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52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12853.6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供气耦合的系统,涉及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及压缩空气供气技术领域。它包括压缩储能及供气系统、膨胀发电及供气系统、储气库系统,压缩储能及供气系统包括n段串联的压缩机;膨胀发电及供气系统包括空气膨胀机、离合器、第一膨胀侧换热器和第二膨胀侧换热器;储气库系统至供气管网。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压缩空气站供气灵活性,解决独立压缩空气站在供气低谷期压缩机运行在低效率区间导致电耗增加问题、不能有效利用电网峰谷电价差缺陷,提高压缩空气站盈利能力。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压缩空气储能与供气耦合的系统的运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56734.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人工硐室储气库首次注气温升的系统,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硐室储气库及首次注气方案。它包括人工硐室储气库、压缩注气系统和注水系统;压缩注气系统包括电动机、压缩机、压缩注气管路和压缩排气管路;电动机与压缩机连接;注水系统包括水源、第一注排水管路和第二注排水管路。本发明在储气库首次注气之前将硐室内部注满水,整个注气过程中,人工硐室储气库内的空气压力基本保持恒定,因此硐室内空气基本不会产生温升,从而降低对人工硐室钢板密封层的热膨胀影响,提高硐室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本发明还涉及这种降低人工硐室储气库首次注气温升的系统的运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9893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35250.4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的输送结构,涉及可再生能源清洁利用领域。它包括生物质粉料气力输送系统、燃煤机组送粉耦合系统和锅炉燃烧器系统,生物质粉料气力输送系统包括罗茨风机、风粉混合器和分料装置;燃煤机组送粉耦合系统包括磨煤机和煤粉管道;锅炉燃烧器系统有多层前墙和多层后墙,每层前墙和后墙均布置多台燃烧器,煤粉管道与燃烧器连接;分料装置与煤粉管道连接,分料装置与煤粉管道煤粉流向的夹角为30°。本发明充分利用大型燃煤机组清洁高效优势,与常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相比,在达到相同碳减排效果的前提下,发电效率提高65%,单位投资降低60%。本发明还涉及这种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的输送结构的掺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9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55828.X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01K27/00 , F01K13/00 , F01D15/10 , F04B41/02 , F04B35/04 , F28D20/00 , F28C1/00 , F25B43/00 , F25B4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熔融盐和加压水储热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技术领域。它包括一列或以上并联的空气压缩系统、一列或以上并联的空气膨胀发电系统、储热系统、换热系统和储气系统和冷却塔,每列空气压缩系统包括两段或以上串联的空气压缩机;每列空气膨胀发电系统包括一段或以上串联的空气透平;储热系统包括熔融盐储热系统和加压水储热系统。本发明可在不显著增加投资的条件下,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效率提高至与采用导热油和常压水储热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相当的水平,而投资低于采用导热油和常压水储热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采用熔融盐和加压水储热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41597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06504.5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燃煤机组耦合污泥发电的高效利用结构及方法,它包括污泥处理系统(A)、乏气输送系统(B)和乏气热利用系统(C);所述的乏气热利用系统(C)由第一旋风除尘器(6)、热风冷却器(7)、热风循环风机(8)、一级乏气冷凝器(9)和热风再热器(5)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而成,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未挖掘余热利用及节能降耗潜力、污泥干化系统消耗大量热能、运行费用较高的缺点,具有通过圆盘式干化机和带式干化机干化后的污泥有一定的低位热值,在燃煤锅炉中掺烧干化污泥无需添加辅助燃料即可维持焚烧炉正常燃烧,节约了燃煤耗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36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783619.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旋膜的增压型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化工、机械、勘探、电力等领域的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它包括真空泵本体、气水分离器、进物料管、出物料管、增压泵、旋膜区、冷却液入口、气水分离区、换热区、整流区、导流板、气相通道、环形隔板;旋膜区内安装有起膜管,起膜管的管壁上设有起膜孔;换热区内部安装有换热隔板,换热液进口与下换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换热液出口与上换热管的出水口连通;增压泵的输入端与分离液体出口连通,增压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口及冷却液入口连通。本发明有利于减少回水流体扰动,能够降低阻力。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带有旋膜的增压型液环真空泵回水系统的回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9737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257157.1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双循环切向排气液环真空泵端盖,它包括三层均呈椭圆形的端盖层(1)、中间层(2)和分配层(3),其特征在于:呈圆柱型的隔板(5)依次垂直穿过所述的端盖层(1)、中间层(2)和分配层(3)的中心;所示的端盖层(1)垂直设置有进气口(4.2),所述的端盖层(1)的排气口(4)横向布置,且与内部气体旋流方向一致,所述的排气口(4)与所述的端盖层(1)的盖体切向布置;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长时间运行易发生震动、断裂等问题,造成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的缺点,具有两次气体压缩、吸入、降压、排放的过程。所述的真空泵端盖成倍的提升了液环真空泵的抽气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69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37583.0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3/04 , F28F9/22 , F28F2009/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它呈椭圆柱状,在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1)一端开有出气口(6),另一端开有出水口(7),在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1)的两侧分别开有进水口(2)和进气口(3),两侧的所述的进水口(2)位于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1)的中部,两侧的所述的进气口(3)位于所述的一种均布式多级高效冷凝装置本体(1)的下部;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凝罐内蒸汽流速较快,停留时间不足同样导致蒸汽冷凝效率下降的缺点,具有水膜与蒸汽直接接触换热效果剧烈,具有良好的蒸汽凝结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320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71633.X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锅炉启动分离旁路蒸汽利用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13)上设置有两条路线,一路为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13)后方依次设置有第一调节阀(23)、辅助蒸汽管路(8)和除氧器(7);另一路为在所述的汽水分离器(13)在后方设置有旁路蒸汽加热2号高加管路(26)、第二调节阀(28)、2号高加低负荷疏水管路(27)和除氧器(7);它克服现有技术中极热态启动工况一般很少发生,如按极热态工况选定旁路阀,会使设备容量过大,造成设备和管道投资高,对于设备造成闲置浪费的缺点;具有利用锅炉自身产汽将给水加热到180℃,可以减少启动锅炉的燃油消耗,不消耗临机蒸汽,增加了相邻机组的发电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8205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7110.5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42 , F04C19/005 , F04C25/02 ,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液环式真空泵回水系统及回水方法,它包括真空泵本体(1)和外接的气水分离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水分离器(8)的另一端与换热器(9)相连接,在所述的换热器(9)尾部接有增压泵(10),在所述的增压泵(10)上接有若干根管道与所述的真空泵本体(1)筒壁上的回水口(10.1)相连接,在每根所述的管道上接有流量监测装置(11),在所述的增压泵(10)后方的管道上接有压力监测装置(1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受到工作液温度和汽化压力的限制,其腔体内部容易发生汽蚀的缺点,具有有效补充工作液量,降低液环温度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