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66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1629218.5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初级无铁心直线电机的绕组,其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推进线圈,每一推进线圈为由第一推进边、第二推进边和两端边围成的框架结构,第一推进边与第二推进边为推进线圈的两相对的侧边,且沿推力方向,第一推进边与第二推进边相距一个极距。本发明的用于初级无铁心直线电机的绕组,能够使得同一推进线圈的第一推进边和第二推进边分别对应超导线圈的两个不同极性的磁场,从而使得第一推进边与第二推进边的受力方向相同,避免同一推进线圈扭转力矩的产生,进而提高了推进线圈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21465696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3178754.X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磁悬浮电机模组定子外载荷等效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模组第一安装件、模组第二安装件、导向力均压板、载荷施加装置、试验工装和推进力均压块,电机模组通过模组第一安装件和模组第二安装件固定在试验工装上,载荷施加装置设置在试验工装上用于对电机模组施加等效导向力外载荷和等效推进力外载荷,导向力均压板设置在载荷施加装置与电机模组底部之间用于在导向力等效外载荷加载试验时增大载荷施加装置在电机模组底部的作用面积,推进力均压块设置在载荷施加装置与电机模组侧面之间用于在推进力等效外载荷加载试验时增大载荷施加装置在电机模组侧面的作用面积。由此,可以实现对电机模组结构强度的考核。
-
公开(公告)号:CN219535866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23187145.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速变相数直线电机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该直线电机包括初级和次级;在次级的冲击阈值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初级包括沿次级运动方向顺序排列的多个三相、多个六相、多个九相、多个十二相和多个十八相初级绕组,次级依次与三相、六相、九相、十二相和十八相初级绕组相互作用,以提供推力;在次级的冲击阈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初级包括沿次级运动方向顺序排列的多个三相、多个六相、多个九相和多个十八相初级绕组,次级依次与三相、六相、九相和十八相初级绕组相互作用,以提供推力。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直线电机由于初级绕组相数恒定导致的变流器利用效率较低、变流成本较高以及对设备防冲击等级要求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17075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3183684.2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5B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悬浮推进模组的安装工装及其安装方法,该工装包括预制板、第一锚固板、第二锚固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电磁铁和永磁体;预制板的底部具有第一定位槽,顶部具有第二定位槽;第一锚固板的一端与轨道梁相连,另一端嵌设在第一定位槽内且与预制板相连;第二锚固板的一端与轨道梁相连,另一端嵌设在第二定位槽内且与预制板相连;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预制板和悬浮推进模组,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预制板和轨道梁;电磁铁与轨道梁相连,用于对永磁体进行吸引;永磁体设置在预制板内,用于与电磁铁相吸以带动预制板调整至基准位置。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推进模组在轨道中操作空间小,导致安装和调整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17268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3304807.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抑制轨道磁阻力的电磁发射地面模组支撑结构,包括前层基板、桁架支撑板、加强件、后层基板和连接件;通过设置地面模组支撑结构将次级强磁场源与轨道梁中的导磁导电材料之间的等效距离增加,减少了导磁导电材料产生的磁阻力;此外,通过地面模组支撑结构的各结构件之间过盈配合及局部结构优化设置,在满足大负载载荷结构强度前提下进一步减轻支撑结构重量。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磁阻力会影响驱动装置的牵引特性及运行效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008145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1672173.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导电动悬浮推进一体化系统,包括第一、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第一、第二推进线圈组、第一、第二8字零磁通线圈组以及第一、第二悬浮感应板组,第一推进线圈组与第一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驱动列车前进的电磁驱动力,第二推进线圈组与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驱动列车前进的电磁驱动力,第一、第二8字零磁通线圈组分别与第一、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第一、第二悬浮感应板组分别与第一、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Holloman高速测试轨道试验线存在结构拓扑复杂,磁场利用率低、浮阻比低且经济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429442U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23335225.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H02K49/04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涡流制动器、制动装置及车辆,所述涡流制动器包括初级部分、次级部分和传动器,所述初级部分固定在所述车辆上,所述初级部分与所述次级部分之间保持预设距离;所述初级部分包括第一磁体组、第二磁体组和耦合组件;所述第一磁体组和所述第二磁体组相对设置,所述传动器用于调节所述耦合组件的位置,所述耦合组件设有耦合工作位,当所述耦合组件处于耦合工作位时,所述第一磁体组和所述第二磁体组耦合,以使所述第一磁体组、所述第二磁体组和所述次级部分形成闭合磁回路,从而产生对所述车辆的制动力,本文提供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涡流制动器制动力的无级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221994303U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23658320.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蚌埠市龙湖航天先进电机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1F41/0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线圈绕制工装,包括:支撑架及线圈夹具;两个支撑架并排设置,支撑架的高度可调;多个线圈夹具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撑架上;线圈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具有可容纳线圈的夹具槽;夹紧驱动组件,设置于夹具主体上,用于调节夹具槽的容纳空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线圈绕制工装能够适应多种规格的线圈绕制。
-
公开(公告)号:CN219325932U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21672174.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星途鲲鹏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超高速悬浮推进拓扑结构,包括第一、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第一、第二推进线圈组、第一、第二8字零磁通线圈组以及第一、第二悬浮感应板组,第一推进线圈组与第一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驱动列车前进的电磁驱动力,第二推进线圈组与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驱动列车前进的电磁驱动力,第一、第二8字零磁通线圈组分别与第一、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第一、第二悬浮感应板组分别与第一、第二超导动子线圈组相互作用以产生悬浮力和导向力。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Holloman高速测试轨道试验线存在结构拓扑复杂,磁场利用率低、浮阻比低且经济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12061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3311407.6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初级无铁心直线电机的绕组,其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推进线圈,每一推进线圈为由第一推进边、第二推进边和两端边围成的框架结构,第一推进边与第二推进边为推进线圈的两相对的侧边,且沿推力方向,第一推进边与第二推进边相距一个极距。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初级无铁心直线电机的绕组,能够使得同一推进线圈的第一推进边和第二推进边分别对应超导线圈的两个不同极性的磁场,从而使得第一推进边与第二推进边的受力方向相同,避免同一推进线圈扭转力矩的产生,进而提高了推进线圈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