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65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16577.3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11B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9/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花薰衣草精油及其精制方法,是将水蒸气蒸馏获得的杂花薰衣草精油经低温预冻、低温冷冻离心,去除部分脂肪酸、桉叶油醇和樟脑;一次分子蒸馏、二次分子蒸馏去除大部分桉叶油醇和樟脑。精制后杂花薰衣草精油中脂肪酸的含量由精制前的4.23%降至2.61%~2.88%;桉叶油醇含量由精制前的18.31%降至0.67%~0.98%;樟脑含量由14.57%降至1.40%~1.48%,已符合国标(GB/T12653-2008)中关于樟脑含量的要求。整个精制过程得率为65.22%~74.28%。本发明工艺简单、得率较高,采用冷冻离心结合分子蒸馏的技术,降低了杂花薰衣草精油中脂肪酸、桉叶油醇、樟脑的含量,使樟脑的含量达到国标要求,提高了杂花薰衣草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637610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896915.9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杀菌剂以芥末油、肉桂精油、牛至精油等植物精油为原药,以天然硅藻土、β—环糊精为辅料,经增效复配、均质乳化、真空吸附、吸附包埋等工艺制备而成。杀菌剂中各组分质量含量为:芥末油10-50%、肉桂精油5-30%、牛至精油5-30%、硅藻土40-60%,麦芽糊精1-10%;该杀菌剂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果蔬根结线虫、根腐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76802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52031.8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 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白胡椒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适时采摘成熟度达8?9成的胡椒,修剪、去杂、清洗后,经50?60℃熟化发酵3?4小时,然后,采用75?90℃热风烘干8?12小时,干燥的胡椒粒,利用擦离型碾米机进行脱壳分离,脱壳所得白胡椒经过筛分级即可包装销售。本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沤制法造成微生物污染和湿法脱皮工艺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1371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72606.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松茸的保鲜方法。该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松茸修整去杂,经聚乙烯保鲜膜间隔分层放于保鲜框内,用保鲜膜包裹保鲜框后,至于密闭减压保鲜仓内,通过制冷压缩机、真空泵和压差补水喷雾控湿系统,控制保鲜仓内温度保持在1-3℃,湿度90-95%,压力为500-800p,可有效保持松茸在贮藏期间的风味成分和营养成分,延长松茸的贮藏和货架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01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690275.2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应用,具体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9580。本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为从天南星科 (Araceae)半夏属(Pinellia Tenore)植物的植株中分离获得的内生菌,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含β-1,4糖苷键的底物成分进行培养,鉴定筛选出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该菌株在产酶培养基中培养72小时后,培养液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达77.83±0.42 U/mL,所产β-葡萄糖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是在45-50℃之间,最适pH在7-8之间,在温度5-40℃、pH 6-9条件下,酶活较稳定,其最适反应时间为40min。
-
公开(公告)号:CN10381957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704708.0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C08B37/00
Abstract: 一种银耳子实体多糖制备技术,是一种结合逆流脱色、对辊挤压粉碎、生物酶脱蛋白工艺和高压提取、陶瓷膜分离工艺的银耳多糖提取技术。其特征在于银耳子实体经70%乙醇逆流脱色,对辊挤压粉碎,复合生物酶解脱胶脱蛋白后,用50-80倍水于105-121℃提取2-4小时,提取液经0.5-5.0微米陶瓷膜除杂,0.01微米陶瓷膜浓缩,乙醇沉淀、真空干燥得银耳多糖。应用该技术制备银耳子实体多糖提取率可达90%以上,所得多糖为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混合物,多糖含量为85%-92%,灰分含量为5.4%-6.73%,蛋白含量为1.3%-1.5%,具有良好的乳化和保湿性能,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及日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504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3321.X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 宏芳生物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IPC: C07C231/24 , C07C233/20 , B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涉及一种超微粉碎辅助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花椒中酰胺类成分的方法。本发明首先收集花椒原料,经热泵干燥处理后进行高速粉碎和低温超微粉碎,得到花椒超微粉;然后以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制备天然低共熔溶剂,并将其与花椒超微粉混合后进行微波辅助提取,提取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完成一次提取;并在余下的沉淀物加入NDES按照一次提取的步骤重复提取;如此重复提取数次后,合并上清液,最后经浓缩、滤膜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实现花椒中酰胺类成分的提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提取花椒中酰胺类成分技术手段存在的提取效率低、提取试剂污染环境、设备成本高等缺点,实现对花椒中酰胺类成分的高效绿色提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542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10026.1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广州市名俐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 广州壹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6/282 , A61K8/9789 , A61Q11/00 , A61P1/02 , A61P31/04 , A61P31/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领域,涉及一种陈化艾草提取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应用,将腐皮镰孢菌在2~8℃环境中冷藏保持活性,经复苏熟成后,施加于新鲜艾叶,在20~45℃温度下发酵4~6个月,将陈化发酵过后的艾叶烘干至恒重,再将烘干后的艾叶切碎并进行破壁处理;取破壁过后的陈化发酵艾叶加水润透,水蒸气蒸馏,进行超声回流提取,再抽滤,旋转蒸发,得到陈化艾草提取物。本申请首次公开腐皮镰孢菌陈化后艾叶与新鲜艾叶的成分差异,所述陈化艾草提取物能够起到提升牙膏性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激活陈化艾草中有效成分在牙膏中的功效,能够起到抗炎、抗菌、消肿胀、抗渗出等多种功效,促进艾草功能的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83114.X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南京润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 南京润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53/78 , B01D53/58 , B01D53/52 , B01D53/48 , A01N65/22 , A01N65/08 , A01N65/40 , A01N43/16 , A01N31/08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去除异味和抗菌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青柿子提取物2~3%,蓖麻油酸锌3~4%,依兰花精油4~5%,迷迭香油4~5%,薰衣草精油1~2%,茶树提取物2~3%,朴树叶提取物2~3%,绿萝花提取物1~2%,维生素E 1~2%,纯化水71~80%。本发明组合物经过试验效果验证,证实其除异味效果很好,能在10min内除掉大部分异味,且24h后依然有很好的除味效果,并且具有抗菌功效,可提高除臭效果,且原料不含酒精、香精等成分,安全性好,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6508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82087.4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A23L2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椒盐味调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调味液技术领域。包括调味液,所述调味液为水剂,调味液原料组成为:花椒精油、橙皮精油、小茴香精油、食用盐、大豆卵磷脂和花椒水提液。所述花椒精油、橙皮精油、小茴香精油、食用盐、大豆卵磷脂和花椒水提液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8%:0.5%~1.5%:0.5%~1.5%:16%~25%:3%~11%:59%~75%。该发明通过风味成分复配增香、精油乳化助溶、高压均质技术实现了液态椒盐为调味液制备。彻底解决了传统椒盐存在抗结剂、货架及应用过程中容易吸潮结块问题,同时由于采用风味成分标准化调配技术,可以实现产品质量批次一致性,风味的差异性调配,大大扩大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