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9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86098.1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传感器节点,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节点以低频模式采集的第一感知数据;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中心节点和/或邻居节点;根据第一感知数据,进行粗判决,以判断是否需切换至高频模式,以所述高频模式采集第二感知数据;若是,则输出切换指令;获取传感器节点以高频模式采集的第二感知数据;根据第二感知数据,进行细判决,以判断是否感知到预警事件发生;若是,则形成预警信号,并输出至发生预警事件的邻居节点。本发明可以在前端进行部分数据处理如事件判断,以缓解后台计算压力、减少通信延时、提高预警效率及数据的可靠性,可以更清晰地掌握各个传感器节点的运行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5103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12973.7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固件升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设备集群中的设备向上级通信设备发送用户数据,服务器基于每个设备对应的用户数据从从设备集群中确定第一待升级的设备,并向第一待升级的设备反馈升级参数。第一待升级的设备基于获取的信道评估信息、设备剩余电量、存储状况和升级参数从升级固件中确定出目标固件片段,向第一待升级的设备发送添加校验码后的目标固件片段。如此,服务器通过对获取的多种数据(包括能量、链路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第一代升级的设备,开启对所有待升级的设备进行分批次的固件升级,如此,可以提高设备固件升级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9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23288.1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数据信息指纹的风险事件识别方法,其用于采用多维传感器组进行风险事件识别,包括:生成多维传感器组的数据流的信息指纹作为待识别事件信息,并根据目标识别事件信息生成识别信息指纹;将待识别事件信息与识别信息指纹比对,以进行事件识别。本发明的基于传感数据信息指纹的风险事件识别方法利用多维传感器组的数据生成作为待识别事件信息的信息指纹,以进行事件识别,使系统更智能化,降低了运维的压力,提高了监测系统数据的利用率;该方法根据目标识别事件信息来生成识别信息指纹,可以避免后期维护的不断调试工作,以提高本发明的基于传感数据信息指纹的风险事件识别方法在应用层面的扩展性和针对碎片场景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74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2604.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833 , H04W74/08 , H04W40/22 , H04W52/02 , H04W8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拒止场景中继接入网络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智能网关在各个独立频段监听中继设备消息,并根据接收到的中继设备消息获取对应的中继设备的剩余工作时长,选择唤醒该中继设备并下发消息或者缓存需要下发的消息;中继设备以设定的中继工作周期与智能网关和终端节点进行双向通信,每个中继工作周期依次划分为与网关服务工作周期和与终端节点服务工作周期,并通过动态的时频资源复用管理和灵活的唤醒休眠切换控制分别于智能网关和终端节点进行双向通信。本发明能够在保障网络与节点间通信时效性的同时,降低网络接入冲突概率,为终端节点和中继设备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接入,提升网络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6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453825.5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中唤醒的LoRa‑Mesh组网方法,包括:S0:将采集到信息的监测终端作为源节点,将网关作为目的节点;S1:源节点启动发送任务;S2:判断源节点能否单跳至目的节点,若是则转到S6,否则继续S3;S3:判断源节点的路由表中是否存在可用路由;若存在,则执行S5;否则,执行S4;S4:源节点启用融合唤醒与等待机制的AODV协议的路由发现;S5:向源节点单播RREP,更新源节点的路由表;S6:建立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连接。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移动终端入网方法。本发明的组网及移动终端入网方法对地面关键公共基础设施的监测范围更广,保证收发无线数据稳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网络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600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40166.1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2/0446 , H04W72/0453 , H04W4/30 , H04W88/16 ,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感算一体时频资源动态优化接入冲突消除方法和装置,其中网关侧以频段宽度将可用通信频段划分为若干相互独立频段,在每个独立频段内,以若干个动态可变的时隙组成一段接入请求处理时间窗;同时维护独立频段编号、对应独立频段内时隙状态、对应独立频段内时隙冲突管理队列和对应独立频段内数据发送管理队列,并通过公共频段下发上述消息给节点,完成节点的接入请求与数据发送;节点侧根据节点接入网关的类型分类启动接入申请处理机制。本发明使得节点在保证收发无线数据时效性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网络接入冲突,为节点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06870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72470.X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伟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7D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所述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包括:确定水压判决门限的关闭门限值Pmax,及放水门限值Pmin;对水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待比较数据P;将待比较数据P与关闭门限值Pmax进行比较运算,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水压状态判断与转移,及对应事件的激活通知功能。通过本发明所述水压状态检测及转移方法及其实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有效的供水管网漏水检测及报警装置和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92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0286098.1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邻居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及传感器节点,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节点以低频模式采集的第一感知数据;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中心节点和/或邻居节点;根据第一感知数据,进行粗判决,以判断是否需切换至高频模式,以所述高频模式采集第二感知数据;若是,则输出切换指令;获取传感器节点以高频模式采集的第二感知数据;根据第二感知数据,进行细判决,以判断是否感知到预警事件发生;若是,则形成预警信号,并输出至发生预警事件的邻居节点。本发明可以在前端进行部分数据处理如事件判断,以缓解后台计算压力、减少通信延时、提高预警效率及数据的可靠性,可以更清晰地掌握各个传感器节点的运行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418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12207.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前端增量检测的端云协同实时负荷识别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前端采集用户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并基于所述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提取负荷特征信息和电流瞬时值差分值;前端将电流瞬时值差分值与前端轻量级负荷特征库进行匹配检测或开展前端轻量增量神经网络识别,若成功识别,则输出识别负荷,若未成功识别,则将所述负荷特征信息和电流瞬时值差分值发送至云端;云端根据所述负荷特征信息和电流瞬时值差分值进行匹配识别处理,以完成端云协同实时同步负荷识别。本发明能够在保障负荷识别时效性、准确性的同时降低实现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9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70813.9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12/06 , H04W12/088 , H04W28/02 , H04W40/22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传感网络中继传输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初始化阶段和中继传输阶段,在初始化阶段,通过网关认证获取中继节点身份。在中继传输阶段,判断是否到达提前醒来的窗口时间,如果到达,则开始监听感知节点发送的数据,如果没有到达,则继续等待;接收感知节点发送的相关数据,提取感知节点的身份信息和相关负载信息,将其存入中继传输数据队列中;接收窗口时间到后,根据自身的转发感知节点个数和黑白名单制度,将感知节点的数据与自身的感知数据结合,并标记上自身的能量参数,生成对应的数据包进行发送。本发明能够保证整个网络的感知节点的功耗最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