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两景SAR强度影像的矿区地表大量级三维形变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73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8785.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16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景SAR强度影像的矿区地表大量级三维形变估计方法,利用SAR强度偏移量追踪算法从两景SAR强度影像中生成矿区地表雷达视线向和方位向形变;基于矿区地表水平移动与下沉梯度的比例关系建立东西、南北方向水平移动与下沉之间的函数模型;分别建立矿区地表下沉与视线向和方位向形变的观测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求解矿区地表下沉;基于求解的地表下沉,使用矿区地表水平移动与下沉梯度的比例关系估计矿区地表在东西、南北方向的水平移动。实现了仅利用两景SAR强度影像估计矿区地表大量级三维形变,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从单个InSAR干涉对中获取大量级三维形变的局限。

    基于单个雷达成像几何学SAR 影像的矿区三维时序形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676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46270.1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个雷达成像几何学SAR影像的矿区三维时序形变监测方法,利用单个雷达成像几何学SAR数据生成可用InSAR干涉对;并生成矿区地表多时域差分下沉观测值;建立时间相邻SAR影像期间的下沉速度与多时域下沉观测值之间的观测方程,并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求解下沉速度;使用解出的下沉速度计算矿区地表在SAR影像获取时间的时序下沉;基于矿区地表东西、南北方向水平移动与下沉在对应方向的梯度成比例的关系,使用计算的矿区时序下沉估计出东西、南北方向的时序形变。本发明实现了仅利用单个雷达成像几何学SAR数据监测矿区地表三维时序形变,大大降低了传统方法中需要三个或以上的不同雷达成像几何学SAR数据的苛刻要求。

    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开采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1675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10011306.2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开采监测方法,首先通过求取与待监测矿区临近的矿区的概率积分法模型系数,通过利用InSAR技术获取的待监测矿区的雷达视线向形变场,将待监测矿区工作面的长度、宽度、厚度、开采深度、走向方位角、中心点坐标作为未知数与待监测矿区临近的矿区的概率积分法模型系数一起代入概率积分法模型,其次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得出待监测矿区工作面的参数值;最后把遗传算法得到的工作面参数值作为模式搜索法的初始值,经过迭代搜索,得出待监测矿区的准确工作面参数值。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矿区开采监测时只能得到开采的大致位置,不能精确地获得地下采空区详细参数信息的问题,大大拓宽了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空间,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范围的矿区开采精细化监测的手段。

    基于分块策略的大面积PSInSAR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10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47368.1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块策略的大面积PSInSAR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原始数据的行列数和子块参数,利用具有重叠度的规则格网划分方法进行自动数据块划分,得到若干子块;对各子块进行分块PS点选择、分块构网和分块参数解算处理;利用子块间重叠度信息和连通关系进行子块间参数的调整,以实现结果平滑和准确拼接。本发明先进行数据块划分然后分块处理,提高了PSInSAR处理时选点、构网、参数解算等环节内存的占用和提高并行处理效率;能够在当前硬件条件和不减少计算效率的情况下,增加PS点的数量和构网冗余弧段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结果的精度、密度和覆盖面积;考虑子块重叠度的同名点的信息可以平滑准确的拼接子块,抑制全局误差的传播。

    基于增强深度边缘特征的二维及三维路面裂缝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28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601919.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桂容 胡俊 张德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深度边缘特征的二维及三维路面裂缝识别方法,包括:读入路面采集系统获取的三维路面数据/二维路面数据;数据预处理;三维路面数据姿态起伏/二维路面数据光照不均信息去除;边缘增强数据获取;整体嵌套边缘检测深度网络训练,根据训练模型获取测试数据边缘概率图;S6,对边缘概率图转化处理,获取路面数据强边缘信息;S7,强边缘选取和连接;S8,提取二维/三维路面的裂缝属性信息。本发明融合了路面横断面频率成分特性以及深度学习网络获取的多尺度边缘特性,对路面裂缝边缘进行增强,有助于二维、三维路面数据裂缝的准确提取,适用于二维、三维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多种典型路面的裂缝自动识别任务。

    一种InSAR点云的配准方法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40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18666.X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胡俊 吴文清 桂容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点云配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InSAR点云的配准方法及终端设备,分别利用MT‑InSAR技术估计InSAR监测点的高度值,并结合InSAR监测点在外部DEM中的坐标得到不同轨道下的InSAR点云;分别利用不同聚类半径的DBSCAN聚类算法对InSAR点云数据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点云类;分别针对每个点云类,提取其所有建筑物的立面点和屋顶点,将各点投影到北东坐标系中,得到InSAR点云的二维投影,并根据该点云类对应的对应点查找方法和二维投影,得到对应点;对对应点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点对;基于ICP算法和对应点对,对InSAR点云数据进行配准。本申请能够提高InSAR点云的配准的普适性和准确性。

    基于地表应力应变模型的InSAR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8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0265777.6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表应力应变模型的InSAR时序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覆盖待监测区域的时序SAR影像,基于现有软件实现时序SAR影像的配准、差分干涉,生成满足预设时空基线阈值的干涉图;步骤2,基于干涉图中的所有像素点构建局部狄洛尼三角网。本发明利用地表应力应变模型来描述地表临近点形变之间的物理力学关系,可显著提高InSAR时序地表形变监测的精度,基于邻近点组成的弧段进行建模和参数求解,因此无需对干涉图进行解缠,可有效提高InSAR数据处理效率,考虑了观测数据在空间上的物理力学关系,因此无需对干涉图中的低相干区域进行掩膜,即可获取空间覆盖密度大的高精度InSAR形变监测结果。

    一种时序InSAR误差的改正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629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568937.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序InSAR误差的改正方法及相关设备,改正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研究区域的InSAR时序相位;步骤2,基于多源信号的时空特征,在InSAR时序相位中对空间趋势误差、地形相关误差和形变信号建立联合模型,并对联合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得到空间趋势误差和地形相关误差;步骤3,将空间趋势误差和地形相关误差在InSAR时序相位中减去,得到改正后的InSAR时序形变;有效避免了各类误差单独处理时易受形变或其他误差信号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大气延迟和轨道误差的准确估计,显著提高了时序InSAR地表形变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

    基于极化统计散射成分迁移的极化SAR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45673.7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极化统计散射成分迁移的极化SAR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属于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获取时序极化SAR数据,其中,时序极化SAR数据包括源域S的时序A极化SAR影像标注样本和目标域T的时序B无标注极化SAR影像数据;时序数据统计散射成分SSC特征提取;源域SSC特征和目标域SSC特征无监督域适应;源域训练模型;基于源域样本的多时相目标域T的极化SAR影像数据跨域分类;多时相数据变化区域获取及变化类别跟踪。通过本公开的方案,将有限的标注样本在不同时相数据之间进行重复使用,以获取快速准确的地物变化检测和地物类别具体转变信息,提高了检测的效率、精准度和适应性。

    一种顾及几何约束的多基线植被高度反演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65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795372.3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几何约束的多基线植被高度反演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多景SAR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多个干涉对各多种极化复相干系数;指定主干涉对和几何约束干涉对;指定RVoG模型作为植被高度反演模型,利用主干涉对的极化复相干系数建构观测方程组,并采用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算法计算多参数初值;利用几何约束干涉对的极化复相干系数进行直线拟合,并构建有关于植被高度和消光系数的几何约束条件;利用各参数初值和几何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迭代算法求解观测方程组中包括植被高度的未知参数。本发明在具有多景SAR影像的情况下,将植被参数与数据本身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几何约束条件,植被高度反演效果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