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365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244389.8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5 , G06N3/12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面向航天器折展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配置优化方法,(1)确定备选的传感器数据数目n,确定最终配置的传感器数目m以及采样的模态阶数N;(2)构建结构的动力学特征方程求解方程得到模态矩阵;(3)将有限元节点位置作为优化变量d;(4)建立基于Fisher信息矩阵的适应度函数f1(d);以及建立考虑传感器配置距离均匀性及有效间隔的适应度函数f2(d);分别以函数最大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分别得到最优适应度函数值f1*与(5)利用f1*与并结合传感器在相应节点放置的可靠度,建立最后一个适应度函数f4(d):以函数最大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适应度函数值及其对应的优化变量值优化变量值即为最终传感器配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52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628986.6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Q5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区间有效独立法及其可能度计算的传感器配置方法,首先确定结构备选的传感器数目、最终保留的传感器数目、采样的模态阶数以及结构不确定参数的区间,其次计算模态的确定性部分以及不确定区间,然后构建区间有效独立法中的区间Fisher信息矩阵;接着计算区间Fisher信息矩阵半径,然后根据定义区间大小关系的可能度计算情况,选择在该次迭代下区间有效独立法迭代中删掉的备选传感器位置,并计算删掉的备选传感器位置的可能度,确定最终的备选传感器位置方案以及计算其可能度。本发明基于非概率区间分析方法,将经典有效独立法进行不确定性扩展,分别给出了每一次删除备选传感器位置以及最终传感器配置方案的可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790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997551.8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太阳帆可组装重构的天基碎片清除平台,能够改变针对单一尺度碎片清除任务的现状,通过灵活的在轨重构,覆盖高轨十厘米级以上的大尺度空间碎片和废弃卫星、低轨失效立方星等小型卫星以及低轨大量的毫米级的微小空间碎片等多种清除任务。针对特定碎片清除任务,首先确定需要的帆体面积,通过面积确定单元模块的数量,一定数量的单元模块从平台释放后进行在轨对接重构,并在轨展开后执行相应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720365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244389.8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面向航天器折展结构健康监测的传感器配置优化方法,(1)确定备选的传感器数据数目n,确定最终配置的传感器数目m以及采样的模态阶数N;(2)构建结构的动力学特征方程求解方程得到模态矩阵;(3)将有限元节点位置作为优化变量d;(4)建立基于Fisher信息矩阵的适应度函数f1(d);以及建立考虑传感器配置距离均匀性及有效间隔的适应度函数f2(d);分别以函数最大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分别得到最优适应度函数值f1*与(5)利用f1*与并结合传感器在相应节点放置的可靠度,建立最后一个适应度函数f4(d):以函数最大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适应度函数值及其对应的优化变量值优化变量值即为最终传感器配置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95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10584805.5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3L7/26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方向回溯离散阵列的逆向波束控制方法,包括:将系统确定的导引信息调制到频率可实时调整的载频上,生成逆向导引信号;将该信号发射给方向回溯阵列;方向回溯阵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获得导引信息并解算导引信息的共轭相位;依据解算得到的共轭相位合成共轭相位信号;对“共轭相位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经由方向回溯阵列发射出去。该方法使处于离散状态,彼此独立的非相干本地振荡器,生成相位相干且相位与导引信息相位共轭的微波信号,实现了微波波束指向沿导引信号入射方向回溯的逆向波束控制,即能保护系统核心频率秘密的安全,又可以通过跳频来规避恶意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5847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81932.5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电磁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的空间大功率导电旋转关节,包括无线电力传输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无线电力传输机构又包括高频逆变模块(2)、电磁发射系统(3)、电磁接收系统(4)、整流模块(5)、导电滑环(6),驱动结构包括电机驱动器(8)、电机(9)、减速器(10)和转轴(11);高频逆变模块(2)、电磁发射系统(3)和导电滑环(6)固定于旋转侧外壳(14)上,电磁接收系统(4)、整流模块(5)、电机驱动器(8)、电机(9)、减速器(10)固定于静止侧外壳(15)上,静止侧外壳(15)上通过顶端轴承(16)和底端轴承(17)支撑在旋转侧外壳(14)内部。本发明可以实现太阳发电阵和发射天线阵的非接触电力连接,提高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10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86986.3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光压力驱动的深空太阳帆航天器,包括支撑架、四根支撑臂、四块等腰直角三角形帆面、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刻蚀天线、两个滑块、以及四个滚转轴稳定机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开放式支撑包装结构和包带,去除了传统卫星的外包装结构,减轻了太阳帆航天器质量;自展开支撑臂能够去除传统充气展开中的充气系统和储气结构,减轻了太阳帆航天器质量;通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减少了通信线路的使用,使得大面积太阳帆航天器各个部分均能够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降低了太阳帆航天器的质量;将滑块和滚转轴稳定机构用于姿态控制,能够实现太阳帆航天器的三轴姿态控制,比自旋稳定姿态控制能够执行更为宽泛的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4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160886.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月球探测的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激光能量发射系统和激光能量接收系统,激光能量发射系统安装在着陆器上,激光能量接收系统安装在探测器上;着陆器着陆后保持固定位置,不进行移动或转动,探测器与着陆器分离后,可展开太阳电池阵在着陆器上方展开并维持对日定向,为着陆器提供电能,激光能量发射系统对产生的激光进行指向控制装置,实现定向发射;探测器将根据任务需求移动到目标探测区域,处于较低的月球坑内,探测器通过激光能量接收系统以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方式获得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7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60649.X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5 , G06N3/006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电子辐射与高压环境下介质内电荷积聚模拟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入射电子、外施高压电场、电荷输运迁移影响下的电场等因素,模拟跟踪空间高压功率机电组件等复杂机电结构的介质内部粒子注入、碰撞散射与输运过程。使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空间电子辐射与高工作电压耦合环境长期作用下的复杂机电结构介质内部电荷积聚动态过程的计算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33641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481654.0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包括太阳电池阵、电站主桁架结构、导电旋转关节、微波发射天线、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电力传输与管理分系统、热控分系统以及信息与系统运行管理分系统。该系统在对太阳电池阵进行模块化、从而在采用分布式导电旋转关节的基础上,对发射天线阵也进行了模块化和分布式设计,实现了结构上的一一对应,形成多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和能量传输的模块,通过模块的扩展完成功率等级扩展,便于在轨组装,大大简化了电力传输及姿轨控制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