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采矿环境再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16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67921.0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春 周科平 熊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采矿环境再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废旧轮胎重叠胶粘在一起形成废旧轮胎串联体,所述废旧轮胎串联体的空腔构成轮胎充填区;以矿柱充当拐角、通过并排布置的多个废旧轮胎串联体围成中央充填区;在轮胎充填区和中央充填区内布置滤水管;向轮胎充填区内注入尾砂胶结料浆养护至目标强度;分层充填中央充填区,待中央充填区充填至最后一层时,以周向多点充填的方式实现中央充填区的接顶充填。本申请的采矿环境再造方法,利用废旧轮胎固体废弃物作为充填体构筑的主要构件,在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大大改善了充填结构的抗冲击能力,降低了爆破冲击波对充填结构的损伤,从而实现了残矿的安全高效回收。

    防堵塞快速成井掏槽炮孔布置结构及其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20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18853.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快速成井掏槽炮孔布置结构及其爆破方法,包括在天井中心钻凿炮孔的中央空孔和围绕中央空孔设置的若干掏槽孔;中央空孔和掏槽孔内沿井深方向分层装药,中央空孔内在分层之间的位置固定设置药包,相邻药包之间为空腔,药包通过雷管和导爆管串联起爆连接;掏槽孔内在各个分层分别连续填装炸药,形成装药段,相邻装药段之间通过炮泥隔开,所有装药段通过雷管和导爆管串联起爆连接。通过孔内和孔间微差起爆的方式,中央空孔内安装球状药包向掏槽破碎岩体施加向下的抛渣动力,及时为后续辅助孔、周边孔的爆破提供补偿空间。较大范围的自由面下爆破可有效防止破碎岩块堵塞爆腔,增加有效的成井补偿空间,实现一次成井高效作业。

    深部矿山硬岩巷道应力吸附层结构化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157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139230.5

    申请日:2016-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矿山硬岩巷道应力吸附层结构化支护方法,深部巷道开挖后初期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柔性支护层,在巷道两帮和拱顶钻凿4.5m~5.0m的炮孔并在孔底2m~2.5m范围内填入炸药实施松散破碎爆破构造拱形破碎岩石应力吸附层,利用炮孔打入注浆导管式锚杆,注浆导管式锚杆注入水泥浆重构结构支护体,炮孔内注浆固定注浆导管式锚杆,实现高应力深部硬岩巷道的拱形破碎岩石应力吸附层、结构支护体、隔离岩体和混凝土柔性支护层与注浆导管式锚杆协同的防岩爆支护结构。该支护技术形成的应力吸附层能有效降低隔离岩体围岩高应力和应力能量的集聚,抑制岩爆发生,有利于实现深部硬岩岩爆型巷道的掘进安全和高效施工。

    一种回转式固态微波诱导矿石智能识别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6165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42603.7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春 潘征 周科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式固态微波诱导矿石智能识别试验平台,包括支架系统、回转式传送皮带、传动电机、固态微波诱导系统、红外成像系统、高清摄像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支架系统和回转式传送皮带不吸收微波能量;固态微波诱导系统与计算机处理系统连接,位于直线段传送皮带上方,包含固态微波发生器、固态微波吸收器、固态微波功率监测器,通过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调节回转式传送皮带速度、微波功率和固态微波发生器位置、监测固态微波吸收能量。红外成像系统和高清摄像系统与计算机处理系统连接,红外成像系统实时获取矿石的固态微波动态响应特征,高清摄像系统实时安全监控及发现异常情况,计算机处理系统通过微波响应特征差异识别矿石和废石。

    急倾斜薄矿体分段连续回采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6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33200.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急倾斜薄矿体分段连续回采采矿方法,在垂直方向上将矿体划分阶段,阶段间留设顶柱。在中段运输平巷掘进穿脉到达矿体,沿矿体走向掘进脉内斜坡道,以相邻脉内斜坡道为界划分采场,采场内划分若干个分段,由下向上回采。在斜坡道内每隔一段高度掘进分段平巷,用作凿岩与出矿,分段开采完毕,充填采空区并胶面,并架设顺路溜井和顺路滤水井。从矿体一端向另一端连续推进,前一采场超前于后一采场,脉内斜坡道随采场推进充填而消失。出矿采用铲运机或遥控铲运机在出矿穿脉出矿。本发明采用脉内斜坡道开拓,采准切割量小,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安全性好,矿石损失贫化率低,开采效率高,可实现急倾斜薄矿体脉内机械化分段连续回采。

