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联用技术评价6-BA对川西云杉愈伤组织发育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2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772154.7

    申请日:2015-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8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GC-MS联用技术评价6-BA对川西云杉愈伤组织发育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不同浓度6-BA培养基对川西云杉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愈伤组织代谢组的萃取、干燥和衍生化,GC-MS检测,代谢组数据处理和标记代谢物的筛选。本发明通过对川西云杉愈伤组织样品的代谢组研究,建立一套高效、快速和重复性好的川西云杉愈伤组织代谢组样品前处理、提取、数据处理和差异代谢物筛选的方法,能有效揭示和评价不同浓度6-BA影响川西云杉愈伤组织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代谢信息。本发明为川西云杉,乃至整个针叶树种的愈伤组织代谢组的检测、标记代谢物筛选和评价不同浓度6-BA或其他植物激素对针叶树愈伤组织的胚胎发生能力影响,均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楸树雌雄蕊发育相关的CabuAG基因及其蛋白质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310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49236.5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楸树雌雄蕊发育相关的CabuAG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楸树雌雄蕊发育相关的CabuAG蛋白质,1)、由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或2)、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提供了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及其在改造植物花器官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含有CabuAG基因的表达载体。CabuAG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花器官特异发育的性状。

    一种灰楸的组织培养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9034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09903.9

    申请日:2013-03-29

    Inventor: 王军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灰楸组织培养方法,包括:采集灰楸母树一年生萌生枝条依次进行枝条水培催芽、无菌化处理、芽的诱导和增殖、不定芽生根培养、炼苗与移栽,得到灰楸组培苗。本发明方法选择特定的健壮无病虫害灰楸母本,通过特定的组织培养技术和培养条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批量优质灰楸组培苗,满足科研和生产所需;与其他繁殖方法相比,本发明需要的母本材料少,有1~2个茎段即可大批量繁殖,且更好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将幼苗移栽室外,成活率能达到95%以上;繁殖速度快,苗木质量好,出苗率高;无需培育砧木与接穗,极大地减少占地面积,并降低人力及管理成本。

    川西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1393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4334.9

    申请日:2012-08-02

    Inventor: 王军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川西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包括:采集川西云杉自由授粉无性系球果,分离出未成熟合子胚进行体胚发生培养;所述体胚发生培养包括四个阶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阶段、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阶段、体细胞胚成熟阶段和体细胞胚萌发阶段。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大大缩短了苗期,天然结实率、种子成熟率和分化率以及萌发率均有提高。为在林业生产中大规模推广种植川西云杉提供了一种周期短,繁殖率高、生产步骤衔接紧密、成本低廉的育苗方法,适用于川西云杉细胞工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满足市场对川西云杉的需要。

    一种基于几何测量确定梓属叶片形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27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1670982.6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测量确定梓属叶片形状的方法,通过采集梓属叶片或图像,并对叶片或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对叶片中的夹角大小的测量表征叶片形态,即将形态的图像值转换为数据信息,获得了准确的几何形态统计分析结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强,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准确度高;能够对梓属叶片几何形态进行全面准确的鉴别,规避了不同的叶基形态的影响,对于梓属植物的快速鉴别与分类、种质叶片形状观测等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种香椿丛生芽诱导及增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65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41566.2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椿丛生芽诱导及增殖方法,以当年生未木质化枝条作外植体,置于特定的诱导培养基上,在温度25℃,湿度60%,光照强度20~60μmolm-2s-1,光诱导时间16h/d的培养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在特定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丛生芽;当丛生芽长到3cm以上时切下,选择致密的愈伤组织继续增殖培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丛生芽的诱导率高于50%,丛生芽增殖倍数高于8,最高可达26。

    丽江云杉容器苗的补光育苗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36374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554487.3

    申请日:2013-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丽江云杉容器苗的补光育苗方法,以及该方法的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播种丽江云杉种子后,对容器苗进行补光处理;补光时间包括:从容器苗的幼苗脱壳后开始补光,在容器苗生长季节连续补光两年;容器苗生长第一年从容器苗的幼苗脱壳后开始补光,补光时段为22:00~2:00,补光100~110天;容器苗生长第二年从容器苗展叶时开始补光,补光时段为21:00~1:00,补光110~120天。本发明首要解决了丽江云杉育苗过程中的苗期和幼龄期生长缓慢的问题,大大加速了丽江云杉苗期生长,延迟封顶,使苗木提前出圃;可有效保证丽江云杉的成活率和苗圃保存率,为大规模供应丽江云杉造林提供一种周期短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一种缩短欧洲云杉童期的高接换冠嫁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45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10983.5

    申请日:2014-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缩短欧洲云杉(Picea abies)童期的大树高接换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欧洲云杉母树中上部树冠外围选择顶端芽饱满生长1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采集时间在树液开始流动,芽还没有萌动前采集接穗;(2)接穗采集后在普通地窖湿沙中保存3天后进行嫁接;(3)选择树高在5-8m树,主干枝顶梢健壮,20年左右的粗枝云杉为砧木,采用木质部形成层贴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嫁接时间4月上旬;(5)嫁接70天后解除绑扎带,并及时修剪,保证接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本发明方法嫁接3年后开始结实,5-6年形成以欧洲云杉为主体的树冠。本发明能缩短欧洲云杉童期,在短期内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丽江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2888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270654.7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丽江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包括:采集丽江云杉自由授粉无性系的球果,分离出成熟合子胚进行体胚发生培养;所述体胚发生培养分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阶段、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阶段、体细胞胚成熟阶段和体细胞胚萌发阶段。和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方法有利于维持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能力,降低了丧失胚性能力的风险,分化率和萌发率均有提高;为丽江云杉的大规模无性繁殖育苗提供一种周期短、繁殖率高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