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85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74613.9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及工作方法,包括并网柜、燃气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换热器;并网柜串接在电网系统和燃气发电机组之间,并网柜的电能输入端与燃气发电机组的电能输出端相连;燃气发电机组的第一冷却油输出端与换热器的第二冷却油输入端相连,换热器的第二冷却油输出端与燃气发电机组的第一冷却油输入端相连;燃气发电机组的第一缸套水输出端与溴化锂机组的第二缸套水输入端相连,溴化锂机组的第二缸套水输出端与燃气发电机组的第一缸套水输入端相连;溴化锂机组的第一冷冻水输出端与换热器的第二冷冻水输入端相连,换热器的第二冷冻水输出端与溴化锂机组的第一冷冻水输入端相连。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0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582148.X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能热电联产系统,包括:核蒸汽供应装置;发电子系统,与核蒸汽供应装置相连;供热子系统,与核蒸汽供应装置相连;以及第一控制器,与发电子系统和/或供热子系统连接,用于控制经过供热子系统的蒸汽量大于进入发电子系统的蒸汽量。本申请中使核蒸汽供应装置所产生的蒸汽分别进入发电子系统与供热子系统中,通过第一控制器对进入发电子系统及供热子系统中的蒸汽量进行控制,使得进入供热子系统的蒸汽量大于进入发电子系统的蒸汽量,以便于将大部分的蒸汽通过供热子系统实现热量的转换,最终对外进行供热,由此,可以实现以供热为主、发电为辅的热电联产的目的,满足供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5354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147551.0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聚变堆的油储能耦合发电系统,包括一回路、储能回路以及二回路;所述一回路包括聚变堆和连接在聚变堆的介质出口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聚变堆的入水口连接;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所述二回路连接;储能回路包括与所述聚变堆的介质出口连接的储热换热器、同时与所述储热换热器连接的热储油罐和冷储油罐。本发明的用于聚变堆的油储能耦合发电系统的运行持续性、安全性、稳定性高,使得聚变堆具有持续稳定输出能力,确保二回路蒸汽参数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汽轮发电机持续稳定输出,提高发电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5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611064313.9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载荷自动计算方法与系统,构建管道和支吊架模型,并获取模型中管道与支吊架的信息,根据模型中管道与支吊架的信息,将管道和支吊架模型转化为进行载荷分配的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计算每个支吊架的载荷。整个过程中,基于管道和支吊架模型中管道与支吊架的信息,生成载荷分配的计算模型,再进行支吊架载荷计算,能够实现管道载荷高效与准确的自动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1489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83444.6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5/02 , G21C15/22 , G21C15/253 , G21C17/028 , F01D2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排氢装置,其包括:排气管、氢检测仪、循环水箱、氢冷却器、汽水取样冷却器、供水装置、回水装置和氢缓冲罐,排气管连接于循环水箱,氢检测仪连接在排气管上,氢冷却器连接于循环水箱,且氢冷却器还连接于汽水取样冷却器,氢缓冲罐一端连接于氢冷却器,氢缓冲罐另一端连接于循环水箱,且氢缓冲罐还连接于汽水取样冷却器,汽水取样冷却器一端连接于供水装置,另一端连接于回水装置。本发明可以彻底地收集氢冷器中漏入闭冷水管道内的氢气,并将其引出厂房屋顶,减小了发生氢爆的风险,同时本发明增设氢气检测装置,发现氢气泄露时及时报警,报告给运行人员尽快处理,进一步增加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33522.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核电站的热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和分别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的发热通路和发电通路;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于将设定溶质的第一溶液与核岛液体进行换热处理,得到所述设定溶质的第二溶液和蒸汽;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的浓度高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浓度;所述发热通路,用于将所述蒸汽发生器输出的第二溶液传输至放热位置,在所述放热位置对所述第二溶液进行稀释放热处理,并将处理得到的第一溶液传输回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发电通路,用于接收所述蒸汽发生器输出的蒸汽,并在所述蒸汽的作用下发电。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核电站热量的高效远距离输送,解决热量传递问题,并形成热电联产,有效地利用核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809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1034898.5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吸收式热泵、吸收式制冷机、前置换热器、以及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分别与吸收式热泵、吸收式制冷机、以及前置换热器之间对接,用于切换吸收式制冷机投入使用或退出使用。蒸汽轮机中的部分水蒸气从抽汽口进入制热驱动通道内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力,使循环工质在第二换热通道内被升温,并且冷却水在第一换热通道内降温;升温后的循环工质对流经第四换热通道的空气预热,或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对空气预冷,从而调节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温度,使整个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效率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35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28782.6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该主厂房内布置有两套以上的所述循环机组,每两套所述循环机组并排布置配合形成一对循环机组,每套所述循环机组包括布置于同一中心轴线的燃气轮机、发电机和蒸汽轮机,每套所述循环机组还包括与所述燃气轮机连通的进气模块,每对所述循环机组中的每个所述进气模块均位于对应的所述循环机组背向另一套所述循环机组的一侧,该主厂房内还布置有位于每对所述循环机组之间的共用的检修跨。本发明避免了传统一套机组配备一个检修跨的现象,有效地减少整个厂房的尺寸,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发电厂建设初投资和维护成本。同时,通过一个检修跨可实现对两套机组的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47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817850.5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厂预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厂余热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低压省煤器、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三通调节阀和第一水泵,第一换热器用于加热制冷站的溴化锂水溶液,第二换热器用于预热天然气调压站的天然气;第一低压省煤器的出水口、第一流量调节阀、三通调节阀的进水端、三通调节阀的第一出水端、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水泵和第一低压省煤器的进水口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第一流量调节阀的热水流量大于等于第一水泵的最低排水量,从而避免了第一水泵出现气蚀;将第一换热器的回水通入第二换热器预热天然气,实现了对热量的阶梯利用;提高了热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6782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149331.1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聚变堆的熔盐储能耦合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包括一回路、储能回路以及二回路;所述一回路包括聚变堆和连接在聚变堆的氦气出口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聚变堆的入气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所述二回路连接;所述储能回路包括与所述聚变堆的氦气出口连接的储热换热器、同时与所述储热换热器连接的热熔盐罐和冷熔盐罐。本发明的用于聚变堆的熔盐储能耦合发电系统的运行持续性、安全性、稳定性高,使得聚变堆具有持续稳定输出能力,确保二回路蒸汽参数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汽轮发电机持续稳定输出,提高发电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