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海桥梁风-浪-流耦合场观测和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65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579241.0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海桥梁风‑浪‑流耦合场观测和模拟系统,包括风观测系统、波流观测系统、潮位观测系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风‑浪‑流耦合场数值分析系统。风观测系统含多个风观测站,位于桥位两岸陆地上,进行梯度风观测。波流观测系统含多个波流观测站,位于桥位附近水域,进行连续波面和分层流速观测。潮位观测系统含多个潮位观测站,位于桥位附近临岸水域。风、波浪、海流、潮位的空间相关、时间同步和连续的观测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基于上述观测数据,风‑浪‑流耦合场数值分析系统建立风‑浪‑流耦合场数值模拟模型,经验证和校准后,结合历史观测数据,分析得到作用在桥梁上的空间相关、时间同步的风‑浪‑流耦合场特征参数。

    一种对支座进行静动力多功能测试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12740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450061.3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支座进行静动力多功能测试的装置,包括主机机械部分、水平剪切部分、垂向加载部分、转角加载部分、运送小车、直线导轨装置、环境箱、测控部分和液压部分,水平剪切部分水平伺服作动器水平悬挂,与主机机械部分自平衡立柱内侧滑槽铰接,对待测试支座提供水平向加载;垂向加载部分垂向伺服作动器上端固定于主机机械部分上横梁,下端连接移动横梁,对待测试支座提供垂向加载;转角加载部分平行于垂向加载部分,固定在主机机械部分上横梁外侧,用于完成转角试验;运送小车安装在主机机械部分的运送轨道上,直线导轨装置安装在主机机械部分承载立柱内侧;测控部分和液压部分均分别与水平剪切部分、垂向加载部分和转角加载部分相连。

    一种用于控制三塔斜拉桥主梁和桥塔纵向响应的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396694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027571.X

    申请日:2013-01-24

    Inventor: 张喜刚 刘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三塔斜拉桥主梁和桥塔纵向响应的结构体系,该三塔斜拉桥具有主梁、中塔以及位于中塔两侧的第一边塔和第二边塔,该结构体系包括:在中塔与主梁之间纵向设置的中塔弹性支撑与中塔动力阻尼装置;在第一边塔与主梁之间纵向设置的第一动力阻尼装置;以及在第二边塔与主梁之间纵向设置的第二动力阻尼装置。在所述中塔弹性支撑被设置有一个阀值,该阀值保障中塔弹性支撑在静力、汽车制动、风和7级以下中小地震等作用时正常工作,但在7级及7级以上大地震作用时退出工作,此时中塔动力阻尼装置启动工作,控制主梁和中塔的纵向地震响应。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三塔斜拉桥主梁和桥塔在静力及动力作用下的纵向响应。

    一种下部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桥塔或桥墩

    公开(公告)号:CN103452040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429876.3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部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桥塔或桥墩,包括上部的混凝土结构、下部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及底部的混凝土承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横截面为中空的圆形、矩形或圆端矩形等,其外部为钢板、内部为混凝土结构,二者之间通过外部钢板内侧的抗剪连接件连接。下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埋入底部混凝土承台内部一定深度,二者通过下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内部混凝土结构中的竖向钢筋、以及外部钢板内侧和外侧的抗剪连接件进行连接。下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内部混凝土结构中的竖向钢筋伸入上部混凝土结构中,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本发明具有经济性好、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在桥梁结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7031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027369.7

    申请日:2013-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该加固地基的沉箱与桩组合基础,包括加固地基、砂石垫层、沉箱、钻孔桩、桩底注浆、沉箱底注浆、封底混凝土和冲刷防护。其主要施工方法是:采用水下挤密砂桩或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等对地基进行加固,在加固地基上铺设砂石垫层,在砂石垫层上沉放设有裙边、沉桩导向孔和注浆预留管的沉箱,在沉箱就位后通过沉桩导向孔施工钻孔桩,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在沉箱内底部浇筑封底混凝土,通过箱底注浆预留管对沉箱底进行注浆,通过桩内注浆管进行桩底注浆,最后浇注沉箱顶板。上述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沉箱四周进行冲刷防护。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沉箱的竖向和水平向承载能力、控制沉箱沉降和水平位移。

Patent Agency Ranking