    一种基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采矿环境再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162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967921.0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春 周科平 熊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采矿环境再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个废旧轮胎重叠胶粘在一起形成废旧轮胎串联体,所述废旧轮胎串联体的空腔构成轮胎充填区;以矿柱充当拐角、通过并排布置的多个废旧轮胎串联体围成中央充填区;在轮胎充填区和中央充填区内布置滤水管;向轮胎充填区内注入尾砂胶结料浆养护至目标强度;分层充填中央充填区,待中央充填区充填至最后一层时,以周向多点充填的方式实现中央充填区的接顶充填。本申请的采矿环境再造方法,利用废旧轮胎固体废弃物作为充填体构筑的主要构件,在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大大改善了充填结构的抗冲击能力,降低了爆破冲击波对充填结构的损伤,从而实现了残矿的安全高效回收。

    深地硬岩工程微波辅助释压及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747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768522.1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地硬岩工程微波辅助释压及支护方法,在工程开挖后,首先对已开挖区壁面进行支护;以掌子面为界,向周边及待开挖岩体后方钻孔;采用微波波导将微波辐射能量引入钻孔底部并照射岩体,诱发裂纹;将静态岩石膨胀破碎剂注入孔底并堵塞,使得微波照射诱发的裂纹二次发育,相邻钻孔底部裂纹扩展并互相贯通,形成一个包裹待开挖岩体的破碎带,通过破碎带使围岩释压;为了进一步维护应力释放后的围岩稳定性,利用钻孔进行注浆,使得释压破碎带在水泥胶结作用下重构形成一个环向加固区域。该技术在形成破碎带的过程中基本维持在准静态过程,避免了传统爆破释压技术诱发的次生动力扰动灾害,有利于实现深部硬岩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

    一种霍普金森杆岩样冲击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124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30812.7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普金森杆岩样冲击试验装置,包括SHPB装置和高速摄影机,还包括球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一对相互扣合且能够收拢的半球形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半球形骨架和包裹于半球形骨架上的柔性拦截布;所述防护罩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射杆穿孔和透射杆穿孔,所述入射杆和透射杆分别从所述入射杆穿孔和透射杆穿孔伸入所述防护罩内将岩样夹持住;所述球形柔性防护罩上还设有正对岩样的观察窗口,所述高速摄影机的镜头安装在所述观察窗口中。与传统霍普金森杆试样装置相比,该试验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飞溅岩石碎块的二次破碎概率,更为贴近SHPB冲击下的初始破碎块度,保证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一种井下原矿大规模分选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27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61846.1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春 潘征 周科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原矿大规模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矿石经过振动放矿机从溜井放出,从溜井放出的所述原矿石通过矿石筛分机筛选后按矿石粒径至少分为三级矿石;步骤二,经过筛分后的分级矿石分别被送入矿石分选装置,矿石分选装置按照矿石物理特性的设定阈值,分选出有价值矿石和废石;步骤三,分选后的废石被返回至采空区实施回填,或者被输送至废石仓,作为填充采空区的废石原料;步骤四,分选后的有价值矿石输送至分级富矿仓,各富矿仓有价值矿石分别运输提升至地面。本发明的分选方法能够在井下完成大规模矿石预选抛废,实现废石不出坑,减少废石出窿量,降低下游提升运输、破碎、磨矿、选矿等工艺环节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急倾斜薄细矿脉机械化协同连续留矿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8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91718.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急倾斜薄细矿脉机械化协同连续留矿采矿方法,在垂直方向上将矿体划分为阶段,阶段间留设顶柱,沿走向方向上布置连续采场,不留间柱,采用无底柱结构出矿。“之”字型斜坡道和斜坡道联络道布置在矿体下盘,作为无轨装备的通道和通风网路,同时服务多个采场。采场由下向上、沿走向连续回采,采用适应狭窄空间作业的低矮小型凿岩台车凿岩,兼具平场作业功能。采场一次崩落一层矿体,爆破时凿岩台车前往下一采场作业。前一采场开采超前于后一采场。每次落矿放出部分矿石,其他矿石留作上采作业平台。单个采场上采完毕,集中出矿,并及时充填采空区。本发明可以克服浅孔留矿法安全性差,机械化水平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实现机械装备与采矿工艺的协同和连续留矿回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