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压气体泄漏安全反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2917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66969.3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压气体泄漏安全反馈系统,涉及气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感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天然气运输管道各接口位置外部的天然气浓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天然气运输管道各接口内部位置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用于通过各管道接口外部的天然气浓度传感器对外部环境天然气浓度进行监测,任一天然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天然气浓度,则通过该天然气浓度传感器所处管道接口内部的负压传感器以及相邻两管道接口处的负压传感器对管道内部负压波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输出至定位模块。本发明通过据管道泄漏面积定制专属的维修方案,提高了维修过程的效率,并且计算得出管道泄漏引燃概率,形成风险报告。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压气体泄漏安全反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291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6969.3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压气体泄漏安全反馈系统,涉及气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感测模块:包括设置于天然气运输管道各接口位置外部的天然气浓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天然气运输管道各接口内部位置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用于通过各管道接口外部的天然气浓度传感器对外部环境天然气浓度进行监测,任一天然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天然气浓度,则通过该天然气浓度传感器所处管道接口内部的负压传感器以及相邻两管道接口处的负压传感器对管道内部负压波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输出至定位模块。本发明通过据管道泄漏面积定制专属的维修方案,提高了维修过程的效率,并且计算得出管道泄漏引燃概率,形成风险报告。

    一种生物质水煤浆拌合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244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43103.8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煤浆拌合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水煤浆拌合设备,其包括具有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杂管的罐体,罐体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的内罩和外罩,内罩和外罩呈内外间隔设置;内罩和外罩共同将罐体内部分隔成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搅拌腔、研磨腔和混匀腔,内罩上设有连通于搅拌腔和研磨腔的穿设孔,外罩上设有连通于研磨腔和混匀腔的过滤孔;进料管连通于搅拌腔,排杂管连通于研磨腔,出料管连通于混匀腔;搅拌腔内设有搅拌单元,研磨腔内设有研磨单元;研磨单元上设有研磨槽,内罩和外罩上均设有转动嵌设在研磨槽内的研磨座,研磨座上设有研磨面和导向面。本申请能够提高生物质水煤浆的生产效率。

    基于贝叶斯推理及虚拟传感的冷却盘管故障智能检测诊断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523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0489596.1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推理及虚拟传感的冷却盘管故障智能检测诊断方法及装置,基于传热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温度传感器偏移量及冷却盘管换热性能虚拟传感的目标函数,通过贝叶斯推理建立传感器偏移量及冷却盘管换热性能虚拟传感的后验分布概率密度函数,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获得相关参数的概率分布,进而校正传感器偏移量并确定冷却盘管换热性能故障水平。本发明将实时测定获得的冷却盘管水侧及风侧温度传感器测量值数据集输入到目标函数,从而获得各参数的校正结果。该结果输入到冷却盘管控制系统中,可实现传感器偏移量准确的原位校正并测定出冷却盘管换热性能故障水平,进而移除故障,实现冷却盘管系统节能高效运行。

    一种可用于连续生产的喷雾冷冻干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40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01912.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喷雾冷冻干燥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喷雾冷冻干燥装置耗时长的问题。装置主要由冷冻室、干燥室、出料装置组成。其主要特征是:冷冻室、干燥室和出料装置直接相连,前驱体溶液经由喷嘴形成若干个小液滴,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液滴先后经历冻结、干燥过程,而后经过出料装置,被收集在一起。本装置实现了冻结过程、干燥过程和出料过程的一体化,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同时避免了因为人为操作带来的污染。

    余热吸收制冷循环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2609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24598.8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声 刘志强 张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吸收制冷循环方法及装置,属于制冷循环技术领域。该方法以[bmim][MeSO4]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利用[bmim][MeSO4]不易挥发、无腐蚀性且没有结晶问题的特点,实现利用余热进行吸收制冷循环。与传统化学溶剂相比,对设备腐蚀性较小,无结晶,毒性小,大幅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设备费用。经过吸收塔混合后[bmim][MeSO4]-H2O经加压换热后循环回发生器,热量损失可以忽略,大大节省了成本。且本发明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热进行有效利用。

    一种直流微型压缩机驱动下的便携式制冷、制热保温箱

    公开(公告)号:CN1103887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283010.3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型制冷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制热、制冷的便携保温箱,旨在实现便携式的制冷、制热效果。主要由箱体、直流微型压缩机、毛细管换热器及节流装置组成。箱体由现有环保型保温材料制成。其特征是:利用微型制冷系统,实现冷量由制热箱向制冷箱内的传递,达到同时制冷、制热效果。在箱体内部均匀敷设毛细管,依靠自然对流完成热量交换,并强化了换热效果。本发明是野外工作人员及外出人员能够满足冷、热食品需求的便利新装置,可用于旅游、医疗等行业。

    耦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卡琳娜循环余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59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41795.X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声 谢楠 刘志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卡琳娜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卡琳娜循环发电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和第二蒸发器,所述卡琳娜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透平、通过透平驱动的发电机、第一换热器、混合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再生器、第二冷凝器、吸收器和第三换热器。该余热发电系统,将卡琳娜循环发电系统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耦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结合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和发电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