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2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118037.9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的内腔尺寸为150cm*60cm*100cm,通过在腔体上安装各类传感器,采集突出过程中各类物理参数;通过相似材料配比来模拟煤层的顶底板岩层;研制一系列不同尺寸的弹簧组来组成工作面前方顶板应力分布规律模拟装置;在突出口安装爆破片装置,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的诱导;突出腔体后侧板安装三块玻璃视窗;注气系统连接三条注气管线,均匀布置在煤层中。装置能真实模拟工作面前方顶板应力的分布规律,真实呈现顶板岩层在突出过程中及突出前后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变形,注气管道的合理设计能保证气体在煤体中的均匀吸附,爆破片诱导煤与瓦斯突出的方式真实可靠,非常适合在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289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89801.9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3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35/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工作面水幕封尘除尘技术及装备,利用水幕封尘发射筒将流经磁化管路的防尘用水喷射成由微细颗粒雾滴组成的环形或椭圆形等适合现场尺寸的异形水幕,并将含尘空气控制在水幕范围内,通过气动负压吸尘装置将含尘空气吸入具有多级过滤网和细水雾作用的滤尘筒内,对不同粒度粉尘进行多级处理并从含尘风流中分离出来,经排污口过滤排出,实现掘进工作面高效除尘的目的。整个装备通过磁铁支架方便安装于掘进机上,可快速、有效抑制掘进工作面中的粉尘扩散并将污浊空气净化,除尘效率较高,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成本低廉,同时滤尘筒材质采用阻燃抗静电工程塑料,负压吸尘装置采用压缩空气动力源,装备安全性能高,非常适合在掘进工作面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36271.8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25/16 , E21C25/18 , E21C25/60 , E21C25/68 , E21C35/00 , E21C35/20 , E21F13/00 , E21F13/04 , E21F17/18 , E21C41/18 , E21D1/00 , E21D7/00 , B02C4/08 , B02C4/30 , B02C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松软煤层的煤与煤层气原位共采系统及方法,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包括井筒、立井升降单元、采掘破碎单元、二次破碎单元、泵送单元、分离收集单元和顶板稳定性监测单元,采掘破碎单元包括壳体、采掘机构、水射流机构、传输机构、粉碎机构和移动机构;井筒的底部设置有底部蓄料池,二次破碎单元设置于井筒的底部并位于底部蓄料池的上方,泵送单元用于将底部蓄料池中的经过二次破碎单元二次破碎的流态化煤水混合物泵送至分离收集单元中,分离收集单元用于实现煤、水和煤层气的分离与收集。该系统及方法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开采周期,避免损坏设备以及影响工序的正常进行,提升了煤层中所开采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690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18730.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的灭火添加剂对木材表面浸润效果的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分子模拟软件构建纤维素‑添加剂‑水分子润湿模型;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析吸附过程、吸附量、吸附能、水分子均方位移、扩散系数、相对浓度分布;基于LAMMPS和Ovito分析液滴与木材表面的动态润湿过程;结合接触角实验验证调试分子模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灭火添加剂开发效率低、开发周期长、实验成本高的缺点,从分子及原子尺度揭示了灭火添加剂提高木材表面润湿效果的机理,可以更快地提出基于不同木材表面的灭火添加剂最优复配方案,以期为木材火灾防治提供理论支撑。该方法便捷实用,在用于木材火灾防治的灭火添加剂开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指导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8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98582.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无线控制的无炸药机电爆破装置及方法,属于机电爆破技术领域。所述无炸药机电爆破装置包括:无线信号传输系统、交流电源、升压整流器、电容器、放电开关、电极和注水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无炸药机电爆破装置及方法,采用无线信号传输系统控制交流电源输出交流电,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经升压整流器整合为千伏级别超高压电对电容器充电,放电开关控制高压电能传输至电极,电极放电将正负极间隙中的水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能短时间内被释放在放电通道中并产生高温、高压,并使水发生汽化,产生强爆轰冲击波,冲击波向外传输爆破作用目标,具备良好的爆破效果,并且兼顾了爆破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降低了爆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92988.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63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载水下破障装备及破障方法,属于水下破障领域,发射装置将电极发射至水下障碍物,电容放电装置用于在电极发射至水下障碍物后,向电极传输高压电,并通过电极在液体中放电,高压电能将液体介质击穿,短时间产生高温高压,并伴随大量能量和冲击波,同时船体外壳会残余大量电荷,能够主动击破船只航进过程中的障碍物,电晕靠近船只的水中生物。本发明利用高压电脉冲基于液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能够灵活实施水下破障作业,且同时能够满足船只在航进过程驱逐水中生物和破坏水中潜在威胁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66177.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F42D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爆破装置、新型煤岩致裂系统及方法。所述电爆破装置包括第一交流电源、升压整流器、电容器、放电开关和电极;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与所述升压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器连接;所述电容器还与所述放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电极设置在待爆破位置的导电液体中,所述放电开关用于当电容器充电完成时,使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电极之间的线路导通,向所述电极提供电爆破所需的电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爆破致裂的电爆破装置,对煤岩进行电爆破致裂,克服了现有的注水致裂方式对煤层条件要求较高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不受煤层条件制约的致裂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38179.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B01J32/00 , B01J35/06 , B01J37/02 , B01J35/02 , B01J35/10 , B01J23/89 , B01J23/44 , B01J37/34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剂负载骨架,包括层叠排布的若干长方体板和支撑骨架,任意一长方体板的板面和支撑骨架的表面均负载催化剂,从而增大了催化剂的负载表面积;同时,长方体板的多层层叠排布结构,能够将反应管道内的有限空间切分成数个不同区域,进一步增大气体与催化剂的反应面积。本发明还提出了包含上述催化剂负载骨架的催化剂单元及该催化剂单元的制备方法,极薄的催化剂膜厚度能够使催化燃烧反应发生时产生的热量积聚在骨架上表面,从而在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温度差,实现室温温度下的乏风瓦斯等废气的催化氧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催化燃烧反应系统,可有效提高废气的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79726.0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04D25/16 , F04D25/08 , F04D19/00 , F04D29/058 , F04D29/52 , F04D29/54 , F04D29/58 , H02K9/19 , H02K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磁悬浮局部通风机,包括壳体单元和安装于壳体内的通风单元。通风单元包括内壳体、护套、磁悬浮轴承、电磁线圈、定子、转子、旋转轴、叶轮和有限位滚球,护套固定于外壳内且与外壳之间留有冷却液通道,旋转轴穿过护套,转子和叶轮分别固定于旋转轴的中部和端部,定子安装于护套上,磁悬浮轴承包括内套磁环、外套磁环和轴承套,内套磁环通过轴承套固定于旋转轴上,外套磁环通过轴承套固定于护套上,旋转轴通过磁悬浮轴承、有限位滚球与护套无接触式转动连接,电磁线圈用于使内套磁环悬浮。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降低磨损和噪音,提高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和通风稳定性,并满足具有防爆等特殊要求的煤矿井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2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01775.5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徐州恒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弱风收集发电技术及装置。属于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风向追踪装置和高强轻薄风力汇聚弧形罩收集弱风的发电技术及装置。本发明主要是针对风速低的情况下风力发电系统无法启动风机的问题,提供一种弱风收集发电技术及装置,该装置内置3个不同直径的小型叶片,能有效增加弱风条件下叶片捕获的风量,从而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本发明能够突破现有风力发电技术可利用风速的极限,实现在弱风条件下发电,提高了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并且设备维护简单,能源产出效益明显。另外,保证风力发电的长期稳定开发,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