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228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04369.8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空间分辨的黑腔辐射流诊断系统,用于对黑腔内辐射流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演化过程进行高精密诊断。黑腔内部发出的X射线先由针孔成像到变像组件的透射式平响应X射线光电阴极上,光电阴极将X射线转化为电子,电子再由变像组件成像到分幅相机的微带上,电子经过分幅相机的选通倍增作用后,在荧光屏上输出具有时间分辨和二维空间分辨的图像,图像经过光纤面板的传输后由图像记录系统记录储存。通过记录的图像可获得黑腔内辐射流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演化过程。本发明的二维空间分辨的黑腔辐射流诊断系统的时间分辨可达150ps,空间分辨可达10μm量级。本发明的辐射流诊断系统具有二维空间分辨,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4269338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76249.X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1J43/24
Abstract: 一种用于光电成像和信号增强的变孔径微通道板,该微通道板具有上下贯通的多个微通道;各微通道为变孔径微通道;每个微通道包括从上到下顺序相连的喇叭形开口部分、橄榄球形部分和直管部分。本发明的变孔径微通道板的喇叭形开口部分保证了很高的探测效率,同时橄榄球形部分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进一步提升了微通道板的探测性噪比,大幅提升了微通道板的微弱信号探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839598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115848.9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21B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爆双流线诊断系统,用于辐射驱动内爆研究中靶球壳层内界和烧蚀面的轨迹测量。所述诊断系统包括背光源、前置滤片、双通道X射线显微镜、双通道滤片和X射线条纹相机。由背光源产生的X射线穿过待测物体后,经过前置滤片,由双通道X射线显微镜进行带通成像,再经过双通道滤片进行滤波,最后成像到X射线条纹相机上。本发明中X射线显微镜和双通道滤片具有能谱选择特性,通过特定的组合,结合背光源的发射能谱特性,能够同时获得包括靶球内界面运动轨迹和靶球烧蚀层运动轨迹的内爆双流线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413826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31133.7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用于真空x射线成像的抽屉式气室型诊断系统,包括腔体、真空转接面板、成像模块、搭载平台和伺服控制模块。其中,腔体的前后两端面为带密封胶圈的真空密封面;真空转接面板与腔体的后端面可拆卸式密封连接;成像模块与腔体的前端面可拆卸式密封连接;搭载平台设置在腔体内并通过活动式连接套与真空转接面板相连;在搭载平台底部四角设有塑料滑垫。伺服控制模块设置在腔体内的搭载平台上。本发明的抽屉式气室型诊断系统体积小,重量轻,真空密封面少,安装调试方便,能大幅降低系统的安装调试时间和运行风险,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3959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15848.9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21B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爆双流线诊断系统,用于辐射驱动内爆研究中靶球壳层内界和烧蚀面的轨迹测量。所述诊断系统包括背光源、前置滤片、双通道X射线显微镜、双通道滤片和X射线条纹相机。由背光源产生的X射线穿过待测物体后,经过前置滤片,由双通道X射线显微镜进行带通成像,再经过双通道滤片进行滤波,最后成像到X射线条纹相机上。本发明中X射线显微镜和双通道滤片具有能谱选择特性,通过特定的组合,结合背光源的发射能谱特性,能够同时获得包括靶球内界面运动轨迹和靶球烧蚀层运动轨迹的内爆双流线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3631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67957.7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3B4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射式软X光带通成像系统,用于高空间分辨的软X射线(0.1keV~1.5keV)带通成像,其成像器件包括:成像针孔、滤片、微通道板和X光感应器件。由光源产生的X光经过成像针孔后获得一幅光源的宽光谱空间分布图像,图像依次穿过滤片和微通道板后,入射到X光感应器件获得图像。由于微通道板具有透射式的高能截止特性,结合滤片在软X射线能段的吸收边结构,能够实现软X光能段的带通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28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1149360.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超高空间分辨率X射线亚显微成像装置,主要包括:方孔微通道板、X射线成像探测器、光学经纬仪以及半反半透镜。所述待测X射线微焦点放置于方孔微通道板的球面方孔阵列结构内侧,所述X射线探测器置于方孔微通道板的球面方孔阵列结构外侧,三者中心处于同一X射线光轴。所述光学经纬仪和半反半透镜位于X射线光轴一侧用于测量物距S和像距F。所述亚显微成像方法包括:设备组装、调整物距和像距、X射线显微成像。本发明所述装置及方法结合微通道X射线光学和几何球面成像光学,实现待测X射线微焦点信号和图像的显微放大,可准确获取物体高清晰的亚显微成像精度信息和结果,在X射线亚显微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1711234877.7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R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纹相机扫描脉冲监测装置,所述的条纹相机扫描脉冲监测装置包括电磁脉冲屏蔽罩、同轴电缆、同步机、示波器和耦合天线。该装置利用耦合天线感应扫描脉冲发生器工作时辐射的电磁波而产生一个时间波形信号,并将此时间波形信号和同步机输出的信号输入示波器记录,通过实验前后两者的相对时间关系即可快速判断出扫描脉冲发生器是否受到误触发。利用本装置可有效提升条纹相机工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2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9360.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北方夜视科技(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超高空间分辨率X射线亚显微成像装置,主要包括:方孔微通道板、X射线成像探测器、光学经纬仪以及半反半透镜。所述待测X射线微焦点放置于方孔微通道板的球面方孔阵列结构内侧,所述X射线探测器置于方孔微通道板的球面方孔阵列结构外侧,三者中心处于同一X射线光轴。所述光学经纬仪和半反半透镜位于X射线光轴一侧用于测量物距S和像距F。所述亚显微成像方法包括:设备组装、调整物距和像距、X射线显微成像。本发明所述装置及方法结合微通道X射线光学和几何球面成像光学,实现待测X射线微焦点信号和图像的显微放大,可准确获取物体高清晰的亚显微成像精度信息和结果,在X射线亚显微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87837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950790.8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纹相机光阴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以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和干法刻蚀在抛光硅片表面制备出纳米尺度的柱状微结构阵列。再以该柱状微结构阵列为模板,制备出具有微孔阵列结构的有机薄膜。将有机薄膜转移至光阴极支架上作为支撑衬底,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在有机薄膜上依次镀制导电层和光电发射层,最终制备出表面具有纳米尺度微孔结构阵列的条纹相机光阴极。该方法实现了纳米级微孔阵列结构的条纹相机光阴极制备,可大幅度提高光阴极的谱响应灵敏度,同时具有较宽的谱响应范围,能够进行从紫外光到硬X射线的谱响应,适用于高空间分辨的条纹相机应用。该方法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