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4655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5068.X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层错能的层状结构铜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层状结构铜铝合金沿厚度方向为n层,任意相邻两层的成分不同,任意一层的成分选自Cu‑xAl、Cu‑yAl,Cu中的一种,其中2≤x≤8,2≤y≤8,且x≠y。所述制备方法以铜和铜铝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的制备工艺并进行变形加工处理制备得到具有梯度层错能的层状铜铝合金。通过控制粉末冶金工艺过程的烧结温度和时间以及变形处理过程的变形量等,使这种层状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构与性能,通过上述工艺制备得到的铜铝合金相对于纯铜和单一成分的铜铝合金具有更加优异的拉伸性能。本发明公开的层状铜铝合金的制备流程简便易行,能够实现大规模化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91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010154487.0
申请日:2010-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铜镁银系粉末冶金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有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组成:Cu:4~10%,Mg:0.8~2.0%,Ag:0.4~2.0%,Mn:0~1.0%,Zr:0~1.0%,Ti:0~1.0%,余量为Al。采用元素粉末法,通过球磨、压坯、真空热压烧结及固溶时效的方法,获得晶粒细小的粉末冶金耐热铝合金,合金的性能明显超过现有的铸态铝铜镁银系耐热铝合金,可以满足中、高温结构材料对耐热铝合金的要求。可实现工业化应用,拓展了铝合金在中、高温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04680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76106.0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且具有优异软磁性能的铁基非晶/纳米晶薄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中软磁合金领域。所述材料的组分及原子百分比如下:Cu:1.05~3%;Si:13.6~15%;B:9.05~12.5%;Al:0.1~10%;其余为Fe。按合金配方配料,由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多次熔炼制取母合金,通过控制转辊速率在单辊急冷装置中制备非晶薄带,再适当退火获得最终产品。该产品具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及较低的矫顽力等优异软磁性能。与传统的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Finemet相比,用廉价的Al取代贵重的Nb,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薄带表面光洁度高,具有良好的韧性,生产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宽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291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54487.0
申请日:2010-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铝铜镁银系粉末冶金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有下述组份按重量百分组成:Cu:4~10%,Mg:0.8~2.0%,Ag:0.4~2.0%,Mn:0~1.0%,Zr:0~1.0%,Ti:0~1.0%,余量为Al。采用元素粉末法,通过球磨、压坯、真空热压烧结及固溶时效的方法,获得晶粒细小的粉末冶金耐热铝合金,合金的性能明显超过现有的铸态铝铜镁银系耐热铝合金,可以满足中、高温结构材料对耐热铝合金的要求。可实现工业化应用,拓展了铝合金在中、高温结构材料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7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044797.4
申请日:2009-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碳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连接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按合金元素重量百分比:Cu 36~64%、Ag 32~60%、Cr 2~6%、Ti 2~10%配制合金原料;2)在1320~16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感应熔炼、浇铸成锭;3)采用气体雾化制粉方法,在1320~16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重熔、制粉、筛分,即得本发明的碳/碳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连接用合金。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连接用合金能够改善碳/碳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的化学、物理相容性,促进碳/碳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40307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43574.9
申请日:2008-1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碳/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具有密度梯度的碳/碳复合材料为坯体,采用热等静压渗铜方法制备碳/碳-铜复合材料,使碳/碳-铜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具有热膨胀系数梯度过渡。采用本发明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可有效控制碳纤维预制体沿厚度方向的增密速度,使预制体密度由表及里逐渐降低,获得具有密度梯度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采用本发明,可制备厚度为0.1mm~5mm的碳/碳-铜复合材料,其厚度方向的线膨胀系数从1.5×10-6/℃过渡到15.2×10-6/℃;应用本发明得到的界面膨胀梯度过渡结构,可有效改善碳/碳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界面的膨胀失配,促进两者的可靠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235447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710034339.3
申请日:2007-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炭/炭复合材料与铜连接用合金,合金元素重量百分比为Cu 50%~90%,Cr 1%~20%,Ti 0%~20%, Ni 0%~30%,Zr 1%~20%,Mn 2%~20%。将上述原料配制,在1500~17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感应熔炼、浇铸成锭;采用气体雾化制粉方法,在1500~1700℃、小于10Pa的真空度下,将合金铸锭重熔、制粉;将合金粉末筛选分级。本发明的连接用合金对炭/炭复合材料和铜均具有好的化学和物理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750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92544.2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稀土镨的高强变形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工艺。用于高性能的中温结构材料领域。本发明具体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u:4~6.5%,Mg:0.5~1.5%,Ag:0.4~1.5%,Mn:0.1~0.5%,Zr:0.05~0.25%,Pr:0.05~0.40%,余量为Al。本发明是在现有的铝铜镁银锰锆系合金中添加微量稀土镨,不改变已形成的合金成分,而是利用微量镨的作用使铝铜镁银锰锆系合金的原始铸态组织得到细化。得到细化的铸态组织通过进一步的形变热处理,在人工时效过程中进行时效处理,以获得较好的组织,使其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563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9780.X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高速冲击的多主元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各组成元素的化学成分按原子百分含量计为:Mn:25‑26%,Al:16‑17%,Ni:4.5‑5.2%,C:4.5‑5.2%,余量为Fe。制备步骤如下:按成分比例进行配料,采用真空感应炉熔铸得到合金铸锭,将获得的铸锭均匀化处理,消除成分偏析,再依次进行热轧、冷轧加工,最后采用高温退火处理得到性能优越的成品。本发明设计制备的多主元轻质钢具有较高的室温抗高速冲击性能以及较低的密度,有望在装甲防护、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实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99175.3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制备高强塑TC18钛合金的工艺方法,属于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铸态TC18钛合金在单相区温度预热,后进行单相区多道次轧制,道次间进行回温处理,单相区多道次轧制完成后水淬,获得初级轧件;将所述初级轧件在双相区温度预热,后进行双相区多道次轧制,道次间进行回温处理,双相区多道次轧制完成后空冷,获得二级轧件;对所述二级轧件进行热处理,获得高强塑TC18钛合金。该方法以铸态TC18钛合金为原料,省略锻造工艺直接通过多阶段轧制变形并辅以热处理获得高强塑TC18钛合金,该方法无需锻造处理,降低了高强塑TC18钛合金的制造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塑TC18钛合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