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6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5049.5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压水堆再生热交换器的试验研究系统,包括水源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再生热交换器的试验回路,水源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均连通至试验回路,水源控制系统用于向试验回路进行试验前充水和试验中补水操作,压力控制系统通过充入气体方式提升试验回路中的冷却剂压力;试验回路包括流量控制系统、加热系统和辅助回热系统,流量控制系统可控制调节试验回路中的流量并输入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包括再生热交换器,加热系统可将试验回路中的冷却剂加热至目标温度后输入再生热交换器的壳侧,辅助回热系统为再生热交换器的管侧提供指定温度的冷却水,且冷却水在冷却塔的作用下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445885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144965.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管道振动疲劳的方法、管道,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管道的固有频率,获取所述管道正常运行工况下,超疏水表面特征量与所述管道振动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从上述关系中选取较高的管道振动疲劳寿命,以及与其对应的超疏水表面特征量,并根据选取的超疏水表面特征量构建超疏水表面,获取内壁加载有超疏水表面的管道正常运行工况下,流体流经其内产生的振动频率,判断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或其的倍数是否相等或接近,若是,返回步骤S3,若否,将超疏水表面加载于管道的内壁上。该方法可以在管道的前期设计中根据选取的超疏水表面特征量构建出可以有效降低换热管疲劳的超疏水表面,具有简单易行、高效、经济、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588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4965.2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管道振动疲劳的方法、管道,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管道的固有频率,获取所述管道正常运行工况下,超疏水表面特征量与所述管道振动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从上述关系中选取较高的管道振动疲劳寿命,以及与其对应的超疏水表面特征量,并根据选取的超疏水表面特征量构建超疏水表面,获取内壁加载有超疏水表面的管道正常运行工况下,流体流经其内产生的振动频率,判断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或其的倍数是否相等或接近,若是,返回步骤S3,若否,将超疏水表面加载于管道的内壁上。该方法可以在管道的前期设计中根据选取的超疏水表面特征量构建出可以有效降低换热管疲劳的超疏水表面,具有简单易行、高效、经济、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70073.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解耦位置响应谱的生成方法,包括:对主管道进行谱分析,得到主管道系统与支管道系统的解耦位置在每一阶模态下的相关参数;根据式(1)计算得到解耦位置在主管道系统第i阶模态时的加速度响应;将解耦位置在主管道系统各阶模态时的加速度响应进行叠加,得到解耦位置总的加速度响应;设置不同的支管道系统频率,以形成解耦位置的响应谱。相应地,还提供一种管道解耦位置响应谱的生成装置、支管道系统的抗震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用于将得到的解耦位置的响应谱作为支管道系统的解耦点输入载荷条件对支管道系统进行抗震分析,使得抗震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吻合,从而提高抗震分析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13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506965.3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春明 , 王长东 , 邢继 , 张翔宇 , 王艳苹 , 王晓江 , 于凤云 , 王宏杰 , 李军 , 魏峰 , 杨林民 , 田金梅 , 滕项铭 , 郑修鹏 , 王元珠 , 刘宝君 , 唐雨建 , 李嫦月
IPC: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管道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核电站压力管道快速断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材料性能分析,泄漏监测系统能力评估,热工水力分析和断裂力学等方法进行分析,确保高能管道不会发生快速断裂。本发明在未进行管道力学分析前即可进行临界裂纹分析和断裂力学分析,对于新设计的管线,可预先得到管道的断裂性能,同时不需要对管系的每条焊缝进行临界裂纹分析和断裂力学分析,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19053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068809.3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21C17/0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管道泄漏率试验中模拟管道泄漏的可调试验段装置,其结构包括“工”形机架,机架的上、下横梁之间设有固定的第一密封块和可水平移动的第二密封块,多个定位杆穿过“工”形机架的纵梁与第二密封块连接,定位杆与机架的纵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定位杆调节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之间的距离及平行度;在第一密封块上设有流体入口,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之间设有密封垫。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壁厚管道破口,在试验段上安装压力、温度传感器,便于测量试验中破口处管壁上的实时温度压力,克服了采用实际管道试验中无法测量的缺点,同时节约试验成本,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0320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68796.X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F13/1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管道泄漏率试验的混合器,包括前部混合器与后部混合器,前部混合器内部设嵌套管,嵌套管与过热蒸汽管道相连通,前部混合器外部周向与过冷水管道相连通,过冷水经前部混合器的外部周向通道进入前部混合器内部与蒸汽混合;后部混合器内设置前部混流板及后部混流板,所述前部混流板和后部混流板上分别沿周向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的轴向方向与所在混流板的轴向方向成一定角度依次倾斜设置。本发明所提供的试验装置使过热蒸汽和过冷水经过两次混合就可实现过热蒸汽和过冷水充分混合,提高了实验系统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74810.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热循环可视化试验系统及方法,其中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段管路,试验段管路包括主管路(1)、支管路(2)和注射管段(3),注射管段(3)和支管路(2)分别连通至主管路(1)的不同位置;注射管段(3)用于向主管路(1)注射不同于主管路(1)中流体成分的流体,支管路(2)垂直连接于主管路(1);试验方法包括调整经过试验段管路的水流温度和流速至设定范围内,启动涡流发生器(1a、2a),开启注射管段(3),对试验段管路内部液体流动进行监测,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核电厂T型管路热循环试验可视化,还可以将热循环现象中的涡流产生的位置与成长过程进行监测,为核电厂管路热循环机理探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4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5162.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7/017 , G21C17/112 , G21C15/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多向行水平管道热循环特性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循环水路和稳压水路,所述循环水路包括多向行水平管道(1a、1b)、成对压力信号检测器(17a、17b)、管道加热器(14a、14b、14c)和管道换热器(3),所述稳压水路包括冷却水供应系统(18)和所述稳压器(23);循环水路与稳压水路连通设置,多向行水平管道(1a、1b)具有两个以上,通过探究热循环产生的原因、发生位置、持续时间等特征,可以更有效、便捷、准确地研究与主管道相连接的上行水平管道、侧行水平管道、下行水平管道在不同温度、压力、体积流量条件下的热循环特性,为核电站多向行水平管道的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9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47998.8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宿昊 , 王艳苹 , 王春明 , 杨林民 , 毕勤成 , 刘诗华 , 宁庆坤 , 黄伟峰 , 弓振邦 , 张涛 , 王腾 , 赵金乐 , 陈丽 , 陆瑜滢 , 余顺利 , 郑修鹏 , 彭星铭 , 王骥骁 , 兰天宝 , 周航
IPC: G21C17/017 , G21C17/0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管道泄漏率模拟装置和系统,包括裂缝模拟体和进气管道,裂缝模拟体连接进气管道,模拟工质由进气管道进入裂缝模拟体,并由裂缝模拟体喷出,通过检测喷出的工质流量,建立裂缝尺寸与泄漏率的关系;还包括过渡管道,过渡管道介于裂缝模拟体和进气管道之间,并且过渡管道与裂缝模拟体、进气管道形成模拟工质的贯穿流道,过渡管道将进气管道末端形成的圆形工质流道转变为长方形流道,防止模拟工质在裂缝模拟体自身形成的的流道上游产生分层。本申请提出的管道泄漏率模拟装置提高了检测精度,便于加工和拆装,适用于核级管道泄漏率的精确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