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5901.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6/9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Web技术的BIM模型轻量化交付标准属性校验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eb技术的BIM模型轻量化交付标准属性校验方法,其包括:步骤S1:定义项目的交付标准;步骤S2:Web系统根据交付标准生成数字化标准;步骤S3:标准属性集成到BIM设计软件;步骤S4:BIM模型挂接标准属性;步骤S5:模型上传Web系统并轻量化解析;步骤S6:根据构件属性校验轻量化解析的模型数据;步骤S7:生成校验结果及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9135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65899.1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BIM模型同步数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BIM主模型和若干个BIM子模型,设置实时通信协议,通过压缩算法和加密算法对建筑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设置数据映射规则,集成事件监听器以获取建筑数据变更事件,触发执行建筑数据同步流程,基于规则引擎确认冲突检测算法,获取集成版本控制系统集成到BIM软件中,以在版本控制系统中记录每次变更的变更集信息,可知,通过分布式的架构设计,系统将BIM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有效地减少了数据冗余和冲突的风险,降低了时间成本,通过设置实时通信协议,保证了BIM主模型与各子模型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提高了BIM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13103.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格网的线状工程大地形挖洞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输入地形三角网格模型和开挖线模型,构建格网模型;2)对格网模型中的每个网格所涉及到的三角网格面片信息进行计算,生成网格面片映射;3)根据开挖线模型计算开挖线网格集合,对集合内的每一个网格根据网格面片映射处理网格涉及的每一个面片,记录面片操作信息,并对与开挖线相交的面片进行剪切和三角剖分,计算非开挖子面片集合和开挖子面片集合;4)根据面片操作信息、非开挖子面片集合和开挖子面片集合,计算非开挖部分地形三角网格和开挖部分地形三角网格。本发明的建模方法,数据构造简洁、计算速度快,能更好的支持线状工程大地形挖洞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7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549837.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40/16 , G06F40/295 , G06N3/04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BIM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的BIM数据包列表,对待处理的BIM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取待处理的BIM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结构信息,将待处理的BIM数据包对应的数据结构信息输入至BIM格式转化器中,获取到待处理的BIM数据包的转换数据,对转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转换数据对应的分析结果,根据转换数据对应的分析结果,确定是否引入预设转换规则,当引入预设转换规则时,获取到转换数据对应的预设转换规则且根据转换数据对应的预设转换规则对待处理的BIM数据包对应的数据进行转换,从而生成目标BIM数据,提高了转换过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61391.4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40/279 , G06V10/44 , G06F18/25 , G06F18/21 , G06N20/20 , G06N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规则的BIM数据自动分类与标签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预处理;S2、特征提取;S3、智能分类与标签化;S4、结果验证与优化;S5、用户交互与报告生成。本发明通过集成多维度特征融合技术和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对BIM数据的高效处理。BIM数据通常包含庞大的三维模型、设计图纸、材料清单等多种复杂信息,传统方法在处理这些数据时往往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本发明采用的特征融合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维度的信息,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自动学习并提取关键特征,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899773.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版本标识符的BIM模型版本管理方法,创建BIM模型并创建BIM模型主版本,初始化BMI模型主版本的版本标识符,版本标识符包括与实体对象对应的实体对象版本号、几何数据版本号,属性数据版本号和关系数据版本号;响应于模型提取需求,从BIM模型主版本中提取BIM模型子版本,将BIM模型版本在应用系统中使用或编辑,以及在应用系统中维护BIM模型子版本的版本标识符,操作BIM模型主版本和BIM模型子版本从而更新对应的版本标识符,将使用或编辑后的BIM模型子版本与BIM模型主版本基于版本标识符进行版本集成从而更新BIM模型主版本,本发明提出版本标识法对实体对象的版本进行管理,从而解决工程全生命期内BIM模型版本管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2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09444.8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目标显示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能够根据指定BIM模型获取第一BIM模型和第二BIM模型,基于第一BIM模型对应的所有一级构件、二级构件和三级构件对应的指定距离获取第一指定距离,基于第二BIM模型对应的所有一级构件、二级构件和三级构件对应的指定距离获取第二指定距离,根据目标BIM模型对应的平均构件距离、第一指定距离和第二指定距离获取目标显示模型,目标显示模型用于显示目标BIM模型,目标显示模型的数据量较小,对计算资源的要求较低并且占用的内存较少,能够提供更流畅的交互体验,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68386.5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08 , G06Q40/12 , G06Q10/0635 , G06F16/21 , G06F21/31 , G06F21/45 , G06F21/60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化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数据资产权限动态分配与审计系统及其方法,包括:S1、BIM模型管理中心框架,包括:S11、架构设计;S12、数据模型;S13、存储策略;S14、版本控制机制;S15、数据访问接口;S2、用户身份认证模块框架,包括:S21、架构设计;S22、认证流程;S23、多因素认证策略;S24、用户会话管理;S3、权限动态分配引擎框架,包括:S31、架构设计;S32、权限模型;S33、动态分配算法;S34、权限变更机制;S4、审计日志记录模块框架,包括:S41、架构设计;S42、日志记录策略;S43、日志存储与查询机制;S44、智能分析预警。本发明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平台,高效、安全地管理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各类数据资产,确保数据访问的合规性、灵活性和可追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68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09439.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BIM模型的轻量化显示方法、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能够根据目标BIM模型对应的平均构件距离、第一指定距离和第二指定距离获取目标BIM模型对应的中间构件,根据中间构件预设处理方式对目标BIM模型对应的所有中间构件进行处理,获取目标BIM模型对应的一级构件、二级构件和三级构件,在目标模型中,按照目标BIM模型对应的一级构件、二级构件和三级构件对应的显示顺序进行显示,其中,一级构件的显示顺序早于二级构件,二级构件的显示顺序早于三级构件;可知,本发明减少了Web环境中BIM模型的显示压力,能够提供更流畅的交互体验,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484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4274.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物联网设备安全认证的方法及其系统,其包括如下步骤:S1、设备注册:在区块链上为每个物联网设备生成唯一标识,并将其基本信息及认证信息存储到区块链中;S2、身份验证:在设备接入物联网网络时,通过区块链验证设备身份的真实性;S3、区块链存储: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地存储设备的身份认证信息,确保信息不可篡改;S4、智能合约:负责自动化设备身份验证流程,确保认证过程的透明和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