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80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384994.5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N21/231 , H04N21/238 , H04N21/433 , H04N21/438 , H04N21/442 , H04N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缓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产品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移动轨迹,在预设的网络覆盖地图中确定用户前进方向上的第一栅格的总数量和第二栅格的总数量;其中,所述网络覆盖地图由运营商提供的位置信息和信号电平数据生成且被划分为若干个栅格,所述第一栅格为网速满足用户要求的栅格,所述第二栅格为网速不满足用户要求的栅格;根据所述第一栅格的总数量和所述第二栅格的总数量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移动终端的视频数据缓存任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基于由运营商提供的实际数据生成的网络覆盖地图,准确判断用户前进方向上的栅格网速是否满足用户要求,从而提高视频数据缓存任务启动判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138213.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通过检测基站的成分载波之间的传输条件和子载波间隔;根据所述传输条件和所述子载波间隔,在若干个预设的载波聚合协议栈框架中,确定用户终端采用的目标载波聚合协议栈框架。采用本发明,其能够根据成分载波之间的传输条件和子载波间隔,来调整用户终端的载波聚合协议栈框架,提高了载波聚合技术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541267.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晨曦 , 吴其林 , 陆南昌 , 肖勇 , 高峰 , 林涛 , 刘大洋 , 余俊松 , 陈炫灏 , 余超 , 黄雯君 , 余金海 , 吴锐康 , 臧非 , 张锐 , 王艳 , 栾帅 , 唐双望 , 邱禹 , 孙文瑞 , 刘容 , 陈祖昊 , 朱文涛 , 高明皓 , 赵永红 , 吴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机柜,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设备柜、开关电源柜和蓄能柜;所述主设备柜、所述开关电源柜和所述蓄能柜均为独立柜体且可组合使用;所述主设备柜与所述开关电源柜组合时相邻设置;所述蓄能柜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组合时至少一个所述蓄能柜与所述开关电源柜相邻设置;所述开关电源柜内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主设备柜内和所述蓄能柜内均设有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为一体式连接器。本发明可以通过将应急机柜划分不同功能的独立柜体,并利用一体式连接器实现设备快速转运部署,可根据实际应急通信场景组合或独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53860.X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充上行链路关联小区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补充上行链路需求小区及补充上行链路小区的MR数据;对补充上行链路需求小区及补充上行链路小区的MR数据进行处理与关联,生成关联小区集合;对关联小区集合进行栅格化处理,得到栅格化结果;基于栅格化结果,对关联小区集合进行补充上行链路小区寻优,生成补充上行链路关联小区调整方案。本发明方案大大的降低了分析资料获取的成本,提升了补充上行链路功能的适应性,提高了关联小区对配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49489.X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驻留用户迁移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驻留小区的网络数据;根据所述网络数据,获得用户驻留区域的迁移程度值;根据所述迁移程度值,确定用户驻留区域的迁移类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现了可直观反应用户的网络服务小区的变化程度,有效识别用户是否发生迁移;准确判断用户是否为网络故障导致被动迁移;准确识别网络隐性故障,快速为网络维护人员核查小区故障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提升网络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6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386103.6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频天线与基站,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多频天线包括:反射板;振子单元,振子单元设置于反射板的一侧,且振子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高频振子与至少一个低频振子,且至少两个高频振子与至少一个低频振子均沿反射板的长度方向交替且彼此间隔设置;以及至少两个龙勃透镜,龙勃透镜设置于振子单元背离反射板的一侧,且相邻龙勃透镜彼此紧密连接;其中,龙勃透镜与高频振子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多频天线在可以达到高增益、窄波束的辐射效果的情况下,体积和重量都得到了较大的缩减,从而满足天线小型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00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02304.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对比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通过对获取的图像数据库中各个原始图像通过变换操作生成对应的正例样本图像;将所述图像数据库中除该原始图像外的其他图像确定为负例样本图像;将各个原始图像、对应的负例样本图像和对应的正例样本图像输入到预设的图像对比模型的提取层中进行特征提取;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对比学习,更新所述图像对比模型的参数。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进行图像变换识别的模型,进行查重检测时,对图像内容的变换具有鲁棒性,能够准确识别相同图像或经一定变换操作之后的相似图像,提高图像对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5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64042.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拍图像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人工智能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项中的清晰帧图像,所述清晰帧图像是所述待检测项中最清晰的图像;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对所述清晰帧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图像特征;对所述清晰帧图像进行频谱图特征提取,得到第二图像特征;将所述第一图像特征和所述第二图像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将所述融合特征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检测结果。本方案中翻拍图像识别不依赖于GPS定位信息,适用范围广泛;基于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图像的频率分布特征进行翻拍图像识别,提高翻拍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151878.9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射频装置及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天线振子模块,包括接收振子和发射振子,接收振子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上行信号,发射振子用于接收下行信号,并发射下行信号;功率放大模块,包括放大器,放大器对接收振子输出的上行信号的传输功率进行放大;信号同步模块,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源。本申请通过分离接收振子和发射振子,从而实现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分别控制。通过放大器对上行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了信号接收的灵敏度,弥补了上下行信号覆盖不平衡,大大提升了室分场景下信号覆盖深度;通过信号同步模块将放大后的上行信号发送至信源,实现了对上行信号的高效接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5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1004209.7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6/90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规模MIMO天线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天线的当前实际网络状态,基于专家经验方法确定天线的调整参数的调整方向;根据调整方向从Q‑table表中选择调整动作,并从Q‑table表中查找当前实际网络状态对应于每个选择的调整动作的当前Q值;从查找出的当前Q值中选择最大值,根据最大值对应的调整动作对所述天线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天线的实际网络状态计算天线的回报函数,根据回报函数基于Q‑learning方法对最大值进行更新,直到天线的性能指标满足预设条件。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天线参数调整的准确性,需要更少的训练样本,且具有可解释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