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59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88975.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泡沫混凝土的配方与制备方法,该泡沫混凝土配方材料主要有水泥332kg/m3,粉煤灰82kg/m3,水胶比0.46-0.52,泡沫0.65-0.8m3/m3,陶粒217kg/m3,玻化微珠21kg/m3,气凝胶1-4kg/m3,减水剂2.1kg/m3,纤维总量0.8kg-2.0kg/m3,其中麻纤维等量取代聚丙烯纤维的30%,植物纤维由废弃麻绳制成麻纤维,起到变废为宝,节能高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发明根据密度设计要求将制备获得的泡沫按体积比混入搅拌均匀的料浆中搅拌混泡,能够生产出符合规范要求的陶粒泡沫混凝土,可用于制备轻质墙板和砌块。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91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98800.4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9K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C09K5/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包含石蜡和赤泥,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石蜡:赤泥=(0.4~0.55):(0.45~0.6)。同时还公开了混磨法制备该材料的技术方案。通过热重和差热分析测试,表征所制备的相变储能材料的热稳定性。本发明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批量用于工业化生产。将本发明相变储能材料用作建筑物的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室内外热量传递幅度,降低室内温度波动,在保持人体适宜温度范围内,减少建筑供暖或空调的使用,实现了建筑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75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6405.7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法,属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和加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FRP筋加固:在需要加固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内使用切割机开槽并清灰,混凝土表面保持干爽不湿;在槽内注入一半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或高性能精细混凝土粘结材料;将FRP筋置入槽内,轻轻挤压使粘结材料布满槽;将表面抹平,待粘结剂固化;纤维编织网加固:首先将待加固建筑物表面加工成凹凸不平状;待加固建筑物表面用水湿润,将搅拌好的精细混凝土喷射到结构和纤维编织网表面;每铺设一层纤维编织网,在纤维编织网上喷射一层精细混凝土,湿水养护精细混凝土至龄期。利用FRP筋和纤维编织网的良好的耐腐蚀性,对于处于海洋等恶劣环境下的结构加固更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83756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87637.9
申请日:2014-03-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管土壤-空气对流换热试验装置,包括恒温恒湿箱和恒温水箱,恒温水箱内设置土箱,恒温恒湿箱出风口通过前段风机与第一通风管进风口相连,第一通风管出风口通过第一接头与若干个第二通风管进风口相连,第二通风管中部埋设于土箱内,第二通风管出风口通过第二接头与第三通风管进风口相连,第三通风管出风口与恒温恒湿箱进风口相连;所述第三通风管设置风速仪,在第三通风管的出风口设置温湿度测试仪,在土箱内的第二通风管周围设置热电偶,所述热电偶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仪相连。本发明能够测试地道风多管运行对换热效果的影响;通过调节试验参数的变化,可以模拟不同运行工况,可重复性好,使用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126883.1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的自复位式消能连梁及其施工工艺,连梁包括并排设在两个剪力墙墙肢之间的上弦杆和下弦杆,剪力墙墙肢内部设有带锚固件的端板或钢柱,端板和钢柱上设有连接板,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两端通过销栓与上述连接板连接,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设有消能阻尼器,上弦杆和下弦杆的内侧分别设有耳板,消能阻尼器通过螺栓与耳板连接,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还设有预应力钢绞线。该连梁通过设置消能阻尼器来耗散地震或风产生的振动能量,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来实现连梁的自复位功能,从而减少连梁在遭遇地震后的残余变形。该连梁消能性能好,具有自复位功能,施工安装方便,易于震后修复与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6369.X
申请日:2024-1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诚意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元复合工业固废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包括若干强度等级,其中一种强度等级的组分配比如下:水泥5.8%‑11.5%、粉煤灰2.0%‑8.0%、矿渣1.5%‑8.0%、石灰石粉0%‑10.0%、机制砂18.0%‑25.0%、尾矿砂10.0%‑23.0%、水7.0%‑8.5%、外加剂0.29%‑0.42%;其中,各组分的占比均为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其余组分为碎石或天然砂。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实现混凝土强度等级在较宽范围内的可调,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6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1711.5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高层建筑的地震需求分析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领域,提供了一种贝叶斯‑神经网络高层建筑地震需求与易损性预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高层建筑地震响应快速预测模型,可以极大减少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工作量。对于同一类超高层建筑,只需输入结构的材料特性、结构特性和地震动强度即可估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此外,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地震需求模型,同样考虑了材料特性、结构特性和地震动强度的影响,而模型未知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为考虑需求模型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可行途径。本发明提出的地震易损性快速预测方法,有助于对震后高层建筑开展快速性能评估,对制定震后结构维护加固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01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590234.9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RP格栅加固用复合水泥基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各原料组分及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P.O52.5水泥18%‑20%,一级粉煤灰36%‑38%,硅灰2%‑3%,水洗石英砂22%‑23%,水17%‑19%,短切碳纤维0.5%‑1.0%,聚羧酸减水剂1.2%‑1.5%,苯乙烯羟基聚合物型增粘剂0.2%‑0.5%,增强剂0.5%‑0.8%,以上原料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其中短切碳纤维的长度范围为6mm‑10mm并且其体积为以上材料总体积的0.5%‑1.0%,制备方法为:将P.O52.5水泥、一级粉煤灰、硅灰、短切碳纤维、水洗石英砂按比例混合均匀放入搅拌机中搅拌3分钟后,加入苯乙烯羟基聚合物型增粘剂和增强剂,再搅拌2分钟,加水和聚羧酸减水剂再快速搅拌5分钟,其修复效果好且环保、能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83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14060.9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 C04B28/04 , C04B2201/50 , C04B18/141 , C04B14/28 , C04B14/06 , C04B14/02 , C04B2103/32
Abstract: 一种基于矿渣-石灰石粉辅助胶凝材料的混凝土,属于混凝土。该混凝土的水胶比在0.37~0.51之间,它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胶结料14%~20%、砂27%~33%、石子44%~46%、水7.1%~7.4%、外加剂占胶凝材料重量百分比的1.5%;胶结料由矿渣、石灰石粉和硅酸盐水泥混配而成,重量百分比为:普通硅酸盐水泥50%、矿渣30%、石灰石粉20%,石灰石粉的比表面积为350m2/kg、450m2/kg、650m2/kg。优点:由矿渣-石灰石粉作为硅酸盐水泥的辅助胶凝材料配制混凝土,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及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能;减少水泥用量,就进一步降低了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温升;材料来源丰富,可以尾矿、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及废弃石料、石屑为原料较大幅度的降低复合水泥和混凝土的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33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804020.4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视化表征水泥基材料水分空间分布和含量的方法:取一成型好并养护一定龄期的水泥基材料,干燥得到试样;用石蜡密封试样除浸水面外的所有端面和侧面;将试样放入平底容器中,浸水面用小垫块支撑;将平底容器置于X‑CT成像装置台上,往平底容器中注入高出试样浸水面一定距离的水进行毛细吸水实验,同时开启X‑CT成像装置,对水分侵入试样进行X‑CT成像;对X‑CT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得到试样毛细吸水深度的变化;利用毛细吸水深度和时间,得到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利用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和试样孔隙率,得到试样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定量表征水分侵入深度的演变,还能够准确预测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