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棒涡流检查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1027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410843546.3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涡流检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棒涡流检查装置。被检对象位于保护套管中,而保护套管和标定试件存储套管连接在主体的底座上,主体由左右个相对的侧壁和个底座组成,主体的上面连接的上盖板,上盖板可绕其左端轴活动,其上有两个喇叭口式导向孔,用于对被检测对象进行导向,在主体的右侧安装电器盒,用于安装电气装置,在主体的底座上,与安装被检对象保护套管相对应的正上方安装旋转探头,旋转探头的左侧安装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旋转探头3转动。本发明既满足检查区域覆盖全长度,又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一种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探头导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20817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68633.6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一种用于卧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的探头导向装置包括上端的旋转平台,双立柱导轨,升降平台和双推拔装置;升降平台搭载双推拔装置沿着双立柱导轨上下运动。所述升降平台由板材围成整体框架,在升降平台内部固定有升降电机、导管,升降电机连接减速箱;在升降平台的底部固定有探头导向装置;涡流探头经过双推拔装置驱动,先经过导管,再穿过探头导向装置,最后进入传热管进行涡流检查。固定夹的一面安装在升降平台的底板上,另一面则与铰链四杆夹紧机构固定;气缸的缸体与铰链四杆夹紧机构的机架铰接,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与四连杆机构的连杆A和连杆B的节点铰接,导向柱则固定在连杆C上。

    一种手持式探头推进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25301U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22145331.0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传热管的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探头推进装置。一种手持式探头推进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组件、控制手柄和驱动电机,其中,探头安装在驱动组件中,利用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的控制手柄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动,从而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探头前进或后退。该装置极大的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查的效率;同时,该装置更适用于对探头推拔力需求小的一般直管段的涡流检测,装置整体轻便,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而且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容器作业;另外,本装置可采用机械和气动结合方式推进,可以使用普通的Bobbin探头用于常规直管段换热管的涡流数据采集,也可以使用特殊的柔性Bobbin探头用于异型结构的换热管的涡流数据采集。

    一种涡流阵列探头柔性贴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420818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78976.0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涡流阵列探头柔性贴合结构,涉及一种柔性贴合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阵列涡流探头、伸缩导向机构、沿被检零件轴线方向及直径方向的弹性顶紧结构。阵列涡流探头在伸缩导向机构的引导下,进入到被检零件内部;沿被检零件直径方向的弹性顶紧结构始终将阵列涡流探头与被检零件内壁贴合;当阵列涡流探头贴合到被检零件内台阶面时,伸缩导向机构继续下压一段距离后锁死,轴线方向的弹性顶紧结构将阵列涡流探头在竖直方向贴合在台阶面上,保证了阵列涡流探头的在被检零件内台阶面的贴合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贴合方式,可自适应自身结构上的制造误差以及被检零件相关结构尺寸上的制造误差,避免刚性顶紧带来的贴合不到位或顶死的风险。

    一种单棒涡流检查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32177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20859812.7

    申请日:2014-12-3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涡流检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棒涡流检查装置。被检对象位于保护套管中,而保护套管和标定试件存储套管连接在主体的底座上,主体由左右个相对的侧壁和个底座组成,主体的上面连接的上盖板,上盖板可绕其左端轴活动,其上有两个喇叭口式导向孔,用于对被检测对象进行导向,在主体的右侧安装电器盒,用于安装电气装置,在主体的底座上,与安装被检对象保护套管相对应的正上方安装旋转探头,旋转探头的左侧安装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旋转探头3转动。本实用新型既满足检查区域覆盖全长度,又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