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6007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77575.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气液同产水平井井下工况的判别方法,通过多元回归统计法,利用生产数据包括井斜角、气液比、井口油套压差、临界携液流量与产气量差值,来预测井筒最大压降梯度、平均压降梯度,以此准确指导排水采气工艺实施,其工艺步骤简单,数据获得快速及时,能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测试深度不受气井斜角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889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710051071.4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F17D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内腐蚀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输气管道外壁工作面用无水酒精清洗,再用丙酮清洗干净,用冷风吹干镀镍;将监测传感器的检测面压紧固定于镀镍工作面上;将恒电位仪器或者专用监测仪与监测传感器的输出接插件相连接;将恒电位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记录器或计算机相连接,收集存储数据用以分析输气管内壁腐蚀的情况。本发明不受金属表面湿度的影响,测量范围广,并且是从管道外部监测内腐蚀,工作方式灵活,还不需要设置旁路系统,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0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30120.7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2 ,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生产井产能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井区内生产井的开采参数;步骤二,结合地层参数和开采参数建立储层水锁判别标准表;步骤三,根据储层水锁判别标准表选出井区内水锁程度为重度的生产井;步骤四,结合水锁程度为重度的生产井的剩余储量、初始含水饱和度和产水情况的至少之一,对其进行筛选;步骤五,对筛选出的生产井进行水锁解除以提高其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储层水锁判别标准表筛选出井区中水锁程度为重度的生产井,在基于剩余储量、初始含水饱和度和产水情况的至少之一,进一步地筛选水锁程度为重度的生产井。通过该种筛选方式能够确保筛选出的生产井进行水锁解锁后能够较大幅度的提升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0696082.0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王雨生 , 杨垒 , 卢鹏 , 帅永乾 , 申洪 , 罗国仕 , 王旭 , 杨锦林 , 李祖友 , 王倩 , 赵凯 , 孙莉 , 丰剑 , 廖毅 , 黄琳钧 , 王浩儒 , 杨筱璧
IPC: E21B43/16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田产气递减阶段增压开采方法,将气田增压开采阶段划分为有气源补充增压开采和无气源补充增压开采两个阶段,有气源补充开采阶段以小于气田总产量的某一最佳初始产量作为增压起始点,然后根据增压气量递减情况分批次导入气井增压,整个有气源补充增压开采阶段压缩机增压量基本稳定在,所有气井气源补充完后,仍以规模进入无气源补充增压开采阶段,持续增压采气,直到气田废弃。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696082.0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王雨生 , 杨垒 , 卢鹏 , 帅永乾 , 申洪 , 罗国仕 , 王旭 , 杨锦林 , 李祖友 , 王倩 , 赵凯 , 孙莉 , 丰剑 , 廖毅 , 黄琳钧 , 王浩儒 , 杨筱璧
IPC: E21B43/16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田产气递减阶段增压开采方法,将气田增压开采阶段划分为有气源补充增压开采和无气源补充增压开采两个阶段,有气源补充开采阶段以小于气田总产量的某一最佳初始产量作为增压起始点,然后根据增压气量递减情况分批次导入气井增压,整个有气源补充增压开采阶段压缩机增压量基本稳定在,所有气井气源补充完后,仍以规模进入无气源补充增压开采阶段,持续增压采气,直到气田废弃。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889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710051071.4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F17D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内腐蚀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输气管道外壁工作面用无水酒精清洗,再用丙酮清洗干净,用冷风吹干镀镍;将监测传感器的检测面压紧固定于镀镍工作面上;将恒电位仪器或者专用监测仪与监测传感器的输出接插件相连接;将恒电位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记录器或计算机相连接,收集存储数据用以分析输气管内壁腐蚀的情况。本发明不受金属表面湿度的影响,测量范围广,并且是从管道外部监测内腐蚀,工作方式灵活,还不需要设置旁路系统,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53900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59007.X
申请日:2009-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定向井泡沫排水井筒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上下两段模拟筒体,上段模拟筒体为固定段模拟筒体,固定段模拟筒体用于模拟定向井直井段,下段模拟筒体为可调段模拟筒体,可调段模拟筒体用于模拟定向井定向段,两段模拟筒体通过柔性连接筒密封连接,固定段模拟筒体顶部的筒口连接有排泡管,可调段模拟筒体底部的筒口安装有直通式玻璃节门,所述直通式玻璃节门作为气流入口;本发明是全新井筒模拟装置,能通过改变定向模拟井筒角度,实现对不同气井的井身结构进行模拟,克服了罗氏泡高仪等实验装置无法模拟气井生产状态的缺点,从气流方向、地温环境、定向井造斜程度等方面对定向井井筒进行模拟,对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的应用取得了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0934400.5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谭显武 , 肖健 , 王旭 , 杨锦林 , 刘利 , 罗昊 , 黄显刚 , 唐超 , 王勇 , 周文斌 , 漆国权 , 袁玥 , 王浩儒 , 罗洋 , 林飞 , 蒋红军 , 张江 , 孙传训 , 付琼 , 刘圣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自动注剂系统中防虹吸结构,包括排布在加注泵和井筒之间的、能够形成加注通道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上连接有在所述加注泵启动状态下将加注通道导通、在所述加注泵停止状态下将加注通道切断的防虹吸机构。本发明在毛细管自动注剂系统的毛细管上,设置了能够配合加注泵的启动/停止状态而将毛细管内的加注通道导通/切断控制的防虹吸机构,从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有效防止井底虹吸现象将储液罐内的发泡剂吸入井筒内,以保障毛细管自动注剂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进而轻松、经济的实现发泡剂向井筒内的可靠、精量化加注,有利于排水采气技术效果按设计要求稳定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304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96031.8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罗广祥 , 杨锦林 , 叶泰然 , 汤成 , 荆华 , 孟献金 , 邓远平 , 林飞 , 唐南 , 孙莉 , 蔡新华 , 魏宏 , 高利 , 程槟 , 宋洋 , 罗华 , 管庆华 , 陈波 , 刘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硫天然气取样系统,包括中和箱,所述中和箱内盛装有中和溶液,所述中和溶液内有中和进气管线伸入,所述中和进气管线伸入中和溶液的端部连接有能够将含硫天然气分散为若干个小气泡的气体分布器。本发明针对含硫天然气取样的特殊性,在中和进气管线伸入中和箱内的中和溶液的端部连接能够使含硫天然气分散为若干个小气泡的气体分布器,从而使取样过程中所排放出的含硫天然气在中和箱内与中和溶液充分地接触反应,脱硫效果好,排放至大气中的天然气含硫量低、甚至无,对环境友好,有利于确保取样作业安全、顺利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07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477575.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气液同产水平井井下工况的判别方法,通过多元回归统计法,利用生产数据包括井斜角、气液比、井口油套压差、临界携液流量与产气量差值,来预测井筒最大压降梯度、平均压降梯度,以此准确指导排水采气工艺实施,其工艺步骤简单,数据获得快速及时,能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测试深度不受气井斜角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