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691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271130.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工作面开采与保护煤柱回收的协同作业方法。结合现有煤柱回收工作面与采区或带区工作面之间衔接方式存在的回采率低、工作面间衔接时间长与顶板控制问题等,提出采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即布置煤柱回收工作面进行开采,采区或带区工作面与上山或大巷之间直接贯通,自动形成沿空留巷作为煤柱回收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及后续的回撤通道,煤柱回收工作面推至沿空留巷时,随工作面推进直接搬迁液压支架到下一个工作面开切眼,形成采区或带区回采工作面与上山保护煤柱的协同开采,上山保护煤柱的回采与沿空留巷巷旁液压支架回撤的协同作业。这种作业方法可显著改善两类工作面之间的衔接过程,提高矿井的回采率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9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46299.6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针对现有巷道内布置卸压钻孔存在的包括钻孔间距过大、水平卸压不充分,钻孔间距过小、易塌孔,以及沿煤厚纵向上卸压范围有限等问题,本发明确定了一种实现厚煤层充分卸压的立体网络化卸压钻孔布置方法。在厚煤层中,沿纵向交错式布置工作面间相邻巷道,其中在靠近实体煤的巷道从煤壁向实体煤内布置上下两排卸压钻孔,钻孔以一定倾角向煤壁法线两侧旋转;在另外一条巷道的煤壁向实体煤布置上下两排卸压钻孔,与煤壁呈90°法线方向,上、下两排钻孔交错布置,从而在上、下两条巷道形成立体网络化的卸压钻孔,解决了单一巷道布置钻孔存在的间距问题,同时解决了厚煤层无法实现全厚卸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14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71127.X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充填与旋转交替协同作业的两翼开采方法。结合井工开采上山或大巷保护煤柱需要在采区上行式或带区前进式最后一个工作面开采后进行回采模式的限定,在上山或大巷双翼开采条件下,提出一翼采用末采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支架逐架搬家至同翼接续工作面,随即进行逐段充填形成沿空留巷,另一翼工作面采用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后,随即进行旋转开采上山或大巷保护煤柱,推采至回采工作面上端停采,搬家至同翼接续工作面,在两翼开采区域内实现重复、交替协同作业的开采方法。这种开采方法改善了工作面末采与上山或大巷之间因留保护煤柱而造成的回采率问题,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改善了回收煤柱的限定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375852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1077.9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煤层的开采方法,包括:在待采煤层中确定保护煤柱,并将所述保护煤柱作为受保护区;对所述受保护区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开采,在所述受保护区的左侧形成第一采空区,在所述受保护区的右侧形成第二采空区,所述第一采空区和第二采空区沿工作面倾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待采煤层的上覆岩层厚度的0.6倍,形成第一采空区的工作面之间以及形成第二采空区的工作面之间均采用无煤柱的巷道布置方式;对所述受保护区进行开采,所述第一采空区和第二采空区由于所述受保护区被开采而贯通。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开采所述受保护区后,实现地表均匀下沉,并最终呈现近水平状态,可以有效保护地表建筑。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84717.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采区前进式连续无煤柱开采方法。在该方法中,利用前进式开采方法采用内错式巷道布置方式实现了巷道与巷道之间无煤柱开采,充分利用了上山、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不仅节省了巷道工程量,还减少了巷道维护的费用,极大提高了矿井的采出率,高效的弥补了传统前进式开采的不足,为井田开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5929.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采区后退式连续无煤柱开采方法。该方法中,实现工作面间无护巷煤柱、运输与轨道上山无多余保护煤柱。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置于井田中央,上山直接与大巷相连接,工作面间采用错层位内错式相互搭接,采区上部最后一个工作面可利用运输大巷作为工作面运输巷道,采区下部最后一个工作面可利用回风大巷作为工作面回风巷道,采区工作面贯通轨道上山形成沿空巷道,兼做回风、设备回撤通道。该方法实现了,回风及运输大巷兼做回采巷道,运输上山分段报废,节省了井巷工程量;开采区域内部完全无煤柱,改善了现有煤柱回收工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18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67874.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双巷布置的“负煤柱”连续、顺序开采技术。结合现有超长推进距离工作面双巷掘进技术需留设大尺寸煤柱的限制,沿空掘巷技术跳采出现孤岛工作面且无法保证通风与运料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实现双巷布置“负煤柱”连续、顺序开采技术。本发明适用于煤层厚度较大,可沿着纵向布置上、下两巷;要求工作面涌水量相对较小,避免接续工作面回采期间大量涌水。该方法中,沿顶辅助运输巷可作为接续工作面工艺措施巷服务,实现顶煤弱化、瓦斯抽排或卸压等目的,实现沿顶辅助运输巷道“一巷多用”,且对于煤质较硬、高瓦斯矿井以及具有动力灾害的煤层更具技术、经济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3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937770.9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支架撤出进行充填加固实现减小保护煤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采煤工作面停采线的位置;第二步,计算回撤通道内充填体墙的宽度;第三步,随液压支架撤出沿煤壁进行充填墙体砌筑,液压支架完全撤出后形成与工作面等长的充填体。本发明可解决大巷或上、下山末采煤柱宽度过大的问题,通过回撤通道内砌筑充填体,与煤柱共同支撑上覆岩层载荷,进而达到减小大巷或上、下山原末采煤柱宽度,同时保证大巷或上、下山安全使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7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271125.0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工作面旋转开采上山煤柱与接续工作面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切顶形成沿空留巷交替协同开采。结合井工开采上山或大巷保护煤柱需要在采区上行式或带区前进式最后一个工作面开采后进行回采模式的限定,提出实现工作面旋转开采上山煤柱与接续工作面无煤柱贯通上山或大巷切顶形成沿空留巷交替协同开采技术,利用工作面90°旋转、无煤柱贯通和支架留巷工艺,将设备搬运到保护煤柱回收工作面或接续工作面,实现煤柱回收与工作面开采的协同交替进行。这种技术改善了当前上山或大巷保护煤柱回收的局限模式;显著提高了矿井回采率;加快设备的搬迁速度,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1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271122.7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双翼布置工作面的采区或带区完全无煤柱的开采。结合井工开采煤柱回收工作面回采模式的限定、在上山或大巷两侧及同一层位布置回采巷道的工作面之间的护巷煤柱无法回收,错层位内错式巷道布置需要跳采等问题,发明了实现双翼布置工作面的采区或带区内完全无煤柱的方法。该方法中,工作面采用内错式巷道布置方式,采区或带区两翼的工作面贯通上山或大巷,采用充填和支架沿空留巷交替协同进行,工作面设备在相邻、接续工作面就近搬迁。该方法实现了双翼布置工作面的采区或带区完全无煤柱的开采,提高了矿井回采率;加快了搬家速度,改善了目前煤柱回收的限定模式及错层位内错式跳采的回采顺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