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94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1235608.1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61/25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AT地址映射分时段保持方法、辅助服务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若监控到NAT设备中映射表项的建立,则确定当前新建立的映射表项是否为物联网业务及业务类型;若是则将当前新建立的映射表项的源私网地址发到NAT设备,使其将该源私网地址加入预先建立的物联网终端地址表中,对所述源私网地址进行心跳包过滤;将当前新建立的映射表项加入管理列表和调度队列中,向NAT设备发送设置指令设置NAT设备中当前新建立的映射表项的超时定时器时长,根据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发生时间点列表,调度当前新建立的映射表项导入回NAT设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海量物联网终端入网后,移动终端电池能力、基站空口资源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02825.X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强上行链路覆盖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通过找出上行链路覆盖性能不足的目标SSB波束,以在所述目标SSB波束的覆盖范围内配置智能超表面,通过对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特性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以增强目标SSB波束的上行链路覆盖性能。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目标SSB波束增设智能超表面并进行参数调整来增强上行链路覆盖,解决了终端渗透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上行链路覆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280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384994.5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N21/231 , H04N21/238 , H04N21/433 , H04N21/438 , H04N21/442 , H04N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缓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产品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移动轨迹,在预设的网络覆盖地图中确定用户前进方向上的第一栅格的总数量和第二栅格的总数量;其中,所述网络覆盖地图由运营商提供的位置信息和信号电平数据生成且被划分为若干个栅格,所述第一栅格为网速满足用户要求的栅格,所述第二栅格为网速不满足用户要求的栅格;根据所述第一栅格的总数量和所述第二栅格的总数量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移动终端的视频数据缓存任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由运营商提供的实际数据生成的网络覆盖地图,准确判断用户前进方向上的栅格网速是否满足用户要求,从而提高视频数据缓存任务启动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1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253372.0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通话服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异网漫游用户无法正常进行语音通话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处于漫游状态的目标用户接入服务小区时,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移动网络通话配置信息确定所述服务小区可提供的语音服务类型;若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能力与所述服务小区可提供的语音服务类型不匹配,指示所述目标用户切换至第一目标邻小区。所述通话服务管理方法用于对异网漫游用户的语音通话过程进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25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11426203.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16/18 , H04W24/08 , H04B17/318 , H04B17/336 , H04W4/70 , H04W88/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B‑IoT终端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安装NB‑IoT终端的待安装位置处的网络覆盖信号强度;获取待安装NB‑IoT终端的接收灵敏度;根据所述待安装位置处的网络覆盖信号强度和所述待安装NB‑IoT终端的接收灵敏度,检测所述待安装NB‑IoT终端是否为可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升了NB‑IoT终端安装时的业务开通成功率,并减少了后期NB‑IoT终端的维护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0681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003323.1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基站站点分层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无线网络中用户终端上报的小区实际网络数据,确定无线网络中各小区的栅格级的有效覆盖范围;按照小区归属站点关系,对各小区的栅格级的有效覆盖范围中各栅格的共站小区进行合并,确定合并后每个站点的栅格级的有效覆盖范围;基于合并后每个站点的栅格级的有效覆盖范围,从合并后的站点中划分出基础覆盖层站点;在合并后的除去基础覆盖层站点后剩余的站点中,划分延伸覆盖层站点和补充覆盖层站点。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从各站点对网络基础覆盖所起作用的角度,实现对无线网络的基站进行分层,计算量小,易于实现,且避免了非实际网络数据带来的计算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22540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26229.6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4/08 , H04B17/309 , H04B17/318 , H04L12/24 ,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B-IoT终端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NB-IoT测试终端和NB-IoT测试基站均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当对已安装NB-IoT故障终端进行检测时,微电脑控制器通过具有通信功能的NB-IoT测试终端测量得到已安装NB-IoT故障终端的安装位置的网络覆盖信号强度;将NB-IoT测试基站发射的信号引导至安装位置,通过微电脑控制器检测NB-IoT测试基站是否接收到已安装NB-IoT故障终端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得到检测结果,根据已得到的网络覆盖信号强度和检测结果,确定已安装NB-IoT故障终端的故障原因。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网络故障问题和终端故障问题的区分,减少了维护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4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16423.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工参测量方法、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基站天线工参测量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拍摄待检测天线的图片,并获取拍摄图片时的无人机工作参数;将图片输入预设的天线姿态检测模型,获得待检测天线的姿态类型和矩形检测框的旋转角度;矩形检测框用于定位待检测天线的外轮廓;基于无人机工作参数、姿态类型以及矩形检测框的旋转角度,确定待检测天线的工参数据。本公开通过利用无人机直接获取天线姿态类型和工参数据,减少了人工测量的需要,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了数据处理中的人为误差,增强了技术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8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072863.5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峰 , 强成慷 , 李楠 , 刘鲲汉 , 耿鲁静 , 姚岚 , 王强 , 李奇 , 孙琛 , 李世光 , 孟宪锟 , 郑继燕 , 梁上燕 , 王鉴 , 李阳 , 徐杰 , 雷超 , 梅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覆盖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预设区域内的基站进行聚类来得到若干簇;通过分别对每一簇内的小区参数进行特征分析,来得到每一簇的节电小区和补偿小区,以使所述补偿小区对所述节电小区进行覆盖补偿;其中,所述小区参数为簇内基站关联的小区内的若干采样点的参数,包括通信性能参数和位置参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基站进行聚类形成若干簇,针对每一簇,通过对小区参数进行特征分析来识别节电小区和补偿小区,以使补偿小区对节电小区进行覆盖补偿,提高了小区类型识别的准确性,增大了能耗压降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163677.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N3/045 , G06F18/214 , G06Q30/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预测模型构建、用户预测方法、设备、介质和产品,获取样本用户数据,包括若干个样本用户的用户类型和所述样本用户的若干个特征指标,所述样本用户分为易感用户或非易感用户,所述易感用户还分为满意用户或贬损用户;根据每一所述样本用户的所述特征指标和所述用户类型进行模型训练,以构建用于识别易感用户的第一用户预测模型;根据所述每一所述易感用户的所述特征指标和所述用户类型进行模型训练,以构建用于从所述易感用户中识别贬损用户的第二用户预测模型。采用本发明,通过两个阶段模型的串联使用,缩小用户网络满意度的调研范围,过滤掉无效样本,提高用户预测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