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3876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002407.3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15/125 , B81C3/00 , B81B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5/125 , B81C1/00341 , G01P15/0802 , G01P2015/0814 , G01P2015/0871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面积型电容式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该加速度传感器至少包括:由相互电性隔离的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及第三基底键合成的三层层叠结构,其中,第二基底包括可动质量块、围绕可动质量块的边框、连接可动质量块及边框的弹性梁、处于可动质量块两表面的多个第二栅状电极、设于所述可动质量块的防过载结构等;第一基底的多个第一栅状电极与第二基底的多个第二栅状电极分别对应成电容结构,第三基底的多个第三栅状电极与第二基底的多个第二栅状电极分别对应成电容结构,并且此两组电容形成差分电容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包括灵敏度高、线性度好,且可基于需要来设计不同梁形状,故能制备不同灵敏度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灵活性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128953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83972.X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15/125 , B8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倾斜折叠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由一个对称的中心质量块、外部支撑框架、中心质量块与外部支撑框架相连接的八根对称倾斜折叠梁结构以及上、下盖板组成。对称的中心质量块由顶端质量块和底端质量块键合组成,每根倾斜折叠梁的内脚连接在中心质量块侧面的顶端或底端,外脚连接在外部支撑框架内侧面,整个结构上下对称。本加速度传感器的特点是弹性梁采用对称倾斜折叠梁结构,同时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有效的抑制了传感器的交叉轴灵敏度。微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制作,使器件能够形成更大尺寸的敏感质量块,使器件具有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62484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710041875.6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硅各向异性腐蚀为关键技术制造的悬臂梁结构和制作方法,属于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其特征在于,悬臂梁的断面为五边形,悬臂梁上表面为单晶硅(100)晶面,悬臂梁下表面由两个(111)晶面组成。悬臂梁结构是由各向异性腐蚀出来的,由(111)面作为腐蚀终止面,自动终止硅悬臂梁的腐蚀,悬臂梁结构可精确控制,使得悬臂梁的制造成品率大大提高。本发明可应用于多种MEMS器件的结构中,如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电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微机械陀螺、谐振器等,可以大大提高器件制作工艺的控制水平,提高器件制作的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82523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42881.3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K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载体硅片上涂覆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间夹层,在室温固化后,用氧等离子体活化其表面;紧接着在上面重叠涂覆高粘度聚酰亚胺(PI)预聚体并用阶梯式工艺进行预固化,其后在上面重叠沉积所有金属层,并依次用剥离技术和湿法腐蚀图形化形成金属温敏电阻及电连接;再在最上层涂覆一薄层低粘度PI保护膜,用湿法刻蚀露出金属压焊块部分;然后将器件放在热板上并将柔性载体上的中间夹层剥下来,最后将分离后的柔性器件置于烘箱中以完全固化两PI膜层,这样实现了PDMS和PI与MEMS工艺兼容。所述的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成品率高,而且有望实现批量生产及高密度传感器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07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067201.7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15/125 , G01P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硅片双面对称折叠梁结构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制作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上硅片、一下硅片,分别制作上电极盖板和下电极盖板;提供一中间硅片,于所述中间硅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预先形成未释放的折叠梁‑质量块结构,然后释放所述折叠梁‑质量块结构,从而形成中间电极;将所述上电极盖板和所述下电极盖板分别与所述中间电极对准并键合在一起;于所述上电极盖板上形成中间电极引线溅射槽;于所述上电极盖板上表面的选定区域、所述中间电极引线溅射槽内及所述下电极盖板下表面的选定区域形成焊盘。本发明利用单层硅片实现了双面对称的折叠弹性梁‑质量块结构的设计及制作,制作工艺简单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07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067201.7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15/125 , G01P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5/125 , G01P15/08 , G01P2015/08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硅片双面对称折叠梁结构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制作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上硅片、一下硅片,分别制作上电极盖板和下电极盖板;提供一中间硅片,于所述中间硅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预先形成未释放的折叠梁‑质量块结构,然后释放所述折叠梁‑质量块结构,从而形成中间电极;将所述上电极盖板和所述下电极盖板分别与所述中间电极对准并键合在一起;于所述上电极盖板上形成中间电极引线溅射槽;于所述上电极盖板上表面的选定区域、所述中间电极引线溅射槽内及所述下电极盖板下表面的选定区域形成焊盘。本发明利用单层硅片实现了双面对称的折叠弹性梁‑质量块结构的设计及制作,制作工艺简单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071698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430440.5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滴冷凝的热电转换能量采集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热电转换能量采集装置包括散热端、上极板、下极板、传热板和超疏水壁面。所述传热板是具有超强导热能力的金属极板,其下表面与外界废热源相连,用于将外部热能传递到传热板上表面的液态水上。能量采集装置的侧壁和顶层内表面均采用超疏水材料,避免传热板上面蒸发的水蒸汽在内壁上冷凝,使水蒸汽集中冷凝在置于顶层内表面的上极板上,上极板与下极板的电介质层上下相对放置。当冷凝在上极板的液滴滴落在电介质层表面时,液滴与电介质层接触界面的电荷会重新分布,并在内外电极两端产生一个瞬时电势差,此电势差实现液滴碰撞发电,可以将外部热能转化为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39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20481.0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6 , G01P15/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自发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包括:一个质量块和由多种材料结合形成的功能薄膜。可以加入衬底结构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功能薄膜固定于所述质量块,所述功能薄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摩擦层通过表面微处理方法加工出微金字塔结构。构成功能薄膜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黏附性,能保证组件的可靠连接。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自发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将摩擦发电技术和MEMS技术进行结合,在一定的加速度环境下,利用第一,第二摩擦层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电荷,从而得到与加速度相关的电压,具有可自发电自供给、可弯折、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抗摔性和防水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234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110379369.4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P15/125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面对称弹性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1)双器件层SOI硅片为弹性梁-质量块结构的基片;(2)固定上电极、固定下电极分别位于质量块的上下两边;(3)弹性梁为直梁,其一端与质量块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框架相连;(4)过载保护凸点制作在质量块的上下两面;(5)阻尼调节槽制作在质量块的上下两面;(6)质量块电极引出通孔的位置在支撑框架之上。利用湿法腐蚀自停止技术,在湿法腐蚀中一次加工形成加速度传感器中最为重要的弹性梁-质量块结构;利用硅硅直接键合方法实现了三层硅片的键合,质量块电极引出通孔通过红外对准光刻在固定上电极制作。在提高器件灵敏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交叉轴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8654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10568976.0
申请日:2010-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北京吉奥菲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EMS数字地震检波器,为解决现有地震检波器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差问题,其由采集地震信号的MEMS地震传感器,用于低噪音电容信号放大和模拟力反馈的弱信号检测及反馈电路,将来自弱信号检测及反馈电路的模拟地震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的数字化单元,用于控制数字化单元、通信单元和供电电路的控制电路,用于接收主机系统控制命令和完成采集数据上传的数据通信单元和用于向前述五单元供电的供电电路六大单元组成。所述MEMS地震传感器和弱信号检测及反馈电路直接连接并集成为一体。所述控制电路为嵌入式CPU。所述MEMS地震传感器采用三层硅片三明治结构,采用八梁支撑、上下对称的双面梁质量块结构单片制作。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畸变小、小信号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