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76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600524.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级串联的核电站主泵轴封系统,从介质侧向大气侧串联设置四级密封,依次为一级静压轴封,二级动压轴封,三级动压轴封,四级隔离密封;一级静压轴封承受9‑11MPa介质压力,二级动压轴封承受1.8‑3.8MPa介质压力,三级动压轴封承受1.8‑3.8MPa介质压力,四级隔离密封承受0.1MPa介质压力。整个系统既具有静压轴封的稳定性,又具有动压轴封的低泄漏量。这种机械密封即融合了静压轴封的优点又融合了动压轴封的优点,既降低了总体泄漏量,又增加了低转速和异常工况下轴封的可靠性和抗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13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575475.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密封保护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压保护装置,包括轴套、动环、浮动式静环组件、密封腔、中盖和超压保护阀,密封腔、动环、浮动式静环组件和中盖围合形成密封区域,该密封区域与中盖的大气侧之间设置有超压保护阀;超压保护阀包括阀体、钢球、预紧弹簧,阀体内设置有锥孔,锥孔的内径自密封区域向外侧逐渐增大,钢球装于锥孔内,阀体内装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抵接在钢球上,且能够提供将钢球推向锥孔的作用力。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密封区域内压力超过密封最大允许压力时,通过超压保护阀进行泄漏排出,再由下一级密封进行收集排出,使得密封区域在超压状态下及时泄压,从而保护密封不受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2576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1600524.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级串联的核电站主泵轴封系统,从介质侧向大气侧串联设置四级密封,依次为一级静压轴封,二级动压轴封,三级动压轴封,四级隔离密封;一级静压轴封承受9‑11MPa介质压力,二级动压轴封承受1.8‑3.8MPa介质压力,三级动压轴封承受1.8‑3.8MPa介质压力,四级隔离密封承受0.1MPa介质压力。整个系统既具有静压轴封的稳定性,又具有动压轴封的低泄漏量。这种机械密封即融合了静压轴封的优点又融合了动压轴封的优点,既降低了总体泄漏量,又增加了低转速和异常工况下轴封的可靠性和抗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834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1544032.X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密封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铅铋堆核主泵机械密封结构,包括轴套、停车密封组件和干气密封组件;轴套套装固定在主轴上,泵体外侧固定有介质侧压盖;停车密封组件包括分瓣环、停车密封环、停车密封腔体和停车密封盖;干气密封组件包括干气密封腔体、双端面干气密封结构、弹簧座、弹簧B和弹簧C;介质侧压盖上沿径向开设有下端泄漏气收集口;停车密封腔体上开设有停车密封气入口;干气密封腔体上开设有干气密封气入口和干气密封气出口;大气侧压盖上开设有上端泄漏气收集口。本发明无论是在正常运行工况还是停车工况下,均能保持铅铋堆核主泵优异的密封性能,阻隔下侧放射性气体介质向环境侧泄漏,确保工艺介质零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74860.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J15/3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泄露、高可靠性动压密封环及机械密封装置,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密封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的密封端面设有低于端平面的至少一个流体动压槽,所述环体的密封端面用于与配合环接触的部位为密封接触区,所述流体动压槽远离圆心的一端且露出于密封接触区边界设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所述流体动压槽位于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之间的部位位于所述密封接触区;所述环体绕轴线转动时,流体自所述介质入口进入,经所述流体动压槽朝向所述介质出口流出;机械密封装置包括上述的密封环。该申请具有能够在高压下起到良好密封以减少泄漏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56717.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显著提高稳定性的新型核主泵静压轴封结构,包括旋转密封组件和固定密封组件,旋转密封组件和固定密封组件均包括安装座、密封环和压环,旋转密封组件的密封环和固定密封组件的密封环相互抵接至一起,安装座上环向设置有用于供密封环抵接的第一密封件,压环用于同时和密封环和安装座抵接,压环上设置有用于将压环固定在安装座上以带动密封环抵接至第一密封件上的安装件,当安装件将压环固定至抵接在安装座上时、密封环和安装座之间留有衡压间隙;本申请具有便于维修和提高整体性能稳定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5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0420613.6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逸 , 刘强 , 陈侃 , 刘伟 , 任何冰 , 尚宪和 , 郑永祥 , 张兴田 , 洪源平 , 奉明忠 , 张君凯 , 胡蔚 , 林仲 , 郭鹏飞 , 顾为柏 , 张云华 , 刘德军 , 孙永信 , 翁云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泄漏相态监控的核主泵机械密封试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相态窥镜探头、背压调节装置和图像处理模块:相态窥镜探头用于采集三级密封泄漏侧的相态图像;背压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三级密封泄漏侧的压力;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与所述相态窥镜探头通信连接,用于对接收的相态图像进行边沿化处理。本发明采用微型的相态窥镜探头获取三级低压泄漏流的相态图像,经过Sobel边沿检测算法来求取图像边沿化后的均方差,实现了基于内窥图像的主泵轴封低压泄漏流相态的在线监测。调节泄漏背压来改善浮动密封的润滑状态,并开展了多水平背压试验,得到三级密封泄漏侧的压力与相态图像的清晰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于在主泵机械性能试验阶段排除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7691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40463.1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川 , 刘伟 , 付勇 , 邹六平 , 韩光辉 , 陈侃 , 景战云 , 陈代柱 , 周仕雄 , 忻勇 , 侯志华 , 吴雷 , 王新刚 , 张兵 , 牟杨 , 包彦省 , 关悦 , 李显俊 , 陈淼 , 孙杰 , 张超杰
IPC: B24B37/04 , B24B37/11 , B24B37/27 , B24B37/34 , B24B37/005 , B24B57/02 , B24B53/017 , B24B5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主泵机械密封面板精密研抛装置,包括车刀组件和机身,所述机身的顶部设有桌面,所述机身的框架底部安装有主轴组件,所述主轴组件的上端设有研磨盘,所述主轴组件的下端连接电机,所述研磨盘上设有陶瓷修整环,所述桌面上设有与所述陶瓷修整环接触的导轮臂限定待修复的机械密封位置。本发明在研磨完成后密封面板表面不存在裂纹、划伤、气孔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44988.6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环境零泄漏的铅铋主泵机械密封及工作方法,包括:轴套、密封腔体、冷却腔体、接触式密封组件;轴套固定安装在主轴上,接触式密封组件包括上下两对摩擦副,每对摩擦副由动环组件、静环组件组成,密封腔体内充满储液罐提供的具有压力的密封液,冷却腔体内设置蛇形冷却夹套;本发明密封腔内封液不流动,不需要复杂的机械密封控制系统,不需要设置泵效,环蛇形冷却夹套结构通过蛇形结构增大了换热面积,避免发生过热磨损等故障;上、下端密封泄漏出口收集的密封液进入专门的泄漏液收集罐中,避免惰性气体混入泄漏液中进入大气,防止放射性介质的泄漏,即使密封面损坏也不会造成因缺液导致的放射性介质外漏。
-
公开(公告)号:CN114576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56347.1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主泵静压轴封二级密封之新型的补偿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密封组件,所述固定密封组件包括固定环座和密封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座用于固定设置在主泵的壳体内,所述密封固定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环座上,所述固定环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环抵接至固定环座上的抵接件,将密封固定环可拆卸连接在固定环座上,从而便于对密封固定环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对密封固定环进行端面检测、维修和更换,并且可避免传统的核主泵静压轴封二级密封补偿密封组件的密封固定环与压环因制造过程中镶嵌工艺,后期残余应力而发生形变的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