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85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8900.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钟元章 , 曹锐 , 胡雪飞 , 王庆田 , 陈仕龙 , 王仲辉 , 李燕 , 赵伟 , 罗英 , 李浩 , 何培峰 , 邓朝俊 , 李娜 , 杨平 , 饶琦琦 , 王尚武 , 吴冰洁 , 舒翔 , 陆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下腔室阶梯式流量分配装置及分配结构,包括压力容器、吊篮和堆芯下支撑板,吊篮和堆芯下支撑板于压力容器内,所述吊篮安装在堆芯下支撑板上,吊篮和压力容器之间形成环形的下降腔,压力容器内在堆芯下支撑板下方形成下腔室,堆芯下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分流通孔,还包括设置在下腔室内的流量分配结构,流量分配结构包括N个横向围板和N个纵向围板,N个横向围板和N个纵向围板相互正交构成阶梯式结构,横向围板上设置有若干横向通孔,所述纵向围板上设置有若干竖向通孔,其中,N≥2。本发明所述流量分配装置不仅流量分配效果好、阻力系数小,且结构紧凑,用于对进入压力容器下腔室的冷却液进行消涡和均匀分配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9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410368114.1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流程堆芯的瞬态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采用动态链接库来实现双流程堆芯瞬态计算的计算数据内存读写,其中,所述双流程具体为: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实现了子通道分析程序用于双流程堆芯计算时,快速简便地完成计算数据内存的读写,进而使三维物理与热工‑水力耦合瞬态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双流程冷却剂堆芯的瞬态过程分析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965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8114.1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流程堆芯的瞬态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采用动态链接库来实现双流程堆芯瞬态计算的计算数据内存读写,其中,所述双流程具体为: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实现了子通道分析程序用于双流程堆芯计算时,快速简便地完成计算数据内存的读写,进而使三维物理与热工-水力耦合瞬态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双流程冷却剂堆芯的瞬态过程分析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4044.1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匀性水溶液核反应堆燃料溶液中99Mo、131I共提取的方法,将冷却后的燃料溶液通过球形氧化铝提取柱吸附99Mo和131I,然后依次用硝酸、水、氨水清洗提取柱,再用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解吸提取柱,将99Mo和131I解吸下来,实现99Mo和131I的共提取。本发明既适用于高浓铀燃料溶液中99Mo和131I共提取,也适用于低浓铀燃料溶液中99Mo和131I共提取,99Mo和131I的提取率大于80%。
-
公开(公告)号:CN10538942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697702.4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水堆组件截面拟合方法,建立超临界水堆组件截面拟合模型:Σ(Bu)=Σb(Bu)+ΔΣc(ρc,Bu)+ΔΣm(ρm,Bu)+ΔΣf(Tf,Bu)+ΔΣrod(Bu),利用该超临界水堆组件截面拟合模型进行超临界水堆组件截面参数拟合。模型中,冷却剂截面分量由冷却剂密度ρc与燃耗状态参数Bu拟合得出;慢化剂截面分量由慢化剂密度ρm与燃耗状态参数Bu拟合得出。本发明建立起了超临界水堆组件截面拟合模型,实现了超临界水堆组件截面参数拟合,解决了现有组件截面拟合方法不再适用于超临界水堆的问题,且获得了较高的核热反馈后截面计算精度,可为超临界水堆堆芯中子学计算提供适用的组件截面拟合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2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043002.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超临界水堆的改进型环形燃料元件及其构成的燃料组件,包括内包壳、以及与内包壳同轴套装的外包壳,在内包壳与外包壳之间填充有颗粒燃料,在颗粒燃料与内包壳之间还设置有一层隔热涂层。本发明的环形燃料元件与组件上隔热板、下隔热板、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相配合构成燃料组件,有效了实现环形元件内侧慢化剂与其异向流动的外侧冷却剂的分流;组件内无专用控制棒导向管,不仅简化了组件的结构设计,还减少了结构材料使用,提高了经济性;可以充分发挥环形燃料元件慢化均匀、两侧传热、低燃料温度等优势,大幅提高了工程应用可行性,从而可以设计出经济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超临界水冷堆。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2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3002.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超临界水堆的改进型环形燃料元件及其构成的燃料组件,包括内包壳、以及与内包壳同轴套装的外包壳,在内包壳与外包壳之间填充有颗粒燃料,在颗粒燃料与内包壳之间还设置有一层隔热涂层。本发明的环形燃料元件与组件上隔热板、下隔热板、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相配合构成燃料组件,有效了实现环形元件内侧慢化剂与其异向流动的外侧冷却剂的分流;组件内无专用控制棒导向管,不仅简化了组件的结构设计,还减少了结构材料使用,提高了经济性;可以充分发挥环形燃料元件慢化均匀、两侧传热、低燃料温度等优势,大幅提高了工程应用可行性,从而可以设计出经济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超临界水冷堆。
-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76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62463.1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超临界水堆的改进型环形燃料元件及其构成的燃料组件,包括内包壳、以及与内包壳同轴套装的外包壳,在内包壳与外包壳之间填充有颗粒燃料,在颗粒燃料与内包壳之间还设置有一层隔热涂层。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燃料元件与组件上隔热板、下隔热板、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相配合构成燃料组件,有效了实现环形元件内侧慢化剂与其异向流动的外侧冷却剂的分流;组件内无专用控制棒导向管,不仅简化了组件的结构设计,还减少了结构材料使用,提高了经济性;可以充分发挥环形燃料元件慢化均匀、两侧传热、低燃料温度等优势,大幅提高了工程应用可行性,从而可以设计出经济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超临界水冷堆。
-
公开(公告)号:CN219043328U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23234951.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态Po‑210试验的密封屏蔽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通的密封屏蔽箱,每一个所述密封屏蔽箱内均设置有不同的性能验证装置和/或目标样品处理装置;每一个所述密封屏蔽箱上开设有若干试验用孔;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每一个所述密封屏蔽箱内Po‑210的放射性活度;气体纯化装置,用来实现每一个所述密封屏蔽箱内气氛水氧含量的控制;Po‑210气溶胶废气的处置装置,用来处置验证试验完成后的Po‑210放射性废气;固废的转运装置,用来转运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和液体废物;应急排风装置,用于每一个所述密封屏蔽箱发生泄漏时每一个所述密封屏蔽箱气氛的紧急置换;为各性能装置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