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2321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302458.8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宽频噪声影响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对利用商业流场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流场结果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分析转子尾迹湍流脉动速度与湍动能的关系,分解湍流脉动速度构成成分,获得影响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宽频噪声的背景湍流强度、中心线湍流强度、湍流宽度和湍流积分尺度等特征参数;本发明与传统风扇、压气机宽频噪声影响参数获得方法不同,本发明不需要进行试验测量,能根据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流场结果,直接得到风扇、压气机宽频噪声影响参数,进而降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0464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085077.1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噪声产生与传播规律的一体化数学建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空腔噪声问题的关键影响参数和空腔噪声问题的表征参数系统;步骤S2:建立并化简空腔可压缩流动控制方程;步骤S3:建立空腔噪声产生及传播的一体化数学建模方程;步骤S4:建立空腔气动声学边界条件,得出空腔气动声学壁面条件和空腔气动声学远场条件的控制方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建立空腔噪声产生与传播规律的一体化数学建模方程,能够从根源上保证所建立方程的正确性;有利于抓住空腔噪声产生与传播耦合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参数,对于空腔噪声研究的实验与数值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提高空腔了噪声问题的研究效率;为全面分析空腔噪声产生和传播机制的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38749.4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对转升力风扇的进口分流扩稳设计方法,利用样条曲线插值的方法进行风扇进口段机匣端壁型线重构,重构后的机匣端为曲面锥形,锥角由升力装置进口至进口导叶内平滑过渡;在进口导叶前缘至近第一级转子前缘位置区间连通设计周向分流通槽,通槽的面积由进口至出口递减。本发明改变了传统自循环扩稳由后级向前级引气的布局方式,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后级性能损失;利用进口曲面锥形设计,抑制了由于进口管路分流导致的进口导叶叶尖流动恶化;利用进口导叶前端至转子前缘区间压差量级较低的优势,使得分流管路消耗的进口流量十分有限,故导致的整机性能曲线的有害偏移效应较微弱;对多种转速条件、多种级负荷水平升力风扇均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287948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11488907.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多场耦合方程及边界条件建立方法,基于空腔流动控制方程式、空腔噪声控制方程式以及空腔结构振动控制方程式建立空腔多场耦合边界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流体力学、气动声学以及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建立空腔流动/振动/噪声多场耦合方程,能够从根源上保证所建立方程的正确性;根据空腔流动、振动和噪声的耦合特性,建立了空腔多场耦合边界条件,有利于抓住空腔多场耦合问题的本质与关键参数,对于空腔类问题的实验与数值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建立的空腔多场耦合方程及边界条件考虑了空腔结构振动问题,使得研究模型更加接近于实际空腔问题,进而提高空腔类问题的模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40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054321.X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压力相关函数的空腔模态波运动特征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空腔底面脉动压力测点的时域脉动压力数据,绘制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曲线;步骤二、利用自相关函数曲线计算主模态波频率;步骤三、利用互相关函数曲线确定模态波的传播方向和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空腔底面脉动压力测点的时域数据,计算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通过曲线峰值的周期性和相位变化,分析模态波的频率特性、传播速度和方向,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频谱分析方法在时域上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0302463.9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流动影响的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宽频噪声快速预测方法,通过获取被测模型的几何参数、主流参数、湍流参数后代入三维升力面宽频噪声模型,在模型中分别设置不同的计算频率,得到设置频率下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所产生的宽频噪声声压级,将不同频率下的宽频噪声声压级绘制成图表,得到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宽频噪声频谱图。本发明能够结合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和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宽频噪声模型,实现考虑流动影响的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宽频噪声快速预测。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对试验条件、计算资源和计算时间的依赖,而且能够考虑流动中湍流脉动的影响,可以进行风扇、压气机转静干涉宽频噪声产生机理研究,为风扇、压气机低噪声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87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024791.6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速喷流近场噪声测量的试验装置,包括基体喷管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轴向依次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第三支撑环,所述基体喷管同轴连接到第一支撑环,基体喷管的喷口伸入到支撑架内,所述第二支撑环通过连接梁与第三支撑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环、第三支撑环、连接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径向通孔,至少有部分径向通孔内设置有支杆,支杆上连接有传感器的一端指向基体喷管的轴线。本发明通过调整插入支撑架的支杆位置和插入长度即可满足试验要求,可同时同步测量喷流噪声各成分的噪声载荷,提高了试验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406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1054321.X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压力相关函数的空腔模态波运动特征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空腔底面脉动压力测点的时域脉动压力数据,绘制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曲线;步骤二、利用自相关函数曲线计算主模态波频率;步骤三、利用互相关函数曲线确定模态波的传播方向和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空腔底面脉动压力测点的时域数据,计算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通过曲线峰值的周期性和相位变化,分析模态波的频率特性、传播速度和方向,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频谱分析方法在时域上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778252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047016.8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模态噪声驻波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空腔底面的不同测点的脉动压力数据的频谱特征对模态噪声进行分解,获得不同模态噪声幅值的空间分布;步骤二、利用空腔底面模态噪声幅值的空间分布确定模态驻波的形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针对空腔内壁面的脉动压力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噪声驻波分析方法,本发明方法利用空腔壁面测点处的声压频谱提取出不同模态噪声在腔内的空间分布,并通过驻波理论分析模态噪声的驻波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830464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84218.8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腔流固耦合方程的无量纲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空腔流固耦合问题的关键影响参数系统;步骤S2:建立空腔流固耦合问题的表征参数系统;步骤S3:建立无量纲的空腔流固耦合问题的表征参数系统;步骤S4:建立空腔流固耦合方程和边界条件;步骤S5:建立无量纲的空腔流固耦合方程和无量纲的空腔流动边界远场条件。本发明有利于抓住空腔流固耦合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参数;有利于研究人员对空腔流固耦合问题的无量纲表征参数的选择;提高空腔流固耦合实验和数值研究的效率;能够促进研究人员对于空腔流固耦合问题的理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