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715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0719.8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置倾斜板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设备及方法,通过在旋流微泡浮选柱的泡沫区、捕集区内加入倾斜板,利用倾斜板的促进精矿中夹杂的矸石沉降作用减少高灰细泥的水力夹带,加入倾斜板后将分选区切割成数个区域,削弱柱内翻混,保证内部流场均化和床层的稳定;加入倾斜板增大了分选面积,增加了升浮路径,从而可以增大处理量,降低柱高。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需外加动力和药剂消耗,处理量大,有效解决浮选过程中现的泡沫污染及浮选柱大型化过程中出现的柱内返混现象严重、柱高偏高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484234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562168.2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内置倾斜板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设备,通过在旋流微泡浮选柱的泡沫区、捕集区内加入倾斜板,利用倾斜板的促进精矿中夹杂的矸石沉降作用减少高灰细泥的水力夹带,加入倾斜板后将分选区切割成数个区域,削弱柱内翻混,保证内部流场均化和床层的稳定;加入倾斜板增大了分选面积,增加了升浮路径,从而可以增大处理量,降低柱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需外加动力和药剂消耗,处理量大,有效解决浮选过程中现的泡沫污染及浮选柱大型化过程中出现的柱内返混现象严重、柱高偏高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916916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44464.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14
Abstract: 一种分选高浓度矿浆的浮选柱系统,主要由给料管路、上浮选柱、下浮选柱、回料管路、扫选矿浆循环管路和尾矿箱组成。分选方法是通过将上浮选柱和下浮选柱错位串联,矿浆由给料泵打入经上气泡发生器发生管流矿化后进入上浮选柱,在上浮选柱中可浮性较好的物料优先浮出经精矿槽排出,未来得及分选的物料经蠕动泵控制的回料管路进入下浮选柱进一步分选。通过上浮选柱预浮出部分可浮性好的物料使得进入下浮选柱的矿浆浓度变低,形成上浮选柱预分选,下浮选柱强化分选的效果,构成分段浮选,从而解决高浓度矿浆浮选精煤产品质量和精煤回收率不能同时保证的技术难题,最大程度地减轻精煤受污染和尾煤跑煤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3620770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05219.X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机包括分选桶体、中心给料桶、锥形分料盘、精煤溢流收集槽、气泡发生器、流体分布主-支管、缓冲和排料流体分布板、床层在线密度计、可编程密度控制器、底流排放自动控制执行器和底流排放阀门。分选方法是水流流经气泡发生器、流体分布主-支管多点进入分选桶体,在缓冲和排料流体分布板的作用下,在分选桶体内形成均匀、稳定的上升气液两相流体,进入分选桶体内的物料按密度及表面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提高了物料按密度差异分选的精度,有效避免了低密度粗粒进入底流的损失和高密度细泥污染精煤的不足。其结构及方法简单,分选下限低,处理粒度范围宽,分选精度高,可靠性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620769U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20805008.6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B5/66
Abstract: 一种液固流化床分选分级设备的流体分布器,主要包括阀门、流体分布主管、环支管、直支管、缓冲流体分布板、排料流体分布板和下桶体;流体分布主管通过环支管、多个等夹角布置的直支管与下桶体相连,下桶体内高于流体分布主管水平位置设有开有竖直方向分布孔的多层缓冲流体分布板和倒锥形的排料流体分布板,底流排料管位于下桶体中心并贯穿所有缓冲流体分布板,与下桶体底部外侧的底流排料阀门相楔合。本实用新型的流体分布器兼具提供均匀稳定的上升水流、支撑床层重量、流态化排放底流的功能,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操作便捷,可大幅度改善液固流化床分选分级设备上升水流的均匀、稳定性和底流产物的排放能力,提高分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484232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560083.0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设备,设备主要由喷淋水管、泡沫精矿收集槽、倾斜柱体、竖直柱体、高灰细泥排料管、截留板、给矿管、循环矿浆管和尾矿管构成,所述倾斜柱体的倾角、倾斜与竖直柱体的长度比例和截留板面积可调整,以适应矿物可浮性变化。通过将柱体倾斜布置、增设截留板和高灰细泥排料管,将复合沉降原理与柱浮选有机结合,实现精矿的多级连续精选,避免高灰细泥的机械夹带污染,保证精、尾煤质量;生产的中间产物可视其质量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简化了浮选工艺流程;同时增大沉降面积,降低柱体高度,减少基建投资;且不需外加动力和药剂消耗,较好地解决了分选效率与能耗、药耗之间的矛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