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0964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56941.0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锂硼硅合金负极活性材料,其包括多孔硅骨架,以及复合在多孔硅骨架中的以合金形态存在的活性锂与Li-B-Si团簇。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锂硼硅合金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所述的锂硼硅合金负极活性材料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本发明发现,所述特殊结构和成分的负极活性材料具有优异的首次可逆容量、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95161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935278.7
申请日:2016-10-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B33/023 ,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介入的金属热还原制备纳米硅的方法,利用金属离子溶液以及液态硅源作为原料,通过共沉积得到纳米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再以此前驱体与金属热还原反应还原剂混合,控制反应条件,金属热还原反应后将介入金属去除,从而制备得到具有多种形貌的纳米硅颗粒。由于前驱体的多孔结构,利于还原过程中还原剂金属的渗入,使反应得以更均匀地进行。反应产物的微观结构能够通过调节金属的种类和量进行调节,因此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硅颗粒具有外观形貌均一、孔径分布均匀、比表面积高和制备成本低的特点。该方法利用水玻璃等硅源和金属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易于放大生产,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