个包括保持部(342a);要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冲击能吸收件(372),该冲击能吸收件包括可与保持部(342a)接合的接合部(372b),并且可在转向柱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同时接合部与保持部保持接合时变形,从而冲击能吸收件吸收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能;用于根据转向柱相对于车身的所述部分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的速度改变要由冲击能吸收件的变形产生的冲击能吸收载荷的能量吸收载荷改变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7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80069851.X
申请日:2014-12-25
IPC: B62D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5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能够使设定冲击吸收载荷的自由度增大、同时使空隙的产生最小化并且使冲击吸收载荷稳定的销组件和转向装置,该销组件(U1)包括树脂销(61)和套环(62),套环(62)的硬度比树脂销(61)的高,套环(62)配合至树脂销(61)的圆轴部(64)。在车辆二次碰撞期间,圆轴部(64)以解除第一板(30)与第二板(32)之间的连结的方式被剪断。套环(62)包括由第二板(32)的接纳表面(32a)接纳的端面(622),并且在二次碰撞期间,套环(62)在沿着端面(622)的剪切面(P1)剪断圆轴部(64)。圆轴部包括中空孔(81)。中空孔(81)的内周(81a)的母线平行于圆轴部(64)的轴线的方向,并且中空孔(81)的内周(81a)包括平直部(82),该平直部(82)被包含套环(62)的该端面的平面横穿。
-
公开(公告)号:CN10158894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880002346.8
申请日:2008-0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4 , B60R21/2035 , B60R2021/0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在转向设备中的车辆气囊装置,其中,转向设备构造有位于左右两侧而不位于上侧的握把。气囊安装在转向设备的中心并构造成当车辆碰撞发生时朝着驾驶员展开。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气囊的展开,使得与当由转向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向角度超过预定基准角度时相比,当由转向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向角度小于或者等于预定基准角度时增大气囊的充气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245442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00398.3
申请日:2009-02-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3 , B62D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3 , B60R2021/23169 , B62D5/04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转向管柱上搭载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及电动转向装置的驱动电机时,提高以仪表板加固部件为中心的质量平衡。电动转向装置(12)的驱动电机(64)搭载在以仪表板加固部件(16)为基准时成为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的相反一侧的车辆前方一侧上。换言之,在仪表板加固部件(16)的车辆后方一侧搭载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在该仪表板加固部件(16)的车辆前方一侧搭载电动转向装置(12)。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276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07671.3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15 , B60R21/203 , B60R21/206 , B60R2021/161
Abstract: 一种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安全气囊组件和安全气囊门。所述安全气囊组件设置在覆盖转向管柱的后端部的转向管柱罩内部,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其在碰撞发生时产生气体;以及膝部安全气囊,在膝部安全气囊接收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气体时,所述膝部安全气囊自折叠状态膨胀且展开。在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力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设置在所述转向管柱罩的下部中的安全气囊门被打开。当所述膝部安全气囊展开时,所述安全气囊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膝部安全气囊的至少一部分和干扰物体之间,所述干扰物体位于转向管柱罩的侧部上的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588941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80002346.8
申请日:2008-0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134 , B60R21/2035 , B60R2021/0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在转向设备中的车辆气囊装置,其中,转向设备构造有位于左右两侧而不位于上侧的握把。气囊安装在转向设备的中心并构造成当车辆碰撞发生时朝着驾驶员展开。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气囊的展开,使得与当由转向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向角度超过预定基准角度时相比,当由转向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转向角度小于或者等于预定基准角度时增大气囊的充气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134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66250.2
申请日:2007-1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338 , B60R2021/23169 , B60R2021/23316 , B60R2021/23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气体发生部(50),其工作以产生气体;膝部安全气囊(52),其以折叠状态设置在车辆的预定位置,其中当所述膝部安全气囊接收所述气体时,所述膝部安全气囊被充气且朝向转向管柱(12)下面的区域展开,从而所述膝部安全气囊处于乘员的膝部(60)和仪表板的下部之间;以及厚度调节构件(62),其设置在所述膝部安全气囊中朝向乘员的各膝部的接触部中的位置,并且其调节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厚度,从而所述膝部安全气囊在所述接触部中的所述位置处的厚度小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在所述接触部以外的部分处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26923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780039205.9
申请日:2007-10-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即使针对在转向管柱的后端侧下方存在多个干涉物的转向管柱结构,本发明也能够迅速地约束乘员的膝部,并在前方发生碰撞时尽量抑制或防止转向柱管的收缩动作受到妨碍。转向管柱(12)通过下部托架(46)和上部托架(44)以及壳体(48)而被固定在车身侧,而组合开关(68)被配置在内套管36的后端侧。而且,二者的下部(48A)、(70A)被以向转向柱管(26)的下方突出的状态对置,以便在二者之间形成的设置空间(74)内设置安全气囊组件(64)。另外,组件外壳(54)为布制,安全气囊组件(64)通过后侧安装托架(76)而被设定在组合开关(68)的邻接位置上。因此,在前方发生碰撞时转向柱管(26)的收缩动作也不会受到妨碍。
-
公开(公告)号:CN101437709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780016612.8
申请日:2007-05-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 , B60R21/2334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 , B60R21/206 , B60R21/2346 , B60R2021/23169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一种设置在转向管柱上的膝部气囊,在碰撞时迅速将膝部气囊膨胀展开于乘客的膝部与仪表板之间的狭窄空间内。车辆用膝部气囊装置(10)的膝部气囊(36),由沿着仪表板(12)一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第1膨胀部(38);和展开于乘客膝部一侧的第2膨胀部(46)所构成。用于供给从充气装置(22)喷出的气体的气体供给口(42)被设定在第1膨胀部(38)一侧。该气体供给口(42)与被设置在膝部气囊(36)左右端部的一对保护部(46)沿车辆宽度方向被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且第1膨胀部(36)作为气体流道连通二者。因此,在前方碰撞时,即使仪表板(12)与乘客膝部之间的空隙(48)很狭窄,也能够迅速地使一对保护部(46)向该狭窄空隙(48)膨胀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01541617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80000722.X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村谦二
IPC: B62D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06 , B60R2021/161 , Y10T74/20834 , Y10T74/20864
Abstract: 车辆转向系统包括:包括辅助持握部分的转向操作构件(20),所述辅助持握部分的位置在预期持握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改变,在预期持握位置,预期在转向期间由驾驶员持握辅助持握部分,在辅助持握部分已经从预期持握位置退回时达到退避位置,并且在退避位置,预期在转向操作期间将不会由所述驾驶员持握辅助持握部分;辅助持握部分位置改变装置,其使辅助持握部分的位置在预期持握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改变;气囊装置,其使气囊向驾驶员展开;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辅助持握部分位置改变装置的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